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汲平2010-01-05 16:23:11 來源:中國雕塑家網
藝術與科學是人類探索世界的兩種平行的方式。那么,它們之間究竟存在著什么區別呢?20世紀的人,在看待這個問題上已與17、18世紀的人大相徑庭。羅素認為:“在藝術上,沒有天賦,就創造不了有價值的作品,而在科學上,甚至庸才也能為偉大的事業添磚加瓦。”立體派畫家布拉克認為藝術與科學的區別在于:“藝術家力圖激發人的情感,科學家力圖令人信服。”也就是說:科學追求客觀的精確性,排除多義性,尋求可以為大家辨認的客觀性;藝術接受多義性,甚至加以強調,認為在主觀經驗王國里,多義性是不可避免的事實。
現在許多人同意這種說法,但沒有理解它所包含的深刻悖論。藝術的直觀性使許多人誤以為藝術易于理解,而科學則不然。藝術家和科學家普遍認為兩者不同,所謂“左腦右腦”的假說更加劇了這個區別:科學家的工作,是分析性的,注重邏輯,主要使用左腦。右腦主直覺與想象力,因此藝術家的右腦較發達。
法國作家瓦萊里否定這種劃分,認為:“科學和藝術是兩個露骨的名稱,勢不兩立。但事實上,它們不可分隔……如果將兩者自然地放在我僅處理反映思想問題的情境之中,我認為它們之間沒有明確的區別。”
區別即是相互吸引的動力。藝術家需要利用科學手段更好地通過藝術表達自己的情感,而科學家需要借助藝術創造有機的模式去說明世界。藝術與科學合力征服新的觀念,它們常常運用相同的題材達到相同的目的。創造思想與創造形式造就藝術家與科學家。探究宇宙的奧秘是他們共同的目標。他們所用的媒介不同,但在平行的探索之路上,他們互相啟發,相得益彰。
美學關注自然與藝術中的“美的科學”,可以說是藝術家和科學家共用的科學??茖W家和藝術家都重視美與規則。人們通常說科學的本質是邏輯思維,偉大的科學家都認為這種說法言過其實,他們都強調想象力是科學發現過程的有機部分。科學理論需要經過長時間的發展,在這個過程中美學考慮起著關鍵的作用。亞里士多德在《物理學》中,牛頓在《光學》中都將自己的探究描述為對邏輯美的追求。
而偉大的藝術家在創作中經常將遵守規則置于美學考慮之上。巴哈循規蹈矩,利用現成的公式,公開稱自己是工匠,而美并非是他依據“神圣的數學”所創作的樂曲的唯一目標。斯特拉文斯基的音樂創作過程,一如科學家的工作,費力費時,講究程序,他也把作曲家描述為“工匠,他的音節與節奏材料本身中包含的表現因素,并不高于木匠的木料或珠寶匠的石頭”。修拉認為規則與方法構成了他的藝術的靈魂,他說“如欲在我的作品中見出詩意”,那就完全誤解了他,“不,我運用我的方法,那是我的作品的全部”。馬蒂斯創作大幅作品時,就像科學家推演假說,對每一個形式,每一個色塊都進行嚴密的推敲:“當每一個部分找到了合理的關系時,從這一刻起,多加一根線就得重畫整幅作品。”凡高通常被視為缺乏理性、單憑主觀性的藝術家典型,但在一封致他弟弟的信中,他描述了創作的過程,讀后使我們感到他的創作過程猶如數學家的精密演算:“……不要認為我愿意故意拼命工作,使自己進入一個發狂的狀態。相反,請記住,我被一個復雜的演算所吸引,演算導致了一幅幅快速揮就的畫作的迅速產生,不過,這都是事先經過精心計算的。”布拉克的一句話,可概括凡高的精神:“我熱愛法則,法則可以糾正情感。”
說科學家求客觀性,其實科學家并非總比藝術家更客觀。伽利略故意忽視開普勒的著作,巴斯德并沒有馬上服從達爾文的進化理論。檢驗現有知識的必要性,探究新領域的激情,發現新次序的希望,激發科學家去接受與藝術家相同的基本挑戰:去揭示前人所從未表達過的東西,從而留下其創造的痕跡。
第一位化學諾貝爾獎得主范托夫說,“最富革新精神的科學家幾乎都是藝術家,音樂家或詩人”。哥白尼,巴斯德是視覺藝術家,羅馬數學家歐拉,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傳教醫生施韋策和愛因斯坦是音樂家。創造性往往源于一種將傳統上難以協調的經驗形式融合起來的能力。因此,最富于創造性的藝術家也是天才的科學家。
觀念與圖像是科學與藝術的要素,缺一不可。為了創造,必須視覺化,不論在心里,還是在紙上,或通過測量。量化與視覺化是一個硬幣的兩面。在偉大的科學家和藝術家的心目中,藝術與科學本是一個整體,無高下之分。藝術不僅是科學發現的圖解,而且是科學發現過程中的有機部分。誠如愛因斯坦所說:書面與口頭語言在他的思想機制中并不起什么作用,而起作用的是“能夠‘自動’復制或融合的……清晰的圖像”。而充當其思想成分的心靈現象具有“視覺類型”的特征:視覺范疇是首要的,只有在第二個階段,他才尋求“語言或其他類型的符號”加以表述。細嚼愛因斯坦這段話,不難見出僅僅以強調藝術家與科學家都運用想象力這一共同點來談論藝術與科學的關系,是何等的膚淺,何等的無益于我們理解這種關系!即使在表述科學發現的階段,愛因斯坦并沒有否定“其他類型的符號”,也即視覺藝術的作用。對于偉大的科學家來說,藝術不是圖解,有時就是科學解釋。英國皇家天文學家馬丁爵士在最近的一次講座中提到,研究地球和星球上的生命科學是21世紀的主要課題。他在講座的過程中多次用埃歇爾的版畫解釋宇宙的形成和銀河系的形成與擴展的狀態。埃歇爾的藝術,在他的心目中,不就是科學的再現,不就是科學的陳述嗎?
|
-
-
推薦藝術家/
-
-
藝術商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