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汲平2010-07-05 17:28:08 來源:中國雕塑家網
他是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領導美術界,門下還有無數桃李;他是中國美術界現代杰出畫家的代表,不僅兼精工筆重彩和水墨寫意,而且在素描、速寫、水彩諸方面都有很深造詣。他心懷大愛,積極樂觀,以感恩之心面對生活的所有剖面;他淳樸平和,即使頭頂的光環再耀眼,也始終牢記腳踏實地地行走。
2010年4月21日,本刊記者在中國友聯畫院舉行的“心系玉樹”賑災筆會上見到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劉大為先生,和他談起美協、創作、藝術家的擔當等話題。
“今天,我們聚在這里舉行活動,是為表達對青海玉樹災區民眾的深厚關切,作為藝術家,我們要以自己的方式,幫助災區同胞渡過難關。”劉大為說這句話時聲音平如靜水,但當記者采訪結束離開時得知,這次筆會已募得多達80萬元善款。而就在前一天的4月20日,中央電視臺舉辦的“情系玉樹,大愛無疆——抗震救災大型募捐活動特別節目”中,劉大為剛剛慷慨捐獻了20萬元,為玉樹人民獻上自己的心意。4月19日,中國美協代表廣大美術家向中國紅十字總會捐贈150萬元,加上4月16日已捐的150萬元,中國美協共向青海玉樹地震災區捐款300萬元,支持抗震救災工作。
讓美協真正成為“美術家之家”
成立于1949年7月21日的中華全國美術工作者協會(中國美協前身)至今已走過60年的征程,召開了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全國會員人數已由最初的幾十人發展到今天的上萬人。作為中國美協第七屆主席,2008年底上任的劉大為其實早已是個“老美協”。“我在1997年就來到美協擔任黨組書記,在第五屆代表大會上被選為常務副主席,所以對美協的職責非常清晰。作為國家的社會團體,中國美協是黨和政府聯系美術界的橋梁和紐帶,始終認真貫徹黨的文藝方針政策,始終堅持先進文化發展的方向,切實履行協調、服務的重要職能,為促進當代中國美術事業發展繁榮發揮自己的作用。”
憑借這十多年來的積累,上任伊始的劉大為就對美協工作進行了全新的統籌規劃。“因為美協是一個計劃經濟時代的產物,以前完全靠國家撥款,給多少錢辦多少事。但由于前一二十年我們的文化藝術單位的國家撥款非常少,只能保證工資等一般性辦公經費,業務經費少得可憐,所以幾乎開展不了工作。我擔任黨組書記的10年,我國改革開放已進入深入發展階段。我認識到,在這樣一個大背景下,美協的工作如果還以老一套機關工作的形式進行,已經趕不上飛速發展的新時代。”于是,身為主席的劉大為和美協黨組一起分析了面臨的整個形勢,“最后,我們終于確定了一個在改革開放當中能夠把協會工作做大做強的新思路:要努力發揮兩個積極性。
“第一是積極爭取政府支持。美協除了依靠原有計劃經濟下的撥款,還要主動爭取政府對協會工作的支持,加大政府的參與力度,比如對一些大型活動的撥款等等。第二是積極走向全社會。因為要想使全國美術工作發展深化,一定需要各方面對協會工作的支持,不能光靠機關,還要依靠各種社會力量。比如,有很多有遠見的企業家,他們在企業發展、經濟發展后有興趣對文化藝術事業進行投入,我們就可以廣泛爭取和他們的合作,用社會資金來為美協的藝術活動做經費上的保障。這樣協會的工作就走出了機關的辦公室,走向了更廣闊的天地。我們通過解決資金的來源,拓寬了活動的視野,使協會的影響力更大,面貌煥然一新。
“有作為才會有地位。這是個經過實踐驗證的道理。你做出了成績,讓更多人聽到美協的聲音,才有可能獲得越來越多的社會認可。”
經過一番努力開拓,劉大為的創新思路已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近兩年,美協學術活動開展頻繁,各種大中小規模展覽豐富多彩,受到廣大觀眾的積極歡迎和社會輿論的普遍認可,這讓美協在社會上的威信大幅提高。同時,在越來越多的社會支持下,美術家參加展覽的舞臺更大了,美協可以給藝術家提供服務的渠道也不斷增多。
既需要高屋建瓴的戰略思維,又需要腳踏實地的具體工作。劉大為說:“執行工作與戰略謀劃同樣重要、相輔相成。目前,美協的工作就是要有明確的服務意識,為全國美術家盡心竭力地做好服務工作,使美協真正成為全國‘美術家之家’。只有這樣,才能使全國美術界增強凝聚力,空前團結,大家共同攜手創造中國美術的大發展、大繁榮。”
那么怎樣的服務才會讓美術家感覺貼心、實在和有效呢?
4月29日,中國美術家協會分別與紹興、重慶、江蘇、新疆、山西、廈門、湖南、廣東創作中心簽署了續約協議,與黑龍江創作中心的合作方簽署了為期3年的合作協議。“成立這些創作中心就是為了更充分地利用各種社會資源、實現優勢互補,為廣大美術家深入生活、寫生創作提供便利條件,特別是為那些邊遠地區的因沒有經費沒有機會到名山大川寫生、到改革開放前沿去體驗生活的藝術家們提供服務,幫助他們開闊視野。同時,這些創作中心不僅可以繁榮美術創作,還可以起到提升合作單位文化品味、樹立良好社會形象,促進當地文化產業發展的作用。”
從1998年3月中國美協成立第一家創作中心至今十幾年來,中心先后吸引了21個省、市、區的近百名美術家參與過內部工作,吸引了數千名美術家積極參加中心所舉辦的各種活動。創作中心已經成為中國美術家協會工作有力的補充和重要的部分,是探索市場經濟下發展美術事業的一項開拓性的舉措。
“另外,我們從戰略上發展美術事業,為美術家服務,還可以推動中國美術產業的成長。比如,雖然我們協會沒有做藝術市場的職能和責任,但是我們注意到近年中國美術產業的飛速發展,所以我們對藝術家做了很多主動的服務,如打假、防偽、維護版權等工作,也為藝術家做了展覽展示等宣傳服務,幫助他們更好更健康地進入藝術市場。同時,我們還與文化部、工商總局等方面探討如何規范藝術市場的措施,盡力為藝術家營造一個更健康的市場。”
至此,劉大為以發揮兩個積極性為發展戰略,以政府、社會兩條腿走路為執行舉措,以一并繁榮美術事業、產業為方向,為中國美協的工作拓展出蓬勃發展的新面貌。不過,即使取得了這么多實在可見的成績,劉大為也沒有一點居功自傲,依然說著純粹的實在話:“一切都是摸著石頭過河,我們始終在不斷改進。”
兩大展覽讓中國美術走向世界
2010年,在上海世博會這一展示世界各國文化、藝術、科學、教育等人類文明成果的國際平臺上,中國美術將以什么樣的姿態亮相?上海世博會上的美術看點都有哪些?成為很多人關注的話題。
“上海世博會當然不可能沒有美術的參與。我們美協在世博會上共有兩個活動。一是與世博會合作舉辦的美術展覽,即將在上海開幕。還有一個是上海文聯和上海美協主辦,全國美協、全國藝術家做后援的‘生態家園’展覽。這兩個展覽能夠亮相上海世博會,不僅是對中國美術創作成果的展示,還為中國美術走向更寬廣的世界舞臺提供了一個機會。”
說到這里,劉大為思緒萬千。“早在3月12日,上海世博會倒計時50天之際,我們協會已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了新聞發布會,正式啟動‘上海世博會中國美術作品展覽’。除了以上這些展覽外,世博會的很多場館都有我們藝術家的作品展示,其中也包括我的作品。更有意思的是深圳世博館,雖然大家都知道她作為改革開放的前沿城市,在不同行業和領域取得了很多代表性成果,但她在本次世博會上卻以深圳大芬油畫村作為城市展覽的主題,以美術產業的成果來展示深圳的最新形象,說明了美術事業的繁榮與社會影響,我們為此感到榮耀。”
2010年,美術界又一大事無疑是10月開幕的北京雙年展。而這個展覽,正是劉大為2003年牽頭創辦的,至今已是第四屆了。這屆展覽的主題是“生態與家園”,聽上去像是對上海世博會主題“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呼應。
“‘生態與家園’中的‘生態’主要是指‘生物的習性、生活方式及其與環境的關系’,即人類與其它物種在一定自然環境中的生存和發展狀態。因為生態環境問題是當今人類普遍關注的焦點,全球性的生態危機需要全人類共同應對,所以用藝術形式呼吁人們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維護和建設人類賴以生存的共同家園,也是當代藝術家義不容辭的社會責任和使命。本屆北京雙年展希望以‘生態與家園’這個主題表明中國與世界各國當代藝術家關注生態環境問題的文化立場和藝術擔當。如果從更廣義的層面講,主題中的‘生態’不僅包括自然生態,也包括人文生態;‘家園’不僅代表物質環境,也寓意精神家園。所以,本屆北京雙年展的主題具有廣泛的包容性,我們期待全球藝術家們可以從不同角度,用不同的形式,表現這一主題。”劉大偉如此闡述舉辦這次展覽的初衷。
“此外,雙年展是目前世界各國流行的一種現代藝術展示方式,在國外有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歷史。我們國內有些城市雖然也搞過一些不同規模的展覽,但自從中國美協作為主辦方承辦這一展覽以來,我們確實想讓這個形式在中國這片土壤上生根開花,所以每屆我們都高度重視,全面組織選題、征稿、運作、展示、宣傳、出版。所幸從前三屆的反響來看,我們做得還比較成功。即將開幕的第四屆雙年展將有規模空前的八九十個國家前來參展,在現在很多冠以國際頭銜的展覽其實只有幾個國家參加的背景下,我們的第四屆雙年展可以說是名副其實的擁有國際影響力的大型展覽。因此,我們歡迎更多國內的觀眾前來體驗參與。”
天性樂觀的苦學派
如今,身為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兼分黨組書記,又兼任解放軍藝術學院美術系主任、教授之職的劉大為,同時還擔任著國際造型藝術家協會主席等眾多社會職務。雖公務繁忙,但依然杰作不斷,還于去年在上海舉辦了個人作品展。
“有很多同行都有和你一樣的疑問,他們說你每天這么多事務性工作,怎么畫得也不比我們少啊?”說到這里劉大為笑了起來。“其實我的辦法就是常說的那句話:一個人要有壓力,有壓力才有彈力。像皮球一樣,壓力越大、拍得越重它就彈得越高。對我來說,壓力越大,它對我的激勵、反彈力也越大。我現在工作的確比較忙,但是在繁忙中,我始終抽時間、擠時間堅持創作,創作狀態也特別投入,因為我永遠不會忘記自己是一個畫家,是從畫家的角色走上組織者和領導者的崗位的。所以,我一般會利用晚上睡覺前、節假日等所有能利用的時間進行創作。到外地出差時,也會隨身帶一個速寫本和一個水彩本,手不停揮,一直練筆。可以說,無論在什么條件下都要擠出時間來創作,重大展覽都要拿出新作品,是我永遠的努力目標。”
2009年4月29日,“史詩與牧歌——劉大為作品展”在上海美術館隆重開幕。此次展覽共展出劉大為中國畫作品58件、水彩作品40件、素描速寫50件。
“兩三年前上海就一直在積極地和我談這個展覽計劃,但因為當時我正擔任美協的書記,忙于給大家搞展覽,沒時間給自己作展覽,也沒時間整理作品,但上海一直在催我、等我。”當“史詩與牧歌”終于拉開帷幕,前來參觀的人們特別驚嘆于首度亮相的劉大為水彩作品,其兼擅工筆重彩和水墨寫意的深厚功力驚嘆于使他得到了“全能型畫家”之譽。“那次展覽有很多理論家、藝術家及朋友都熱情地去參觀展覽并指導,參加理論研討會,我對此非常感激,但我并不是特別聰明的人,只是笨鳥先飛,是通過一步一個腳印地勤學苦練才能有今天的成績,算名副其實的苦學派。”
人們常說,透過藝術作品可以解讀創作者的心靈。縱觀劉大為的創作,那些常常出現在他筆下的歷史偉人、少數民族人物無不純樸、形象、生動,雋永傳神,與大眾常見的叱咤風云、洪荒蒙昧之像大相徑庭。那么,這說明了畫家怎樣的藝術心境?
“有人說從畫里能夠看出我的性格,我想這是對的。我是從一個普通工人家庭的孩子成長為一個藝術家的,因此我非常感謝黨、國家和人民對我的培養,這是由衷的。所以我始終有一種感恩的心態,并希望通過作品將心底這些感謝表現出來。”
1991年,劉大為為紀念建黨70周年而創作的工筆畫《晚風》,在眾多描繪改革開放總設計師鄧小平的形象中,被公認為是當代中國歷史畫創作的典范,鄧小平的女兒鄧林稱贊道:《晚風》中的鄧小平神態非常逼真,是畫我父親最像、最好的一幅作品。此外,劉大為創作的同屬重大歷史題材的《人民公仆劉少奇》、《小米加步槍》、《會師井岡》、《朱德與史沫特萊》、《蜀道難》等或多達百人、或敘事宏大的作品,不僅反映出畫家扎實的專業功底、精妙的創作技巧,而且以渾厚的感染力、沉實的歷史厚度獲得了業內外的交口贊譽,產生了良好而廣泛的社會影響。同時,這些優秀畫作也使劉大為躋身于我國現代最具代表性的歷史人物題材畫家之列。
當談到另一個給劉大為帶來無數榮譽的題材——少數民族人物畫時,畫家的眼底流露出特別的淳樸之色,言語也沉緩深情起來:“我曾長期在少數民族地區工作,在我的觀察中,雖然他們的生活條件非常艱苦,自然資源、氣候條件都很惡劣,但是少數民族有個共同的特點:淳真樂觀、積極向上。他們的這種樂天精神對我的精神境界影響很大,所以在我的作品中,我非常希望能把這些曾給我帶來激勵、愉悅、明亮的他們展現出來。”
原來,這就是劉大為筆下那些蒙古族、維吾爾族、哈薩克族、藏族人物雖然與眾不同,但都別具或秀逸或剛健之美的根源。回顧畫家的創作之路,《大宛良駒》、《漠上》、《馬背上的民族》等獲獎無數的少數民族題材佳作,即使焦點不同,但積極樂觀的人性之美卻貫穿始終,一如畫家寬廣光明的襟懷。
“我知道當前也有一些喜歡表現少數民族落后、愚昧的作品,它們有沖擊力,更吸引觀眾眼球。但我對此不太認可。我覺得少數民族同胞們再艱苦,也非常樂觀,積極面對生活面對大自然,生活條件的艱苦跟人的精神追求沒有關系。我認為藝術作品應該給人們帶來向上的希望,給人們振奮的力量,鼓勵人們克服困難,這就是我的藝術觀和人生觀。
“也有很多人對我說,怎么看不到你痛苦跟煩惱呢?其實我在實際工作中碰到的困難、壓力也非常多,但我始終在積極認真地對待和處理,我認為這是自己應該有的一個態度。如果一遇到困難就愁眉苦臉、怨天尤人,那就會帶來更大困難、更無法前進。”
鏈接:
劉大為的藝術道路
1945年10月22日,劉大為出生在山東年畫之鄉濰坊。祖父擅長詩文書法,祖母擅長扎風箏、剪窗花。他的父母在青島做工,他幼年由祖父、祖母帶大,讀唐詩,寫正楷,扎風箏,畫圖畫。中國傳統文化的熏陶與民間藝術環境的浸染,使他從小喜愛上詩書繪畫。
1951年初,劉大為隨父親支邊移居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小學美術啟蒙老師韓維祥發現了他的繪畫天賦,從此倍加呵護。他11歲創作的第一張大幅水彩畫《五一群眾集會游行》被老師裝框掛在學校辦公室門口,從此加深了他對水彩畫的情結,也為日后他在藝術道路上越走越寬打下了基礎。
劉大為讀初中時,正趕上三年自然災害。為求生計,他在包鋼卸過礦石,到百貨倉庫扛過大包。現實的艱苦和鄂爾多斯大草原的開闊,還有那剽悍粗獷的蒙族父老,讓他更廣闊地走向生活。
1963年,劉大為考進內蒙古師大美術系,被卷進“文化革命大串聯”。是年初冬,他和同學從呼和浩特出發,走過河套,穿越阿拉善草原,跨過烏蘭布和、巴丹吉林兩個沙漠,長途跋涉4個月。這荒誕年月里的無主旅行,卻使劉大為得到終生難忘的收獲。在那 120 天里,他與駱駝形影相隨,結下了不解之緣。駱駝,也成為他日后作品中最常出現的主角。
大學畢業后,他被分到市報當記者,這為他寫生提供了絕好的機緣,使他的足跡得以遍及內蒙古大草原。
1973 年全國美展,劉大為作品成為內蒙古僅入選的兩張作品之一;1974、1975年全國美展,劉大為的畫作均成功入圍。至此,內蒙古畫家在全國美展連中三年者,僅劉大為一人。 1978 年,中央美院停招十幾年后恢復研究生招生,但僅收錄十幾人,劉大為金榜題名,從此有幸親聆葉淺予、蔣兆和、李苦禪、李可染、劉凌倉、吳作人等一代名師的教誨。
研究生班畢業后,劉大為來到解放軍藝術學院任教,擔起了除卻美術創作的另一重責任:授人以漁。1991年12月,他被任命為美術系主任,次年12月被評為解放軍藝術學院美術系教授職稱。
1997年11月,劉大為受命擔任中國美術家協會分黨組書記,主持美協日常工作,從此走進管理者行列。2008年底,當選為中國美協主席。
來源:中華英才
|
-
-
推薦藝術家/
-
-
藝術商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