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汲平2010-01-20 15:21:00 來源:中國雕塑家網
1、觀察。花卉是眾多攝影愛好者和專業攝影家喜歡的拍攝題材,但拍好花卉,拍出新意并非易事。所謂最簡單、最容易的事往往最不易做好,更難出類撥萃。我想,拍好花卉的第一個環節也象拍攝其他題材一樣,更為重要的是“觀察”。面對身邊普通的花卉,觀察出新意,挖掘出內涵。什么是一幅好照片-一是要表現一亇“主題”,二是要有“主角”,三是圖像“簡潔”。可以圍繞著這一思路去觀察一簇花、一片花、花卉的一技一葉、一苞一朵,尋找“美麗的”,誘發“靈感”。
2、立意。 所謂立意,就是確立主題。有人說把花的美麗拍出耒就是主題,這當然不錯,但僅僅這個視角還很不夠。和其他的藝術一樣,攝影作品的追求同樣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挖掘更深的內涵,表現不同花卉特有的個性,甚至引申寓意于生活、社會的“哲理”,甚至擬人化地賦予花卉更豐富的生機,讓人產生聯想,蘊藏更多的內涵,應是更高層次的目標追求。
3、取舍。有了創意,接著就是你的取景框里裝什么、不裝什么,想什么辦法把最能表現主題的主角突出于畫面,如何將無益于體現主題的一切排出畫面,最終達到畫面的簡潔。
4、構圖。構圖學問頗大,有許多原理與法則,但是你要記住,所有的法則都是為了讓人們突破它。所以沒有什么固定的法則,如果說有的話,應該是你想辦法把注意力引到主要的被攝體上去,即突出主角。當然為此也有些經驗可借簽,如主體按排在畫面的井字交叉點上、對角線構圖等。但這都不是絕對的,不是一成不變的。應該追求的倒是特定的構思、特別的表現,突破傳統和經驗。
5、影調。 根據不同的構思,采用不同的影調,如高調、低調或中間調,以突出主題,表現主角為原則,當然不同的影調對表現不同花種的個性會有幫助,如拍蘭花,高調影像更有利于表現其高潔淡雅的特性,拍“滿園春色”的簇花、群花,中間影調更可求得畫面的充實飽滿。
6、背景處理。 背景處理與影調的選擇息息相關但又不等同,背景處理是簡潔畫面的有效途徑。所謂“專業”圖片,有時就“專”在這里。如拍水仙或淡色之類的花兒,用黑布或黑KT板做背景,一是黑背景把不需耍進入畫面的東西全“簡潔”掉了,二是色彩對比能有效地突出淡色花的美麗。與之相反可用白背景突出鮮艷的花卉。
7、用光。 我感到最優質、最廉價的光便是自然光,特別是拍花卉,用自然光拍攝絕對是“價廉物美”。最能體現花卉質感的莫過于逆光、側逆光,如再噴灑些水珠在花上,則生動無比。側光、散射光都是很好的選擇。用逆光拍攝時最好在相機處、用側光拍攝時最好在另一側放置反光板(專用或自制KT板、白紙均可),將能改善光比,增加影像的層次,用與不用大不一樣。
8、技巧。 根據不同的創意、不同的拍攝對象和表現手法,可以采用一些傳統拍攝技巧,使影像更具有視覺沖擊力。如用多次曝光,可以形成虛實主體,提升光影效果;也可用此法合成為畫意花卉小品;還可施用廣告拍攝方法,在拍攝臺上采用各種“手術”去實現創意;也可采用各種濾光鏡產生創意效果,不過最常用的是在鏡頭上加個偏振鏡,可以提高花卉色彩飽和度。
9、精確曝光。五彩斑斕的花草對拍攝的曝光精度要求是板其苛刻的,拍攝前最好用獨立式曝光計或灰扳直接測光驗試一下,這樣一般不會有太大偏差。精確曝光對色彩還原和明暗層次的表現是非常重要的,花的色彩深淺差別大,相機內的測光計所到大都為被攝物反射光量,因此會有誤差,甚至很大,如黑、白被攝體會相差幾倍,所以必須有針對性地校正。
10、后期加工。后期加工的目的是按拍攝者的構思創意,采用一些手段彌補畫面效果的不足和缺憾。方法是多種多樣的,可以采用傳統的暗房制作、手工加色修整、剪裁等,而日新月異的電腦數字化處理系統,可以輕而易舉地修改、合成各種圖像,這給拍攝者的創作帶來極大便利。應該指出的是,有時后期加工確實能讓影像錦上添花,甚至起死回生,但無論如何,后期加工只是彌補措施,應盡可能少用或不用。優秀的圖像不一定是用最好的器材設備、最復雜的用光、最精細的后期處理,而往往成本最廉價、器材最簡單,會取得最好的效果。
|
-
-
推薦藝術家/
-
-
藝術商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