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汲平2010-01-20 11:48:04 來源:中國雕塑家網
曝 光
閃光燈能在極短的時間內發出較強的光線。所以,快門必須在這瞬間打開,才能達到使底片曝光的目的。這就需要閃光燈與快門“同步”。 常用的閃光同步方式有M、X以及FP或F。M式同步適用于大多數閃光泡與葉片快門,用的快門速度可高達1/500秒。X式則是為電子閃光燈與葉片或焦點平面快門的同步而設置的。當你使用焦點平面快門和閃光泡時,就需要用FP或F同步方式。X式同步用葉片快門時,可使電子閃光燈與任何一級快門速度同步。閃光泡則用1/30秒。
閃光燈的曝光通常是用閃光指數去計算。電子閃光燈的閃光指數取決于其發光量,發光量是以光束燭光秒(BCPS)或有效燭光秒(ECPS)為單位。用下列公式通過閃光指數可以求得正確曝光所需要的光圈值:
閃光指數
閃光燈至被攝物的距離(單位。英尺) =光圈值
例如,閃光指數為64,閃光燈至被攝物的距離為8英尺:
64
一=8 光圈應定為f/8。
8
請注意,上式中的閃光指數是以英尺為距離單位進行計算的,如換成米,則需將上述閃光指數除以3.28,再去計算。有些電子閃光燈是自動控制閃光的使用這一類閃光燈時,在一定距離范圍內,只需根據膠片的感光度選定一個光圈,閃光燈即自動控制閃光的持續時間,以獲得正確的曝光,不必用上述公式進行計算。
機上閃光
將閃光燈直接裝在或緊靠照相機旁使用時,光線是直射、生硬的,造型效果差,被攝物的后面會投下濃重的陰影,重要的影紋都為黑影所遮蓋。如是彩色片,深黑的陰影還會給人以色彩失真的感覺。
除此而外,機上閃光還會出現兩個問題,一是“紅眼”,二是反光。
在一些用閃光拍攝的彩色照片上,被攝者的瞳孔呈現紅色,這是由于閃光燈離鏡頭太近,光線被血管豐富的視網膜反射回來的緣故。最好的解決辦法是使閃光燈離開鏡頭遠一些。如果無法辦到,也可以采取打開室內所有燈光,提高室內亮度的方法來解決。在較亮的光線下,瞳孔會收縮,從而減少了紅色的反射光線。同樣道理,拍攝前,被攝者先注視一個亮處(如室內的電燈)一下,也能使瞳孔縮小。
閃光光線的反光也對畫面有破壞作用,因此拍攝時要避開背景上那些明亮的反光面,諸如鏡子、窗戶和光亮的墻壁等。不能避開時,可以調整拍攝位置,使之與反光面形成一定的角度,或者將閃光燈取下來,從另一個方向用光,就能夠減少反光現象了。眼鏡也常常會造成強烈的反光,解決方法同上。
機外閃光
把閃光燈從照相機上取下來,使之離相機一臂之距或更遠一些,這樣能夠改善閃光照明的效果。當閃光燈位于被攝者一側的上方時,被攝者背面的投影將落在畫面之外。這樣的光線還能增強造型效果和立體感,從而在照片平面上更好地表現出物體的真實面貌。在雨雪天氣里拍照時,也要使閃光燈遠離照相機鏡頭的軸線,以避免雨點或雪花在直射光照射下對畫面的破壞。用這樣的方法閃光時,正確曝光所需要的光圈值,可以直接用閃光指數除以閃光燈至被攝物的距離(不是照相機至被攝物的距離)去求得。
多燈閃光
使用兩個以上的閃光燈照明,可以增強照片的藝術感染力,并且在任何環境中都能夠獲得攝影室里的那種多燈照明效果。
用作主光的閃光燈常常是位于相機之外的閃光燈,主要用以強調被攝物的立體感。它距離被攝物比輔助閃光燈要近一些。輔助閃光燈裝在相機上(或處于相機位置),以增加對陰影部分的照明。第三只閃光燈用來照明背景,或者,象逆光一樣,用作輪廓光。
這時,曝光主要根據主光燈至被攝物的距離而定,如果必要,再參照輔助光作某些調整。逆光不影響主體的曝光。計算時以主、輔燈的閃光指數及各自至被攝物的距離分別求出光圈值。如果二者之間相差兩檔或兩檔以上光圈的話,就按較小光圈(即主光的光圈)曝光。如果相差1/2到1.5檔光圈,則需要在較小光圈的基礎上再收小1/2檔曝光。而如果二者相等,曝光時就應收小一檔光圈。
有時,為了用較小的光圈拍攝,還可以讓若干閃光燈對著一個被攝物重疊照明。各燈的照明距離及發光量應相等,用下式計算光圈值:
閃光指數
二燈重疊照明的光圈=1.4 X --------一
距離
閃光指數
四燈重疊照明的光圈=2.OX---------
距離
例如,用二只閃光燈,閃光指數為400,距離為36英尺,計算如下:
400
光圈= 1.4X------=f/15.4或f/16
36
在一些拍攝范圍較大的場合下,是用若干閃光燈分別對不同部位照明。這樣,基本上沒有重疊照明的現象。此時正確曝光的關鍵在于要使每只燈到被攝物的距離都相等。具體計算方法與單燈一樣。最靠近相機的閃光燈用快門同步閃光,其它則依賴傳感器閃光。當然,所有的燈都必須放在各種景物的后面,切勿放在鏡頭前面。
室外輔助閃光
在陽光下進行測光、頂光和逆光拍攝時,閃光燈可以用來作為輔助光以降低光比。這對人物攝影尤其適用,不但可以改善照明效果,而且有助于表現人物生動自然的面部表情。
輔助光的光量要適當,不可將陰影全部打掉,否則就不自然了。附表1中提供的距離數據是以3:1的光比為基準的。要將光比降至2:1,只需將表中距離減少三分之一。要想升至5:1,則只要增加三分之一的距離即可。附表2中列出了輔助閃光的各種曝光值,與順光時一樣,主要取決于膠片感光度、快門速度和光圈值。在曝光量不變的條件下,變動速度和光圈的不同配合,能使你可以在維持同樣光比的基礎上改變與被攝物之間的距離。表中對順光的基準曝光是以膠片感光度的倒數為快門速度,光圈為f/16。
|
-
-
推薦藝術家/
-
-
藝術商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