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汲平2010-01-05 15:44:04 來源:中國雕塑家網
藝森畫廊座落在北京德勝門箭樓的2層,爬過那些沉積著歷史的石梯,我們越來越接近這個古色古香的藝術圣地,未踏進畫廊,一股墨香撲面而來。之后,我們見到了這次訪談的主角、藝森畫廊的主人姜國健。于是,在姜總儒雅而溫厚的聲音里,我們開始了這次名為“畫廊,你應該怎樣走下去?”的談話。
時間:2003.7.9
地點:德勝門箭樓藝森畫廊
談話者:姜建國(姜) 藝森畫廊總經理
張臻 陳媛媛(記) 世紀在線中國藝術網(世藝網,Cl2000.com)記者
記:有一位網友,他本身在藝術專業上是沒有學歷的,但是他對藝術有著十分濃厚的興趣,他一直很努力地畫畫。作為一家畫廊的老板,您會選擇什么樣的畫家去合作?這樣的人你會給他機會嗎?
姜:我覺得底蘊很重要,他必須是個經歷過錘煉的畫者,他在市場上沒有被發現,有很多的畫家都是這樣的,他們沒被發現,就像埋在沙子里的金子一般,等待著去被挖掘。一個畫者,他的作品是最好的語言。作為畫廊,我們只認作品。你的作品真要是達到一定的水平,我們當然愿意接受。我們欣賞有實力的畫家,應當是能在一種好的狀態里不斷地完善自我,而且可以長久保持下去。當然年輕與潛力也十分重要,它們是一個爆發點,是具備剛才我所說的實力的基石。藝森走過的這四年里,我們不斷的在尋找這樣優秀的畫家,以及他們創作出來的富有美感的作品。
記:您的畫廊有沒有遇到什么尷尬的問題?
姜:沒有。這四年里,我們大概與兩百多名遍布全國優秀的畫家合作過,同時我們還在尋找、挖掘優秀的畫家和作品。這本身就是畫廊存在的多種意義里的十分重要的一點。還有就是關于作品走穴的現象,在油畫界是不存在的,所以對藝森的影響并不大,這是個時間問題,就國畫來說,可以當場表演,一幅畫快的只需半個小時就能完成,而油畫, 光是準備材料的時間就很長,而畫一幅油畫需要更長的時間,所以,油畫相對來說還是比較穩定的。出現這種情況的可能性比較渺小。
記:您的畫廊在藝術性和商業性方面是怎么樣去權衡的?
姜:一個畫廊的存在是需要經濟去扶持的。國家在這方面的政策很少,所以畫廊的存在是十分獨立的。你想讓自己的畫廊有品位,有藝術價值,那你就必須保證自己的資金,因為它是基礎,是鞏固畫廊的一個最基本的要素。
記:現如今,有很多中國畫家的作品在國外的畫廊中被展覽,而國內卻不多見,這反映出一個問題,他們在國外有很大的名氣,在國內卻不怎么樣。您覺得這是什么樣的現象?
姜:這是因為國內沒有好的市場氛圍或者被國外的藝術機構簽約,所以就會去國外尋找。國外有很多十分有鑒賞力的收藏家,一幅畫好不好,只要放在他們的眼前,他們基本上一眼能鑒賞出來。好的作品和畫家,他們就很樂意去收藏,這樣名氣就打出來了。總之,繪畫藝術在國外的市場是十分大的。中國擁有這樣的前景,但是目前還沒有達到那樣的市場空間。
記:國內外收藏市場的價格是不成比例的,而畫廊是這些收藏市場中的一個較為獨立的載體,你感覺就畫廊而言,應該怎么樣把這樣的差距縮短?
姜:這是個市場氛圍問題,一個好的氛圍需要一個強健的國力來扶持,做為一個載體的畫廊,它也需要強健的國力的支持。在文革時期,齊白石的畫才賣十塊,而如今已經是上百萬了,這說明我們國家發展了,國力強大了,差距也在被縮短。我想,我們國家的這些優秀作品將會繼續升值下去。
記:中國的畫廊在操作上存在什么問題?
姜:還是市場問題。畫廊沒有國家更多的支持政策,就會導致很多問題,譬如剛才所說的畫家走穴之類的現象,他們是怎么好賣怎么賣,這樣對畫廊會造成很大的損失。而在國外,一旦有畫家這么做,從此所有的畫廊就不會再去接受這樣的畫家,那邊已經形成了很好的文化藝術氛圍。上海的畫廊,有95%的畫廊虧本,4%持平,只有1%的贏利。在這樣一個可怕的局面下,為什么還會有那么多的畫廊存在著,原因很簡單,那就是大家都是愛好這個的,即便是虧,也硬撐著做下去。也可以這么說,在有些時候,這些所謂的興趣愛好已經上升到一種責任、信念,他們覺得賞心悅目的作品應該讓大家來分享,讓更多的人去了解這么優秀的作品是他們應該去做的。而我們國家國民的素質不是很高,他們看畫沒有正確的引導,畫廊有這樣的能力,同時,老板們覺得他們有這樣的責任去引導。所以,國家應該給予扶持。在國外,國家給畫廊一個很低的稅率。相比較而言我們國家的稅率就頗高了,所以會有逃稅這樣的現象。一個畫家可能一年內只能賣出一張畫,這張畫賣了以后,也許他所投入的成本都收回不來。而在國外,一個企業花100萬去收藏一幅畫,多少年以后,假設這畫已經升值到1000萬,企業將這畫捐給博物館,它們將會按1000萬去減稅,與此同時,這樣的行為也成為一種企業文化、企業精神,對推動企業的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不光企業,個人也是如此。這也是國外為什么有那么多人喜歡去收藏藝術作品的一個原因。而在我們國家,沒有這些扶持的政策,企業就不會有那樣的思想意識。所以,中國的藝術這個圈子至今是一攤死水,攪不動,很艱難。只有大家去關注它,扶持他,這個結就可以慢慢解開。畢竟畫給大家帶來的是美感,是享受。我們想想,要是把文化藝術產業扶持起來,將會帶動多少就業率。很多產業其實都是相關聯的,是一個產業鏈。譬如畫材、顏料、印刷業、造紙業等等。只要激活這條鏈的一部分,就能解決部分失業的問題,它將帶動整個鏈的運轉。現在很多行業發展都很快,相應的政策也在變更著,而畫廊至今采用的政策是八二年制定的,這本身就已經跟不上時代的發展了。
記:畫廊存在的意義是希望有更多的人來欣賞它里面所成列的作品,欣賞的人越多,畫廊存在的價值就越大,而目前有一個問題就是:中國人在藝術文化方面意識不多,藝術欣賞方面能力不強。這對畫廊本身來說是一種沖擊,對此,您有什么樣的看法?
姜:這還是一個是否被重視和關注的問題,任何一個人都喜歡美的東西,這本身就是天性,但當他站在一幅畫面前,他僅僅知道這畫是美的,可到底美在哪,好在哪,他們卻說不出來。他們在看畫的時候,覺得真,像,就是不錯。所以他們寧可花很多錢去買一幅臨摹的作品,也不知道去買一幅原創的。其實收藏保存原作,保值升值都是必然的。我覺得人們在重視物質文明的同時,應該同步去關注精神文明。兩者是需要互相扶持,共同進步的。
記:您看,您的畫廊里陳列著這么多好的藝術作品。就簡單一副畫來說,它的價值好象就是一個框子,一些顏料,可真正價值到底有多大,這些就沒有一個底限了。都說藝術是無價的東西,您是怎樣看待的。
姜:真正能創造奇跡的就是藝術。就從物質價值上來說,就是你剛才說的,是有個最后價格的,而藝術作品真正賣的是藝術家的內涵和思想。他所創造的是一個時間段的思想,這本身就是一段歷史。藝術品,你要說它有價值,那就是有價,你要說它無價,它就是無價。所以藝術作品是不會貶值的,就像是爬樓梯,就當它是10層。每上一層,它的價值就上升一些,等爬完10層,那再往上就是天空了。所以藝術的價值是無邊無際的。你看凡高,他在死之前是不出名的,而在這么多年以后,他的一幅作品就可以在北京蓋一座摩天大樓。再重申一遍,只有藝術品才能創造這樣的奇跡。
結束語:做這次訪談本打算了解的是“藝森畫廊”的本身,同時讓姜總談談現如今畫廊存活的一些標準、原則以及存在的問題。可訪談結束了,我們所挖掘出的不僅僅是初衷,有一個十分深刻的問題不知不覺擺在了我們的面前。“文化藝術產業”這個名詞在去年才被真正提出,而至今,它依舊在寒冷中成長,筆者認為,國家應該多花些氣力在文化事業上,要知道,一些稍稍優惠的政策將會給這樣一個充滿前景與希望的產業帶來多大的生機與活力。文章的結束,筆者引用姜總的最后一句話點睛“只有藝術品才能創造奇跡。”
|
-
-
推薦藝術家/
-
-
藝術商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