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兩位藝術家約在開展前幾個小時在畫廊展廳見面,相對于沒有參照的采訪間,空間內的交談或許更自由愜意。前波畫廊將兩人的作品分別布置于三個展廳中,兩位藝術家的作品獨立展示但又彼此呼應。
這兩位藝術家的靈感都來源于大自然,然而他們探索這一主題的角度迥然不同。史晶的靈感來自從外太空鳥瞰世界的景象及層巒疊嶂的壯麗景觀,但他并不愿意用傳統的手法來表現這些主題。與之相比,吳笛笛則更專注于自然世界的微觀組成,比如雜草、巖石、昆蟲等等,并將這些細節充分展現在畫布上。兩人的作品在同一展覽中形成了一個對話:一個“寫意”,一個“工筆”,可謂相得益彰。
史晶:探索架上繪畫更多的可能性
乍一看史晶的白色系列,與展廳墻面顏色并無二致的白色讓人以為是抽象作品,但是當觀看視角改變后,畫面呈現出層巒疊嶂的壯麗景觀,這樣的表現手法著實給人帶來驚喜,藝術家的作品通過對于筆觸的把控與力度的調節來控制了畫面的效果。“密宗對世界的解釋,世界所有的東西都有三個時間,四個階段:成、住、壞、空。從左邊看,是‘成’,往正面,似有似無,右邊,反過來,這在我前一個階段就會變成壞的一面。我的畫是對中國傳統書畫的一種傳承,是最簡單的要求。”從《青山有靈圖》開始,藝術家開始把前面一個階段的作品和本階段結合,畫面內容變成中國傳統山水的云紋、很筆墨的山。以前是單純圖像的白,現階段對筆墨的追求變得更加單一,藝術家開始用油畫追求中國傳統山水畫筆墨的流暢感與氣韻感。畫面中的山是藝術家觀察大自然的結果,有桂林的、貴州的、也有參照古畫的。
談到為什么會形成現在的作品風格,史晶說和個人人生經歷有關。“中專畢業工作,后來逐漸發現畫畫才是最有意義的工作,又重新到學校里面去調整,這個過程有7、8年。99年的時候,在學校梳理完自己,就呈現出這種狀況。畫畫和修煉一樣,必須調整自己的心,再和外部世界交流,慢慢體會,自己的風格就會慢慢流露出來”。藝術家不斷簡化畫面內容,最后只剩下單一的色彩的筆觸,簡化到沒有必要調顏色,只讓筆在畫面移動。“開始的時候顏色比較深,是鉛灰色的,慢慢的開始變淺。在這個系統里面,有其他的東西要出來,比如黑色彩光系列的新作。明年可能會出現一點點顏色的系列。”
黑色彩光系列作品也可以說是裝置作品,史晶說這個系列是當做繪畫理念來研究的。“因為我發現架上繪畫的體現方式,從一開始到現在沒有變化。我在畫白的時候希望它有更多的可能性。黑色的顏料被當做墨,古代人畫畫用心在看,而現代人多用眼,所以我想用中國文人的方式來畫畫。”
黑色系列的作品不光光是筆觸,藝術家試圖探索從架上繪畫延伸出另一種觀者與作品的關系,營造出了外部空間影響——全完靠燈光來給顏色,不同的角度呈現出的視覺效果也不盡相同,這就要求藝術家在創作時就打著燈光作為參考。觀者現場感受作品才能體會作品的妙處,因為在燈光的照射下,從左側看,畫面可能呈現出綠色,而從右邊看,畫面則可能變成紅色。“架上繪畫必須有實體存在,絕不是圖片,有的人會從內容上找到改變的可能性,但是我從結構上給它延伸出來一部分東西,這讓我在后面進行內容創作時能找到更多可能性。”
吳笛笛:追問竹子背后的精神力量。
此次展出的作品都是《竹》系列。自然界的竹子被藝術家去掉枝葉,呈現出不同的幾何形圖案。“幾何形是物質世界最簡約的圖案吧。選擇不同的幾何形是因為我覺得不同的人會對不同的形狀產生共鳴,更能感受其中精神性的存在。竹子本質上是一種植物,但是千百年來它是東方精神的載體,畫竹子是主要是想把東方精神表現出來,把古人賦予精神的東西純化出來,所以去掉了枝葉,我想追問這種精神到底是什么。”
與之前相對宏大敘事的《十二生肖》、《二十四節氣》系列作品不同,吳笛笛這次的展出作品專注于自然世界的微觀組成,比如雜草、巖石、昆蟲等等,并將這些細節充分展現在畫布上。細看這些作品,會發現每幅作品中的竹子都有一個折裂的地方,藝術家想要展示脆弱的表象之外的不屈服,不屈服于世界,不屈服于自我。不完整的竹子揭示了真實世界的本真:“生活本身是不完美的。古典哲學都追求宏達、完美,但是我覺得我們接受這個世界的不完美,所謂的完美是虛假的,反而不利于世界的發展。”
《并非自相矛盾》
作品《并非自相矛盾》中,左右兩個圓圈的光源一上一下,相交的竹子斷裂處露出了紅色的竹心,使人聯想到傷痛的感覺。“美源于傷痛,且只源于傷痛,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傷痛。”
在展覽作品中,10米長的《類似現實的同一幀風景》格外引人注意。這幅作品是吳笛笛根據展覽場地特別創作的。“當初看到這面墻是12米,于是萌生了畫一張真實尺度的竹子的想法。我希望觀者有一種狀態,這幅作品好比一個長卷,觀者可以一點一點進行解讀畫面的各個部分。”
談到接下來的展覽計劃,吳笛笛感到一些壓力,下半年好幾個展覽促使她不得不加快進度,而且可能會有跨界的藝術創作。“9月在長沙有個'抽象與具象'的展覽,到時會和國外的藝術家一起參展,12月和林風眠基金會有一個合作的展覽,另外也可能會和舞蹈家有一個跨界的合作,之前也做過和建筑師的跨界合作,這次會嘗試舞蹈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