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汲平2010-01-20 11:39:17 來源:中國雕塑家網
鳥類的顏色、動作和鳴唱能使人精神振奮。我們遙望展翅藍天的雄鷹,不禁有一種自由自在之感??吹街B哺育幼雛,感到由衷的欣慰。聆聽畫眉鳥的婉轉歌聲,就象在欣賞音樂。因此我們便有了把這些記錄在自己的膠片上的欲望,但當你拍攝鳥類時,還要設法捕捉它們那無形的美點。用慢速拍攝的鳥群是不是會給人以優美的印象,倘若你看到一只金翅雀在迎風搖曳的薊草上搖搖擺擺,或者看到群鳥在水灣里歡騰嬉戲,你會有什么感受?要設法明確你個人的情感反應,然后利用形狀、顏色、拍攝速度和景深把你的感受再現于照片之中。 拍攝鳥類的各種活動:
群體行為
視覺是鳥類的主要感覺之一,這和人類是一樣的。因為鳥類依靠自己的視覺獲得大量信息,依靠視覺表意語來相互交流信息的,特別依靠各種記號、各種行為表現和對各種刺激的反應方式。如果你學會了理解鳥類的視覺表意語,你就能更好地預測它們的行動。這不僅有助于選用合適的鏡頭和其他設備,也能更準確地記錄它們的群體行為。這些知識會指導你拍攝陌生的鳥類。
和繁衍生殖有關的視覺信號數量極大,任何有興趣拍攝鳥類的人都想記錄一二。
地盤:和繁殖有關的大部分行為都發生在一個自己圈定的地盤之內,地盤的大小不盡相同,一般取決于雌鳥的攻擊能力。但是,多種鳥類(如燕子或塘鵝)抱窩所需的地盤雖然很小,而采食地需長途跋涉。為了表現鳥類占領地盤的性狀,可用一個中等長度的遠攝鏡頭,對準塘鵝的部分地盤,以記錄各個鵝巢之間的距離是多么均勻。
求偶:每種鳥都有自己用以求偶的視覺表意語。要學會并記 錄其各個階段和幾種表意語在行為上的表現。
抱窩行為:很多鳥的抱窩期可分為三個階段——筑巢、孵卵和哺雛。
鳥在經過非常安靜的孵卵期過后,就開始了哺雛期。這時期 內有很多機會可以拍到小鳥向外張望和親鳥銜蟲歸巢的鏡頭。但 是抱窩的最高潮要算是小鳥學飛了。在小鳥試飛之前數小時內,大鳥便不斷地掠過鳥巢快速飛下,用以鼓勵小鳥展翅。假如此類 發生在下午,那么小鳥的初次試飛大概在次日上午。小鳥在最初 幾次離巢時,多半只飛幾米的距離,飛到四周的樹枝上。此時,你 可用100毫米的鏡頭輕而易舉地拍攝成功。
鳥類的群體行為是一個不可窮盡的迷人的課題,這或許是因為我們研究得越多,就越能理解我們自身行為的緣故。去找一本有關這方面的好書,讀一讀鳥類的群體等級、群體聯系、群體差異、敵對行為、敵對行為的平息、同類的辨認、求偶以及營巢等行為。 這除了可供消遣之外,還將激起你對拍攝鳥類的興趣。
求生行為
雖然群體行為是大多數鳥類生活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個 體行為即求生行為也是極其重要的。你可以研究三個主要方面 ——移動(飛行、步行)、保潔(洗澡、用緣梳理羽毛和涂油、搔癢和 螞蟻浴)以及攝食(鳥喙形狀和大小、腿的用途以及食物的儲存)。 用50毫米的鏡頭就可保證拍攝鳥群在地上或水上的全景或 升上藍天的景象。使用較長的鏡頭可以拍攝鳥群紛飛盤旋的特寫??稍囉靡幌盗械目扉T速度——由快速到慢速(快速可以把飛行中的鳥群捕捉固定下來,慢速可以追拍記錄一行飛鳥的清晰的細部,使背景模糊,從而賦予一種動感)?;蛘甙严鄼C固定在三腳架上,在暗光下用慢速或用感光很慢的膠卷,這時背景清晰而烏群模糊。這種畫面的飛翔感要比畫面上樣樣清晰時強烈得多。利用暖色的側光可以達到戲劇性的突出強調效果。如果天色陰沉,也不必躊躇,因為,此時拍攝地面上的鳥群,無論色彩和色調仍能非 常出色。
你或許想記錄那些獨居的鳥類如何抗御天敵,保護自己。凡獨啟的鳥類幾乎都培養出了一種偽裝的本領。設法拍攝鳥類用動作和用保護色來偽裝保護自己的紀實照片。
攝食是一種基本的求生行為,你會發現有些鳥類的攝食場面是很容易拍攝的。如果它們不太怕人,可以輕易地用食物把它們引入拍攝范圍之內。譬如說,山雀和克拉克星鳥都非常大膽;它們對你和你的相機從容自然,毫不拘束。幾乎隨便什么地方的腐食性鳥類,在啄食腐尸或其他腐臭之物時,都是不難接近的。哪怕你的最長鏡頭只有135毫米,也可以在布置好的喂食點上拍到佳作。在離你隱蔽地很近的地方安排一個喂食器,以便拍攝,這有助于使喂食器離開分散注意力的背景更遠一點,從而使被攝的鳥兒更加突出。也可以在喂食器附近裝上一、兩個電子閃電裝置,并由你在掩體里操縱。這樣能照明烏兒,使背景在對比之下顯得更暗一些。稠密的樹枝可以成為極好的背景。
從掩體內拍攝鳥類:
如果你熱衷于在野外觀察和拍攝鳥類及其習性,你得帶一只長的遠攝鏡頭(比如說,一個300毫米的近聚焦鏡頭),還得有一個 拍鳥用的掩體。近聚焦鏡頭可以聚焦于近處的被攝體,而一個常規的遠攝鏡頭的聚焦點則遠得多。當然,你也可以加上增距鏡。不論哪種情況,你都能使畫面空間容下整個連雀巢或拍攝一只貓頭鷹的肖像特定,甚或能研究海鴨喙部的細節。
為了營造一個管狀或金字塔形的活動掩體,你必須備有:①幾根小口徑的鋁管或者可調節的折疊式帳篷竿,以便裝配成一個框架。②暗色的或保護色的防雨帆布或厚的斜紋布,其大小要足夠覆蓋框架。③一條長的塑料拉練或尼龍拉帶,用以開合入口處的窄縫。④尼龍拉帶:在帳幕布的各種高度上開出攝影用的窗口,用這種拉帶把口蓋封住(口蓋的方向必須朝內)。⑤繩子或釘子:如果管子無法樁入地下,則用繩子或釘子固定掩體。
掩體不要很大,但要容下一只三腳架,一個坐椅、備用設備和你本人。管狀掩體的地基可以小到一平方米,高為一米半。至于金字塔形掩體,如果從各底邊升向頂端時是緩緩變窄的話,那么,地基每邊的長度只要一米半就夠了,每邊兩米長則更好。
如果你想從掩體內拍攝鳥類特寫,捕捉它們的動作,對它們均勻照明而不留陰影,那你必須使用閃光燈,你需要準備一個帶輔助燈的電子閃光裝置,分配配上兩個結實的輕型架子。一個放在相機附近,但在掩體之外;另一個瞄準鳥巢的某一例,到鳥巢的距離與第一個閃光燈的燈距大體相等。 最好有一根很長的電線,以便把閃光裝置的電源放在掩體內,并在不需要的時候切斷電源。
親鳥往往能發現你接近掩體,于是很多鳥會四散飛逃,有時嚇得驚恐萬狀,甚至你不走開,它們就不敢回巢。這對于剛生羽毛的雛鳥來說是一場災難,因為它們必須得到多次按時哺喂。幸好大多數鳥類并不會計數,所以最好的辦法是有兩個攝影者接近掩體。一個人進去拍照,另一個離開掩體。親鳥在確認人們已經離去之后,就歸巢哺喂幼雛。在預先約好的時間內,第二個人回到掩體,第一個人再離去。這樣,不但鳥兒很松心,兩個人也都有機會來拍照。
如果你打算使用掩體,首先要考慮鳥類本身。巢內有卵時不要拍攝,也不要做什么事干擾了孵化,特別是不要引來鳥類的天敵,也不要把親鳥嚇跑。要等待時機,等小雛烏至少長到三、四天之后,你才能拍照。永遠不要割斷掩蔽鳥巢用的樹枝或樹葉。也許你想拍完以后再把樹枝放回原處,但是一旦樹葉凋謝就無法保護雛鳥抵御天敵和烈日。如果你不得不輕輕移動樹枝的位置,也要使用繩子,鐵絲或結實的線,并保證在拍照之后把它們拿掉,使樹枝恢復原位。拍照完畢,不要到處走動,以免因你的騷擾而打擾鳥兒或招來天敵。用一個耙子或樹枝把鳥巢附近弄倒的草都扶直。離去之前,隨意在四處走一走(通常與你走過的路相交叉),以便使留下的嗅跡顯得混亂,避免把臭鼬一類的天敵引向鳥巢。
|
-
-
推薦藝術家/
-
-
藝術商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