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汲平2010-01-05 16:04:49 來源:中國雕塑家網
油畫從西洋進入中國百多年來,一代一代藝術家用寫實的筆觸記錄了歷史的遷徙和中國人生活的滄海桑田。
油畫作為一種繪畫藝術,傳入中國的歷史可追溯到16世紀。當時在宮廷中流行繪制皇族顯貴人物的肖像,有的是外國畫師描繪的,有的是由他們的中國弟子完成的。它們主要以其歷史價值而不是藝術價值為人們所注意。
中國的油畫藝術跟隨中國社會歷經風雨。辛亥革命、五四運動、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文化大革命”、改革開放,藝術家用自己的眼睛和畫筆真實地記錄了人的命運、人的表情及其蘊涵的時代情緒,幾成每個時代的藝術寫真。使觀者能在欣賞油畫藝術時,從人物的表情中復讀中國近百年滄海桑田的歷史痕跡。
現實與社會變革,使中國的許多知識分子和藝術家,把文學、藝術視為記錄社會生活的一種形式。他們密切地關注現實,從社會生活中吸取創作資源,賦予作品以現實主義精神和藝術技巧。促使中國的油畫與人生和現實緊密聯系,真實反映了不同歷史時期的社會狀況,映證了社會的進步和中國的現代化進程。J093
1980·后
20世紀80年代至今20多年的時間,改革開放為中國社會及油畫藝術帶來了新生,安定的政治環境和開放的藝術氛圍,使藝術家能安心地從事藝術創造。關注社會的政治、經濟生活的巨變及人在這種背景之中的喜、怒、哀、樂。聚焦畫家筆下一個個鮮活的面孔,可以感受到社會生活的提升和生活方式的進步。
1949·前
19世紀末油畫傳到中國立即參與社會的文化啟蒙。作為外來藝術形式,它給中國人耳目一新的感覺,在提供美感的同時,記錄并推動了中國人的思維變革與社會進步。抗日戰爭的炮聲,宣告中國歷史進入了一個非常時期,開始了中國油畫藝術悲壯激越的第二樂章。不少藝術家避難西南、西北地區,更多地接觸了民族、民間藝術傳統,他們在戰爭中得到磨煉,創作了很多記錄時代的作品。
1949·后
1949年以后,中國油畫受前蘇聯現實主義藝術觀念的影響,藝術家以真誠的心態和強烈的愛國熱忱,歌頌祖國和人民。在描繪和反映現實生活方面別具一格,帶有理想主義色彩和樂觀主義精神,記錄了那個時代人民的精神生活。人物表情無論怎樣,那都是一段歷史的寫照。
|
-
-
推薦藝術家/
-
-
藝術商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