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汲平2010-01-05 16:08:10 來源:中國雕塑家網
眼下國畫界、版畫界,甚至油畫界總在扯承繼中國優秀文化傳統的事,而中國優秀文化傳統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是不是就是繪畫中的所謂“六法”、“筆墨”、“氣韻”的事,其深處的問題,我們想的太少,常把隨歷史發展而不斷變化的事,當成不變的事在無聊瞎扯,而常常又把不該忘記的事給忘記了。離開傳統文化中的博大民族情懷、愛國精神、對民主精神的始終追求,而去空談“筆墨”那“筆墨”就恐怕不只是等于零了。
以往我們對中國傳統文化太缺少深刻批判性的認識,這最終只能是空談承繼和發揚,這是中國現代文化各藝術門類至今缺少大創造性、大力度發展的根本性關鍵原因;我們對上世紀五、六、七十年代文化界的情況應該是歷歷在目,然而我們似乎還沒有著手在其深處進行本質上的思考,該批判的仍然沒有深刻批判,而該發揚的又沒有大力弘揚。
西方十四世紀至十六世紀近二百年的“文藝復興”,其主要文化本質是文化思想的大解放,它最終導致了西方一個新的歷史時代的到來。而中國數千年文明史中,卻是只有大體上的封建社會的歷史延續,而無徹底的成功的類似“文藝復興”的文化思想巨變,這也就從沒有過從根本文化意義上的思想解放,這正是極大阻礙、制約中國社會、中國文化大發展的最大原因。在這種沉重的文化環境中,近幾百年來,我們中國具備新文化思想的新文化巨將實在是太少了,太艱難了。那些被戴上大師花冠的一些畫家,從社會的發展文化的發展的角度來說,其文化的含金量實在是不夠的。這一切對我們這么個具有悠久歷史,且有著十多億人口的大國來說實在是太不相符了。
而中國“文藝復興”的希望,直到現今的二十一世紀初,我們才倍覺有了曙光在前,但愿在時間的跨度上不要太長、太久。
中國現代版畫的前軀,直接投入了反封建專制、反獨裁,爭取民主、自由、獨立思想的斗爭之中,他們進行的戰斗,是帶有文藝復興性質的神圣文化精神的斗爭,這是中國版畫界始終立于中國美術方向發展前列的根本文化思想的原因,就這一點,我們就很值得認真回顧和思考。民主、自由、和平與幸福不能不是中外古今文化思想永遠不變的追求,真、善、美不能不是文化審美意識的始終主體。在當前社會轉型階段,許多畫人從私利實用的角度出發,承繼了中國文化中一些不太好的方面,整天忙著找門子、搞關系,而對優秀文化本質的深刻思考是少之又少。當我們縱觀文學、思想界,那些文學家、思想家們對社會的認識,對中國未來前途的思考,是遠遠深于我們這些畫畫的人的。我們現在的傳世力作太少,或我們沒有力作,因為我們老是在“筆墨”上爭論,老在“守住中國畫底線”這些繪畫常識的基本問題上去爭吵。中國的畫家應該從心理上認真地面對二十一世紀了。
以往康有為、陳獨秀、魯迅等人對傳統中國畫的批評,從歷史深處看,那是一批不同于一般畫人的大思想家企冀在分解舊文化中建設中國新文化的一種激烈要求,他們的精神思考,是不可能為當時的一些平常丹青匠人所能理解的,這些思想家的思想落足點也并非真是毛筆畫在宣紙上的畫。
前些年有人提出的“中國畫窮途末路”說,其實根本問題也不單是一個新舊繪畫方面的爭論問題,其實質是新時期的一批年青學者對傳統文化中非民主思想的一種隱性批判,是對新的文化的一種試圖推進,盡管這個問題的提出確實還有許多商榷之處。
|
-
-
推薦藝術家/
-
-
藝術商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