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汲平2010-07-08 16:09:46 來源:中國雕塑家網
記者:“五四青年節”即將到來,雖然我們都未親身經歷過這段“青年運動”,但運動背后的精神依然存在,國家也將五月四號設為一個青年人的節日,那么作為藝術青年能談談你心中的“五四精神”嗎?
李睿音:作為藝術青年,我陶冶于“五四精神”:這是因為它既能夠像朋友一樣給年輕人鼓勵和幫助;又能夠像老師一樣引領年輕人,給予我們前進的動力。應該說“五四精神”是一代又一代年輕人的精神導師。
記者:據我了解,你最初不是繪畫專業的,那么你是在什么樣的情況下,放棄了自己的專業,選擇了藝術創作?
李睿音:我覺得這完全是一種精神層面的東西,你無法正面去詮釋它。當你對一種事情著迷,而又時刻感覺它才是屬于你的,那么最直接的選擇就是去全身心的投入,去深入了解,那樣你才能快樂。我對于藝術創作就完全是這種感覺。我想我是響應了這種精神的呼喚吧。
早年我是在外國語學院學習的,當初選擇外語的學習完全是被動的,那個時期外語很熱門,畢業后好就業,卻完全忽略了自己真正的追求。經過一段時期的學習才發現機械性的語言學習過程,使我感到一種無形的壓力,內心的孤獨感越發強烈。最后,索性把自己與眾隔離了,除了圖書館、展覽館,基本沒有娛樂活動,不與人交流,沒有一個朋友,你知道作為一個十幾歲的年輕人這是多大的悲哀嘛!一年多后毅然選擇了離開……。我想我應該去追求屬于我的那份快樂,于是就這樣開始了我的藝術之旅……
記者:我想這對于任何一個人都是一種極大的挑戰,我很敬佩你的這種精神。那么在放棄自己專業的時候,當時有沒有想過,如果選擇的這條藝術之路,并沒有你想象中的那么美好,你會怎么辦?
李睿音:在我看來對藝術的追求之路必然會有許多坎坷與挫折,但人生又何嘗不是這樣?所以我珍惜自己的這次選擇,更加了解任何一種選擇都帶有挑戰性,我個人的性格是很享受這種挑戰的,然而挑戰自己喜歡的事又何嘗不是一種快樂。
記者:你是在放棄自己專業以后,來北京到中央美術學院學習的?那你的這種選擇,家人和朋友支持你這樣做嗎?
李睿音:開始的反對是必然的,所以來北京先找了一份兼職的工作來穩定基本生活,余下的時間就是去學校聽講座、看書、畫畫,當時我的高中同學在中央美術學院學習,有不錯的講座都會第一時間通知我。那段時期的生活條件很艱苦,在來北京的九個月里,我搬了十一次家,身體上的勞累并沒有打垮我,反而讓我覺得我的精神世界,第一次得到了那種無法形容的充實!差不多是來北京的第二年吧,我的家人第一次來看我,我爸爸回去的時候給我留了一張卡一句話:“喜歡藝術就去追求!”。
記者:最初選擇繪畫,有受到誰的影響嗎?
李睿音:對于繪畫的選擇,完全是我發自內心的喜好。記得自己從記事起就在地上、墻上、紙上畫。要說到影響,還是受到自身靈感的影響吧,我就是想畫畫。
記者:那么在學習繪畫的過程中,有過放棄的想法嗎?又是如何堅持下來的?
李睿音:從開始理論的學習,動手實踐繪制,直到第一幅作品的誕生,完全是對意志品質和身體素質的綜合考驗,也著實體會到了藝術家的艱辛。
其實我很享受這種感覺,有種累并快樂著的感覺,所以未曾有過放棄的想法。而堅持卻可以說成是我對藝術追求的“向往”,這種“向往”不會改變。
記者:如果讓你再進行一次選擇,還會選擇從事藝術創作嗎?為什么?
李睿音:選擇走“藝術創作”道路是因為天生的喜好與靈感,我覺得自己無從再次選擇。
記者:談談你近期創作的《千姿》系列作品。
李睿音:《千姿》系列作品,是我一直以來想要表達的一種女人的智慧與美麗。直至是一種力量的完美結合。自古一代女皇“武則天”的威嚴,“花木蘭”替父從軍的悲壯,“李清照”凄美的才氣等等,這些在歷史長河中千史留名的女人們,都是流淌在我心中的最美畫卷。在創作材料與技法的選擇上,結合西方的一種繪畫技術(坦培拉技法),將中國古代的這些女性的風貌與時代精神充分體現出來,讓人們在美麗中找尋智慧,延伸出新時代女性所應該具備的新風尚!
記者:現在社會上有很多對80后的描述,如“最自私的一代、最叛逆的一代、最沒有責任心的一代”等等的說法,那么你作為80后藝術家,你怎么看待這些問題,談談你的想法?
李睿音:所謂“自私、叛逆、沒有責任心”都是個別現象,我們不否認有這樣的人存在,但是卻不能把這種任性之舉歸為一代人的描述。在我看來更應該說“80后”是“改革開放的先鋒”,“20世紀的拓荒者”,“21世紀的奶娘”等等,諸如此類的說法更加貼切。我們是走在新社會前沿的一代人,面臨社會種種新生的事物與變革的壓力,我們沒有退縮,即便嘗試,也是勇于“第一個吃西紅柿”的人。
“80后”是有跨時代意義的一代人,因為年輕而充滿活力,卻不會因為時代賦予了使命而退縮。“80后”年輕人如此,作為“80后”年輕藝術家,也時刻感受著這種拼搏向上的精神,不僅僅追求藝術的美,更是對社會的一種回饋:
記者:我們都是80后青年,那么通過這個平臺,給“80后”或者自己說點什么?
李睿音:明確自己的時代使命,展現出“80后”的時代風采,我們有朝氣,更有韌性。
“80后”沒有失敗,挫折是為成功做準備。
關于•李睿音
1983年生于河南
2009年畢業于中央美術學院壁畫系第三工作室
現定居北京
展覽:
2009 中央美術學院春季寫生展
2008 為了孩子——中國藝術家聯合賑災義拍
2008 80后視覺藝術展
2006 “買的起的藝術”紅T空間
|
-
-
推薦藝術家/
-
-
藝術商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