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汲平2010-01-23 16:54:19 來源:中國雕塑家網
有了執筆運腕的基本功,又掌握了正確的寫字姿勢,還要求掌握用筆的方法。
用筆,也稱運筆或筆法。廣義的用筆,就是使用毛筆的方法,包括執筆、運腕、用筆;狹義的用筆,只指任何點畫用筆的法則;顯然,我們這里是取用筆的狹義。
初學者往往憑著寫鋼筆字的經驗來寫毛筆字,用筆直來直去,不講究輕重、緩急、藏鋒、露鋒,寫出來的字就象木棒搭起來的,(附圖50)這就是不懂得用筆的結果??梢姽P是書法學習中基本最重要的內容。
趙孟 說:“書法以用筆為上”。(《蘭亭十三跋》)因為書法的點畫形體都是直接由用筆而產生的,學會了用筆,也就掌握了書法的關鍵。
前人關于用筆的論述頗多,但有的說得玄虛。其實用筆只不過是控制點畫線條的手段,用筆訓練是培養對筆毫的駕馭能力,我們只要通過下列對用筆的分析,就會明白用筆并不象古人所說的那樣深莫測。
一、起筆 行筆 收筆:
起筆、行筆、收筆是指書寫一種點畫筆鋒運動的全過程。寫任何一種點畫都要經過起筆、行筆、收筆三個階段,即“一波三折”。所謂“逆入,澀行,緊收”,便是這三種用筆方法的要訣。
起筆要逆入,即逆鋒起筆,欲左先右,欲下先上。也就是橫畫豎著下筆,豎畫橫著下筆,即使寫露鋒起筆的點畫,也應該凌空取逆勢落筆。像跳遠欲進先退,像拳擊欲伸先縮,這樣用筆格外有力。書法最忌順筆平拖,直來直去。
行筆要“澀行”,即是書寫者人為地制造一種阻礙筆鋒運行的力量,同時又克服這種力量而前行。古人把這樣筆法形象地比喻為“屋漏痕”。如果鋒浮紙面,信是過,則墨不入紙,點畫流滑無力。
收筆要“緊收”,即回鋒緊裹收筆,也就是下垂而上縮,右往而左收,即使收筆時露鋒,也應控制住筆鋒,毫不松懈,力達筆端。
二、提筆 按筆:
提筆,就是筆鋒提起,但不離開紙面,寫出來的點畫線條比較細勻。
按筆,與提筆相反,就是筆鋒按下,使墨下注入紙寫出來的點畫粗濃。
提、按是筆鋒的上下縱面運動。用筆提中有按,按中有提;才提便按,才按便提。這種提按變化是迅速連貫,交替進行的,動作非常微妙。筆鋒的轉換、調整,點畫的輕重、粗細都靠提按的配合作用。運用好提按筆法,寫出來的點畫輕重分明,活躍生神,節奏感強,富有情感。書法最忌平按直曳,輕重不分,生硬呆板。
三、轉筆、折筆:
轉筆,不是轉動筆管,而是指筆鋒作橫面旋轉 運動。在起筆、收筆或行筆的轉折處,筆不停駐,用力均勻、順勢轉鋒,寫出沒有方折棱角的圓渾點畫。
折鋒同轉鋒的運動形式差不多,只是在起筆、收筆或行筆的轉折處,要頓筆折鋒,寫出方整剛勁,鋒芒棱角的點畫。
轉筆、折筆是改變筆鋒運行方向的兩種旋轉運動形式。“轉以成圓”,“折以成方”:轉鋒成圓筆,折鋒成方筆。圓筆點畫不露棱角;方筆點畫方正,棱角分明;兩者都是書法在外形上呈現的基本形狀,也是區別書法風格的重要特征。姜
《續書譜》說:“方者參之以圓,圓者應之以方,斯為妙矣。”用筆“須有轉折之妙,”點筆當以方圓兼備為佳。
四、疾筆 遲筆:
書寫決不可有是一種機械的勻速運動,用筆有快有慢。疾筆、遲筆即是指筆鋒運動的速度。不同的行筆速度寫出來的點畫效果也不一樣,疾筆有揮戈斫陣了勢,遲筆有緊
戰行之態。不過行筆快慢是相對而存在的,其速度要以點畫、字體而定,不能一概而論。一般說來,寫撇比捺快些,寫橫較豎要慢些。寫隸書比篆書快些,寫楷書較寫行草書要慢些。行筆的快慢要掌握分寸,靈活運用,祝允明說:“用筆不可太遲,遲則緩慢無神氣;不可太疾,疾則恐窘步而失勢。”(轉引自《書法研究》)初練書法最好“寧遲毋速”,否則“欲速則不達”。
五、中鋒 側鋒
中鋒,也稱正鋒,是指毫尖處于點畫中心的一種運動形式。中鋒行筆,管直鋒正,“令筆心常在點畫中行”,墨汁均勻滲開寫出來的點畫圓潤結實,具有立體感,古人所謂“似錐畫沙”即是對此形象的比喻。篆書、楷書多用這種筆法。
側鋒,有的人也稱之為偏鋒,指落筆時以側取勢,筆鋒斜鋪于紙上的一種運動形式。行筆時或由側而歸中,或由中而轉側,或一側到底,這樣寫出來的點畫跌宕多姿,富有變化,行草作品中常見這種筆法。
中鋒、側鋒是互相依賴而并存的兩種基本筆法,沒有“側鋒”,也就無所謂“中鋒”。但歷來多強調中鋒,力避側鋒,有的甚至要求“筆筆中鋒”,并把側鋒看成“敗筆”??墒窃趯嶋H用筆過程中,往往難于達到這樣的要求,特別是行筆速度較快的行草書更不易做到這一點。再從書寫效果來看,縱觀歷代書法名家的墨跡,其耐人尋味往往正在于中鋒、側鋒的對比運用(附圖55)。因而我們覺得過份強調中鋒而完全排斥側鋒,未免失于偏頗。商承祚教授也認為:“強調中鋒這禁區,應予打破。”(《我在學習書法過程中的一點體會》)
六、藏鋒 露鋒:
藏鋒,就是寫出的點畫,藏頭護尾,不露鋒芒,筆鋒包藏在點畫之中,即逆鋒起筆、中鋒行筆、回鋒收筆。“筆正則鋒藏,”藏鋒用筆須注意筆管要正。“藏鋒以包其氣”,給人以精神內含的感覺。
露鋒,是指寫出的點畫,筆鋒外露,如撇、捺、鉤、提等筆畫的收筆處均露鋒。露鋒還用來顯示了畫和行款之間的呼應關系。“露鋒以縱其神”,給人一種精神顯露的感覺。
|
-
-
推薦藝術家/
-
-
藝術商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