-
作者:汲平2009-11-01 22:16:03 來源:中國雕塑家網
中國版畫有上千年的悠久歷史,但本世紀三十年代以前的版畫仍然是復制版畫,自1931年起,由魯迅倡導的新興木刻,才開始了我國有創作版畫的史頁,到現在已經度過了七十年的歲月。新興版畫和古代復制版畫不僅在制作技術上有很大差異,而且在作為藝術的功能與現實意義上也有質的區別。新興版畫從它誕生那天起,便和中華民族的解放事業緊密相關,與廣大人民群眾的命運血肉相連,它是中國革命文藝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三十年代左翼美術的主力軍。版畫家是以藝術家和革命戰士的雙重身分出現在歷史舞臺上,毫不含糊地以藝術作為戰斗的武器,在思想教育戰線上發揮了巨大的作用。七十年來,新興版畫都是在人民大眾火熱的斗爭中成長、發展和壯大的。
新興版畫的發展歷程大體上可分為四個階段。從1931年到1937年是萌芽時期。1937年到1949年是成長時期。1949年到1966年是繁榮時期。1976年到現在是轉型時期。
萌芽時期的版畫正在起步,少數從事版畫創作的藝術青年,不但缺乏良好的繪畫基礎,更不諳熟版畫的制作技術,所以在藝術上顯得比較粗糙幼稚,而且還存在有相當洋化的作風。但在內容上卻緊密地聯系著當時的社會現實,表達了當時廣大人民群眾的理想和愿望,真實地反映了下層勞動人民掙扎在饑餓線上的悲慘生活和他們的反抗斗爭。而且這些作品都是作者用自己的真情實感刻劃出來的,所以在畫面上充溢著不可抑制的激情,這是藝術創作的生命,也是使當時的版畫能在廣大群眾中產生強大感染力的主要原因。我認為,當時的版畫帶有強烈的“人民性”和鮮明的“時代性”,這是不容否認的。所不足的:一是由于接受外國版畫影響較多,作品還不夠“民族化”;二是藝術上還不夠成熟,因此也談不上“個性化”。
初期的版畫創作是開放的,不是封閉的,由于當時的作者大多是出自杭州藝專、上海美專和廣州美專的學生,他們都接受過西方現代派藝術的影響、特別是德國表現派的影響,這種影響在廣州現代版畫會成員的作品上尤為顯著,所以萌芽時期的版畫一方面吸取了蘇聯版畫的現實主義精神,另一方面又吸取了西歐現代派藝術的營養,這就使我國的新興版畫從一開始就在藝術上獲得比較全面發展的良好條件,在前進的道路上少走一些彎路。
當時沒有成套的版畫理論,指導版畫創作的人不是美術家和美術理論家,而是作家魯迅,魯迅以通信方式給版畫家的作品進行具體的指導,從創作方法到表現形式、制作技巧,都發表了十分精辟的見解。他教導當時的青年版畫家如何正確地看待外國作品和我國古代美術遺產,如何克服版畫創作上的公式化、概念化傾向,如何以嚴肅認真的態度對待自己的創作。魯迅的寶貴意見至今仍然有很大的現實意義。
|
-
-
推薦藝術家/
-
-
藝術商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