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必經的一站是城市,許多旅游者愛好攝影那些建筑雄偉、外墻亮麗的“城市森林”,城市風光由此而成。拍攝建筑的方便之處在于攝影者可從容構圖,選擇不同的視角。從專業建筑物攝影來說,最好是使用移軸鏡頭,它能調節防止建筑物的變形。但普通攝影愛好者不具備這個條件,故也不求必強。
由于建筑物具有不可移動性,選好拍攝點對取景構圖就尤為重要。拍攝點應有利于表現建筑的空間、層次和環境。空間是建筑的主體,層次是表現空間的變化和深度,而環境則不僅僅是為了襯托建筑,創造一種氣氛,其本身就是建筑的一個不可缺少的組成部份。
第一步:選擇合適的焦距
使用不同的焦距拍攝建筑物,所產生的影像效果不同。我們把50mm焦距鏡頭稱為標準鏡頭,其拍攝出來的照片與我們的視覺相同,最能反映事物的客觀性。以這個焦距為基準,焦距越 長,透視感越差。鏡頭焦距越短(28mm或者16mm),建筑物變形越大,但透視效果好,畫面的縱深感也能得到較好的表現,同時還能獲得大范圍的清晰度。
現代都市的建筑密集,可能遇上因場地限制不能前后移動,短的鏡頭焦距也就會經常使用了。通常來說,我們最常用的是廣角(28mm)至標準的(50mm)焦距,也就是我們能夠買到的使用短焦距拍攝高樓大廈的優點前面已講解,而主要的弊病是建筑物的變形(下大上小),因為建筑物外觀多呈直線條,仰拍則變形更為嚴重。那么,短焦距就不適合拍攝焦距嗎?不是的。我們可以在取景時盡量往高處走,以減少建筑物的變形,而有的時候我們還可以有意識地使用廣角鏡靠近建筑物仰拍,藝術地夸張所表現的現代建筑的戲劇性效果。
第二步:取景的方法
優秀的建筑(或建筑群)必然具有優美的建筑環境。在拍攝都市建筑時還應特別注意避開與主題無關的鄰近建筑、電線、廣告牌等物的干擾,尋找能充份表現建筑的拍攝點,以獲得滿意的構圖效果。有時為了突出主題,取景構圖時也可故意攝入其它建筑作為陪襯,但一定要注意主題建筑與其它建筑的透視關系,不能喧賓奪主。在拍攝建筑群時,高視點取景能較好地表現建筑群的空間層次感。
拍攝城市建筑,無論拍攝單個建筑或群體建筑,為了尋找最佳的攝影視點,攝影者一定要事先全方位考慮一下所拍建筑周圍所有可能的視點,并鎖定一、二個具有代表特色的能使所拍城市建筑產生魅力和個性的視點來進行重點拍攝。拍攝時為了取得理想的效果,可以用升高視點來拍攝的做法,以盡量避免主體建筑因拍攝視點太仰或太俯而出現的變形,通常情況下,高視點更便于全面展示現代建筑四周地面或水面的環境,讓畫面內的視野顯得更開闊。拍攝還要注意選擇柔和的前側光光線,用以減少淺色建筑樓房與深色環境之間的反差,這樣拍出來的片子才會和諧完美。
如果建筑物的內外空間都很擁擠,那么廣角鏡頭(有時是移動鏡頭或透視調整鏡頭)對于在畫面中囊括所有的被攝物,將起非常重要的作用。通常情況下,建筑物的一個細節或一個突出的特征往往會吸引你的注意力,為了記錄下這一細節或特征,長焦鏡頭可能有助于你解決問題。對于狹小的室內照明(或大房間的小部分),手持式閃光燈非常有用,但同時你必須作用快速膠片和長時間曝光,而長時間曝光又需要配備三腳架或別的照相機穩定裝置。
第三步:拍攝技巧運用
一般來說,豎幅畫面拍攝有利于表現建筑物的高大雄偉,或街道的縱深感,橫幅畫面拍攝能較好地表現建筑群的林立。大多數建筑物,具有無數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表面、不同的姿態和不同的特點供照相機拍攝,當你繞著感興趣拍攝的建筑物四處走動時,請仔細觀察慣常視線上下建筑物的細節,發現建筑物所呈現出來的流暢和協調的特性,并尋找在取景范圍內空出這些特性的方法,甚或把它們表現成更具個性化的方法。
將不同的拍攝角度與光線完美地結合起來,絕對可以將普通的房屋拍攝成非常專業的建筑圖片。進行建筑攝影時,最好按照設計師的規劃,處理好建筑體積和幾何比例――垂直線條在照片上也應該是垂直的。當相機鏡頭朝上時,相同的線條便會呈匯聚趨勢,攝影師站得位置離建筑越近,這個效果就越明顯,可以使用廣角鏡頭對這種效果進行夸大,效果非常強烈。
采用廣角鏡頭拍攝建筑物內部構造,而用遠攝鏡頭還可將房屋或建筑物與背景分離開來,強調某個細節。有兩個很吸引人的角度是極低的相機機位和魚眼視角。任何極端水平或垂直的拍攝角度都可以拍攝出令人驚嘆的照片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