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汲平2010-01-20 16:18:00 來源:中國雕塑家網
眾所周知,攝影始于黑白攝影。可是,伴隨著20世紀中期彩色膠片的問世、攝影技術的迅猛發展和日益普及,人們可以越來越容易地獲取真實、親和的彩色影像,尤其在20世紀后期數碼攝影技術誕生后,獲取彩色影像更是易如反掌,甚至連一只帶照相功能的手機都能方便地拍攝到彩色圖像;而黑白攝影卻反而因其拍攝、制作的原始和復雜,在走向經典的同時也日漸式微。但是,令人欣慰的是,在當今的攝影群體中依然還有不少攝影者對黑白攝影情有獨鐘,并一直以其作為攝影創作最根本的手段之一。 黑白攝影將五彩斑斕的現實世界抽象成簡樸、素雅的黑、白和灰三種色調,與紛繁的彩色攝影相比,它更加簡潔、凝練,也更容易具有純粹的意味。黑白攝影是一種高度提煉的影像語言,它剝離了事物色彩浮華的表面,而表達出事物的本質和內涵,塑造了影像與現實之間的抽象之美和距離之美。 其實,黑白攝影在拉開與現實之間的距離同時,也賦予攝影者無限的創作空間。黑白攝影中,攝影者“眼睛所見”往往并非“照片所現”,在“眼睛所見”和“照片所現”之間存在著許許多多的變數。美國著名黑白風光攝影大師安塞爾亞當斯在總結其畢生黑白攝影心得時提出:從事黑白攝影必須要掌握“預先想象”的方法。所謂“預先想象”,就是指攝影者在拍攝之前能夠想象到照片上所呈現影像的效果。為此,攝影者必須要練就自己黑白攝影的眼光和思維,要象音樂家感應節奏和音調、畫家對顏色的本能反應那樣熟知被攝對象與照片中黑、白、灰色調的對應關系。攝影者只有具備了這樣的色調感知能力,才能按照自己的感受和體驗對被攝對象的本質和內涵進行高度提煉和概括。 黑白攝影所能調用的色調遠遠少于彩色攝影,正因為此,它對攝影者提出了更高的技術控制的要求。攝影者在如何透過事物的表層,以黑、白、灰色調渾然天成般還原出其形塊、線條、明暗和質感的過程中,必須要諳熟黑白攝影獨特的影像語法,這猶如一位作家必須要熟悉語言語法才能寫出文章一樣。黑白攝影特別講究影調和層次,優秀的黑白攝影作品多以優美動人的影調或豐富細膩的層次見長,因此,攝影者要掌握光線、曝光、影調、反差和濾光鏡等要素的控制與處理技巧。在黑白攝影中,有一個不爭的事實,那就是盡管從事黑白攝影的動機不盡相同,但潛在的一點卻相當一致——所有熱衷于它的攝影者都會陶醉于白色相紙上所呈現的純美而豐富的黑白和灰色影調。 不可否認,與制作日趨簡便的傳統彩色攝影和數碼攝影相比較,黑白攝影越發顯得原始和復雜。要獲取一個完美的黑白影像,必須要付出比彩色和數碼攝影更多的辛勞,但是,在黑白攝影過程中這種徒手式的技藝掌控體驗是傳統彩色攝影和數碼攝影所不曾有的。有人說:同樣的一首曲子由不同人演奏,韻味意境往往相差甚遠,有人奏得了無生趣;有人卻猶如天籟。黑白攝影中,你會真切地體會到這一點。同樣的拍攝對象,有人只能真實地反映出外貌和形狀,有人則能深刻地揭示出內涵和生命。
總之,當你真正領略了黑白的真諦,并掌握了一定的黑白影像控制技術和技巧后,你會發現你對事物的感受和創作情感通過黑、白、灰色調表現出來會是多么的美妙和震撼人心!
|
-
-
推薦藝術家/
-
-
藝術商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