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汲平2010-01-23 16:53:03 來源:中國雕塑家網
楷書捺畫是隸書的波磔(Zhe)演化而來,也是楷書八種筆畫中最難寫的一種。它有粗細變化、弧度變化、起伏變化,所以難寫,練習時尤其要注意其要領。
一、 豎 捺
豎捺又稱立捺,是由左上向右下運筆。例如柳體的“大”和顏體的“夭”字的捺腳,便是豎捺。書寫方法如下:
①逆鋒起筆(若是捺畫與撇畫重疊,可以直下起筆;如果寫“入”字,捺畫完全獨立,起筆必須逆鋒);②提筆圓轉;③向右下逐漸按筆;④提筆聚鋒;⑤按筆漸提出鐵。
學寫捺畫時要參照字帖的弧度變化,按筆到捺畫最寬處,突然提筆,使鋪開的筆毫彈性回復一下,重新聚攏,再將筆按到原來鋪開的位置,然后再逐漸邊提筆邊向右下行筆,最后出鋒收筆。捺畫出鋒有尖利的銳角,故無須回鋒,但出鋒處筆尖要送到頭,不可一甩而出。有人誤認為捺畫也要回鋒收筆才能寫得圓滿。其實,捺畫如刀般的鋒刃是一筆完成的。如果捺畫出現虛毛,那是錯誤方法所致,不能用回鋒的方法將其描實。因為回鋒影響點畫間的連貫,而且會養成寫捺必回鋒的壞習慣,既影響書寫速度,又影響捺畫的筆勢,是初學者必須注意的。
另外,如果毛筆較差,其彈性欠佳,筆按下后回復較困難,也可以用幾次小幅度的頓挫(即幾次提按),逐漸將筆毫送至捺畫的鋒刃處;或用捻轉筆桿改變毫面方向的方法來完成捺畫。即筆毫按至捺畫最寬處;提筆后折換毫面的方向再漸提出鋒,亦即用筆毫的兩成個毫面來完成。這也是遇到毛筆彈性較差時的應急措施。
毛筆字的書寫是很講究變化的,豎捺的書寫也不是千篇一律的。顏體“父”字的捺畫就與上面談的不盡相同,底部出鋒處有一缺口。這也是顏字捺畫常見的特點之一。當然不是所有顏字的捺腳均如此;同樣,柳體偶爾也有這種寫法,如“天’字。其寫法前四步與上面談的一樣,而第五步按筆不是按到原來的位置,而是只按到一半,即漸提出鋒,于是形成缺口。這兩種捺畫在臨寫時都要注意捺的右上的弧線要始終保持延續一致,是完整的一筆完成的,不能因為提筆聚鋒再按筆的過程使弧線出現斷裂痕跡。
再如,顏體“史”字的豎捺在起筆處有一彎頭。書寫方法是:
①向左下逆鋒起筆;②提筆圓轉;③向右上行筆,再寫右下豎捺(行筆方法同上述方法)。
|
-
-
推薦藝術家/
-
-
藝術商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