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汲平2010-01-23 16:45:54 來源:中國雕塑家網
二、方筆橫的寫法
以柳體“一”字和顏體“五’字為例。它們是典型的方筆橫畫。書寫的方法如下:
①切筆直下;②提筆;③折鋒后中鋒行筆;④向右上提筆;⑤頓筆;⑥提筆、圓轉收筆。
切筆直下,就是起筆時直接下筆,沒有逆鋒的動作,應該說方筆的棱角處就是露鋒的一種表現。切筆就是把筆鋒直接切入,古人稱之為“欲橫先豎”。
這時實際上筆毫是倒下去的,筆鋒在上,筆肚子在下,如果直接右行寫橫畫,勢必出現偏鋒,所以緊接著就是提筆②,這個在切筆直下處原地提筆十分重要,它是使筆毫轉變成中鋒運筆的關鍵。這一點,明代的董其昌早已在他的書論中闡明:“發筆處便要提得筆起,不使其自偃,乃千古不傳語。”發筆處就是起筆的地方,就要把筆提起來;“不使其自堰”,就是不讓它偏鋒運筆。因此可以說“提筆”是下一步運筆的關鍵,也是中鋒運筆的前提,提筆以后是折鋒右行。所謂折鋒,是指筆鋒毫面的折換。譬如切筆直下是用“南面”的筆毫,提筆折鋒后用”東面”的筆毫中鋒書寫橫畫。折鋒也是轉換成中鋒運筆的一種手段,古稱為“翻折”。
初學提筆折鋒有一定的難度,要求筆挺起來的程度恰到好處。提不到位,筆鋒仍處于偏鋒狀態;提過了頭,又會出現起筆切下的墨痕大、中鋒行筆的筆道細,被稱之為“釘頭”的病筆;提筆不夠或不提筆,橫畫的上方露出直下起筆的鋒尖,是古人稱之為“喙”(hui如鳥的嘴巴)的病筆。古代書法家要求寫毛筆字橫畫要“左去喙,右去吻”,說的就是要藏鋒起筆,去除如鳥嘴一樣的“喙”;收筆提筆藏鋒,去掉如嘴巴一樣的或“折木”等缺陷的“吻”。橫畫除了方筆、圓筆之外還有一種,起筆不是切筆直下而是逆鋒,屬于逆鋒起筆的方筆。其書寫方法是在方筆切筆直下起筆之前加進逆鋒起筆即可,這里不另贅述。
方筆、圓筆的起筆方法是各種書體和各種筆畫的基本運筆方法之一。康有為稱:“書法之妙,全在運筆。該舉其要,盡于方圓。”可見方筆、圓筆的重要。我們將楷書根畫的方筆、圓筆寫熟練了,其他筆畫的方圓寫法無不相類,也很容易過關。此關一過,以后不論寫行書還是草書,其方筆、圓筆也都以此法人手,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這也是為什么要先學楷書的緣故之一。
|
-
-
推薦藝術家/
-
-
藝術商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