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汲平2010-07-05 17:40:39 來源:中國雕塑家網
王子云先生寫過一部藝術專著,名字叫《從長安到雅典》。幾十年
后,中國當代一群影響非凡的畫家和學者,云集西安美院西部美術館,
在“首屆中國美術金彩·長安論壇”上,共同探討著一個重大的藝術命
題,即中國美術與世界藝術走向。正像中國美術家協會常務副主席劉大
為期盼的,“長安論壇”從首屆開始,就要朝向這樣的目標:打造中國
美術界一個經典論壇,推動中國美術從長安走向世界。
劉大為是我國當代藝術成就突出的畫家之一,他的以反映北方少數
民族生活風情和重大歷史題材的《漠上》、《馬背上的民族》、《陽光
下》、《晚風》、《帕米爾婚禮》、《草原上的歌》等作品,已成為上
個世紀中國美術一份難忘的記憶。這次親臨西安,他激動地講述了論壇
選址的過程。因為進入新時代,中國美術面臨的許多問題,迫切需要一
個供藝術家思考、探討和交流的論壇,中國美協曾考慮過北京、上海等
地,而最終把論壇放在西安,還是緣于這里有周秦漢唐文化的大背景。
只有這樣一塊傳統文化豐厚的地方,才有底蘊承載起這個論壇,才會把
一些要探討的問題凸顯出來。加上西安的美術力量、西安美院的學術氛
圍,大家在這里縱論諸如民族性、地域性、世界性等重大論題,才會感
到有一個文化的根,還深深地扎在心里。劉大為在論壇開幕式上宣布,
“長安論壇”從今年開始,每兩年舉辦一屆。
“長安論壇”的可持續性,決定了它會成為中國美術界的思想庫。
講到首屆論壇的主題,劉大為用了“相互激蕩”一詞來言說。世界各國
的美術界,都會思考這樣一個必須面對的藝術問題,即本民族藝術與世
界藝術的融會、影響或對抗。中國美術要走向世界,就要廣泛地參與,
而隨著中國國際地位的不斷提升,這種參與世界美術的舞臺和空間更大
了。今年9月,第2屆國際雙年展將在北京舉辦,已有70多個國家報名,
威尼斯的雙年展,在辦20屆時才有40多個國家參加。北京雙年展后,將
移師黃山,召開第16屆國際造型藝術家大會,有120多個國家參與。這
一切都說明世界把目光開始投向中國藝術了。我們如何面對?因此,“
長安論壇”開壇就選擇這一主題,其意義無疑是重大的。而藝術家要頭
腦清醒,要強調個人藝術的個性,更要強調一個國家藝術的個性,決不
能在交流中抹去藝術的民族痕跡。既要保持民族文化傳統特色,又要更
新發展,這是幾代藝術家的任務。
提起中國畫在世界的地位,劉大為用“妙不可言”來形容。中國畫
從面貌、材料和方法,都獨具特色,工筆畫的細膩,水墨畫的韻味,均
為世界稱道。他們廣泛認可中國的古代藝術,對當代藝術的認可,由于
交流的力度,渠道的不暢,還需要一個過程。作為國家、藝術家以及協
會,要大量介紹中國的藝術到國外去。特別是中國美協歷屆全國展的作
品,在日本、韓國、德國展出時,非常受歡迎。在日本期間,每天有幾
千甚至上萬人觀賞。面對世界,中國的藝術應該是賞心悅目的,應該獲
得普遍的喝彩。
長安畫壇出過大師級的畫家,他們一直影響著中國的當代美術。來
到長安,劉大為也樂于談這個棘手的話題。他說大師的出現有多方面的
因素,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多數中國人生活在一個封閉落后的區域內,
機遇極不平衡,成為大師的,多是有能力到法國的留學者。現在有成千
上萬的人出國留學,加上信息的暢通,藝術家的距離很難拉開。一個大
師的藝術成就,應該是多方面的,需要多種支撐,既要潛心研究,又要
淡泊明志。應該說,當代不乏取得很高藝術成就的畫家,只是大師形成
的難度太大了。
或許如此,美術,才多了許多魅力,才多了許多藝術的布道者。
對于扎營西安美院的“長安論壇”,劉大為內心充滿了一個藝術家
的憧憬。
來源:陜西日報 記者 耿翔
|
-
-
推薦藝術家/
-
-
藝術商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