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各藝術機構、媒體等越來越關注青年藝術家,從國內到海外,形式層出不窮:比賽、展覽、拍賣會、公益活動......不論組織方有怎樣的目的, 最主要是要真正了解當下青年藝術家,推動藝術市場的繁榮發展。一次偶然的機會結識到畢業于解放軍藝術學院的青年軍旅藝術家胡云峰,對話中發現他有著不同于同齡人的思維和想法,也了解到軍旅藝術家的生活狀況。
記者:你是如何與藝術結緣的?
胡云峰:小時候父親在部隊,帶我參觀黃繼光紀念館,里面有一幅黃繼光的油畫那是第一次見到油畫。后來上小學二年級父親同事孩子有學畫畫的,周末就跟他一起去縣城的師范院校學素描,后來我就在學校就報了興趣班,這對我的影響很大。
記者:簡單介紹一下你的藝術經歷。
胡云峰:在北京畫班學畫畫的時候美術館展覽一般都會去看,798藝術區大學才知道,先后去過幾次,大二上學期寫生收獲挺多。師哥說國家畫院有個畫展說有興趣的可以送下、就拿了兩張風景沒想到都選上了,也算第一次畫展吧,好像叫以心接物。之后參加了總政的展覽,國家美術館的建軍85周年全國美展。
記者:部隊生活給你的藝術創作帶來了哪些影響?
胡云峰:部隊生活對于我來說并不陌生,本科每學期都會下部隊實習,但是真正下連隊對于我是相當深刻的。分配到了郊區,連隊空房子多給了我一間、蚊蟲叮咬比較痛苦,今天被蜈蚣咬了明天被馬蜂蟄了時常發生兩條腿都是疤痕,連隊的水也不能喝,只能洗漱。飲用靠單位送水。有次連隊的水泵壞了、四個多月沒洗漱,一個個都餿了。對我創作來說是題材的轉變,更多的以一個旁觀者的視角來紀錄這段生活,我只表達主觀感受。受眾如何評判與我無關。
記者:創作的靈感來自哪里?創作上遇到瓶頸時怎么解決的?
胡云峰:創作的靈感對于我來說這個詞有些抽象、我更愿意理解為心血來潮,感情宣泄,不定時無規律的,一瞬間捕捉到點感覺就會急于表達,或許在深夜或許失眠到清晨,或許吃飯中途,我的房間是晚上不關燈的打了個地鋪隨時想畫畫隨時動筆。
創作遇到瓶頸主要還是技術水平上的吧、想法一直不缺,缺的是更嚴謹的表達方式跟一直沒解決的問題,例如畫高興了只在乎主觀宣泄忘卻了真正意義上的畫的處理方式,技法上會給老師打電話拿個本子記下,畫畫壞了就干脆拿這幅做點小試驗。心煩了跟同學閑聊扯淡。看看畫冊。
記者:你覺得自己的個人風格和特點屬于哪一類?
胡云峰:作為創作我喜歡敘事性的。好比我是個導演,向你講述一個故事,可能很簡單但不會像我看到一個人就告訴你他是個人一樣,應該有精神層面的、在構圖用色上以及合理道具給以具體交代。
記者:平時除了畫畫還有哪些興趣愛好?
胡云峰:畫畫之余喜歡看看廣告電影,美劇,帶個單反出去晃晃裝把文藝青年,喜歡觀察周圍的人,眼睛象相機一樣,一睜一閉一個畫面定格在腦海里,喜歡看周圍人的衣服配色、說話語調最后一個尾音到底是升還是降、這個很有意思分析人物性格還是很有意思的。其他還喜歡游泳,游泳是自由的水在我眼里也是最有靈性的東西。
記者:你對以后的藝術生涯有什么規劃?
胡云峰:藝術生涯規劃長遠的目前沒有多想,活在當下,立足當下,紀錄當下、反思當下。
記者:最后,祝你以后的藝術道路上一帆風順。
胡云峰:感謝你們對青年藝術家的關注,青年藝術家們也希望更多向你們這樣的媒體和機構能給予我們展示的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