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汲平2010-07-13 17:12:26 來源:中國雕塑家網
名家書畫作品藝術上的優劣,直接影響其經濟價值和收藏價值,因此,在確定真跡后,力爭在二分鐘內判定優劣,這是書畫投資基本功訓練的另一項十分重要的內容。 就國畫而言,判定其優劣可參照京城書畫大收藏家劉文杰先生提出的評價中國畫的標準,即從畫中呈現出來的基本功和繪畫語言入手。 一、繪畫基本功應包括: 1.造形和變形 由于中國畫的本質是一種借物象而寄情舒懷的藝術,即通常所說的“寫意”,因此其造形、尤其是變形是否合理顯得格外的重要,國畫大師齊白石就一再強調:“作畫妙在似與不似之間,太似為媚俗,不似為欺世” 2.章法構圖 此即為南齊謝赫在其《古畫品錄》中提出的著名“六法”論中的“經營位置”一項,即要求章法構圖必須嚴謹,不能草率從事。國畫大師潘天壽曾經指出:“畫事布置,須注意畫面內之安排,有主客,有配合,有虛實,有疏密,有高低上下,有縱橫曲折,然尤須注意于畫面之四邊四角,使與畫外之畫材相關聯,氣勢相承接,自能得趣于畫外矣。” 3.用筆、用墨和設色 此項的關鍵是能否處理得恰到好處。如在石濤大師的畫中時常可見,其運筆用墨干中帶濕,有著“有血有肉有骨的效果。再如山水大師錢松嵒的繪畫作品,其設色往往是隨畫境而定,于每幅畫中均能達到重而不滯、艷而不俗,既有對比又不顯刺目,既有統一又不覺單調。 4.在傳統繪畫基本功方面的創新 如傅抱石先生所獨創的破筆皴,又稱“抱石皴”,是其經多年探索而形成的一種有別于古人的新皴法。其繪畫作品具有畫家傅小石先生所獨創的沒骨人物畫,也屬于傳統繪畫基本功方面的一種匠心獨具的創新。 二、繪畫語言方面應包括: 1.作品的選題和表達是否有所創新 以動物為題材進行精心創作并頗有成就的畫家不少,但被譽為“東方猴王”的徐培晨先生卻獨辟蹊徑,專事繪猴,其不僅能將幾十個種類的猴描繪得活靈活現,而且還能將猴之喜怒哀愁表現得淋漓盡致,可謂在選題和表達上均有所創新。 2.作品的氣韻是否生動 “氣”者,即為畫家的內在氣質和氣度“韻”者,乃由“氣而發至畫中的筆墨韻味和韻律,一般而言,枯筆易生氣,濕墨易生韻。因此,觀用筆可評其“氣”品用墨可賞其“韻” 3. 畫中的意境是否深邃、格調是否高雅 即觀賞其書畫作品,能否引起人們對自然、社會、人生的聯想和進一步的思考,并使人產生健康向上的動力。 三、以創作階段定優劣 根椐作品的創作年代和題材,將其歸屬于是作者藝術成長期、成熟期、巔峰期還是衰退期的作品,最終再確定該畫是能反映作者應有藝術水準的精品、上品、中品還是下品。 例如20世紀80年代初期,是著名山水畫大家亞明先生和巔峰期,其間他創作的一批頗具影響的“國外寫生稿”系列題材,將其智術雙絕、恣縱無度的才子風情展現得淋漓盡致,而用中國傳統筆墨表現異境風情,是亞明先生藝術成就的最佳體現,因此其間創作的這類題材一般都可定為他藝術創作的精品。
|
-
-
推薦藝術家/
-
-
藝術商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