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汲平2010-01-20 11:23:49 來源:中國雕塑家網
前面我們已經手了機身和鏡頭的選購方法,接下來要跟大家說的是周邊配件的部分。
濾鏡
當我們可以利用計算機強大的后制功能來做出各種效果后,濾鏡在攝影中的角色就變得不是那幺的重要,以前需要濾鏡做出來的一些效果,現在大多數都已經可以用計算機來后制完成。
對于專門使用DSLR的攝影者來說,我們建議只要購買下面介紹的濾鏡就好。
偏光鏡:
不管有多強大的后制能力,也比不上一張原本就拍的清澈干凈的圖。偏光鏡可以幫助我們避掉不當的光線折射,并且有純化拍攝物顏色的效果,是一定要準備的濾鏡之一。
現在DSLR所使用的偏光鏡都屬于環形偏光鏡(CPL),要注意不要買了早期設計形式的線性偏光鏡(LPL)。在選購給廣角鏡頭用的偏光鏡時,要注意鏡片的厚度,不要因為過厚而拍出了四周有暗角的照片。一般來說大廠都會為超廣角鏡頭推出超薄型的偏光鏡,不過價格較高,常用廣角鏡頭的人這筆預算是不可以省的。
ND鏡:
ND鏡是減光鏡,用來在光線過強、或是環境光不允許使用大光圈拍攝時的情況使用,不管是拍攝風景、生態或是人像都有機會用到ND鏡。
ND鏡的形式有很多種,它提供各種不同的減光系數讓我們依拍攝環境不同來搭配。有的ND鏡也會設計成漸層減光的形式,非常適合在晨昏攝影的狀況使用。
保護鏡:
一般來說,我們都會另外在每顆鏡頭前面另外加上保護鏡,除了有保護鏡頭前端鏡片的功用外,還可以在拍攝時濾除紫外線(保護鏡需有UV防護功能),提高拍攝畫面的清澈度。
目前市面上濾鏡的廠牌主要以德系、日系兩個國家為主,一般來說像是B+W這種德系廠牌的產品,不管是功能或是制作品質都有相當好的成績,唯一的缺點就是價格較高。
最近日系品牌的品質也有了一定的水準,加上各項規格齊全、價格也平易近人,對預算不豐厚的的人來說,日系品牌是一個值得投資選擇。
腳架
腳架是一定要準備的周邊器材,它可以在長時間曝光的狀況下穩定機身,幫助我們拍出清楚的照片。對于喜好風景攝影的人來說,準備一支穩固的腳架,跟準備一臺適合使用相機是同樣重要的事。
腳架有三腳架跟單腳架兩種,絕大多數的狀況我們都是使用三腳架來拍攝,如果你常需要機動性高的情況中穩定機身,那幺就可以考慮選擇購買單腳架來使用。
以碳纖維制作的腳架重量都很輕,對于需要登山涉水、或是四處奔波的攝影者來說,可以購買碳纖腳架來減低裝備的重量,不過炭纖維制作的腳架價格不低,我們可以衡量自己的需要作選擇。
通常購買腳架的預算從三四千元起跳一直到數萬元,初學者常會因為貪便宜去買廉價的腳架,但這種腳架通常都不符合比較進階的需求。所以我們建議在采購攝影器材時,盡量還是不要省掉購買這筆預算比較好。
快門線
快門線主要的功用是要減少在拍攝時,因為按觸快門鈕而產生機身震動,通常快門線通常搭配著腳架一起使用,為的就是球拍出一張清晰而穩定的照片。
自從單反相機電子化以后,傳統的快門線幾乎就被淘汰了,取而代之的是各式不同接頭的電子快門線。這些新形式的快門線有著豐富的功能,像是定時激活、間隔重復曝光拍攝、LCD顯示屏等。
對于喜歡拍夜景的人來說,建議購買功能比較豐富一點的快門線,在這方面需求比較少的人可以選購簡單的設計。現在的電子快門線每一家廠商的接頭設計都不同,價格也比傳統快門線高出許多。
計算機
既然身處數碼時代,使用的又是數碼相機,最好是要準備一部計算機了。
對于一般的影像處理來說,CPU為Pentum 4以上等級的計算機就蠻好用的了,內存至少要把它加到512MB,這樣跑圖才會比較順暢一些。
屏幕的部分買個大廠牌的LCD來用,暫時先不要去考慮屏幕校色的問題,這是一門很大的學問,初學者倒是先把基礎攝影先學好比較重要。
輸出的部分我們倒是不建議買太好的打印機,因為現在打印機印得再好、也不會比你拿到相館直接作數碼輸出來的棒。自己輸出在紙張及墨水上的支出也不便宜。
影像處理軟件這兒推薦兩個–Adobe 的Photoshop、及Ulead的PhotoImpact,這兩套軟件都是目前最熱門的,同時也有中文版本,市面上有不少的工具書作教學介紹,大家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來使用。
|
-
-
推薦藝術家/
-
-
藝術商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