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汲平2010-01-20 16:19:45 來源:中國雕塑家網
人像攝影的幾個簡單技巧
出色的人像并非必須出眾的攝影器材,實際上,一盞離機閃光燈就能創造出奇跡。
當《國家地理》雜志派攝影師外出執行任務時,他們被告知做一件并且是唯一的一件事:針對特定的地點和主題帶回有史以來最好的照片,幾乎不惜代價和花費多長時間。出色的人像并非必須出眾的攝影器材。依*少許知識,你可以擯棄昂貴的工作室頻閃燈、帆布懸掛、手持測光表、寶麗來后背、柔光箱和一些你認為嚴肅人像攝影所必須的隨身用具。
為了證明它,我們將要一步步演示給你如何僅使用單反相機、機頂閃光燈、幾塊床單,一張硬紙板和其它幾種便宜的零星物件拍出藝術性的專業人像照。人像攝影是個很大的話題,我們無法以幾頁篇幅囊括它,但我們可以告訴你幾個隨時隨地都非常實用的燈光設置方案,不攙雜任何術語和理論的基本設備和技巧。
你可以找到令人像攝影由平俗到引人注目的技巧和捷徑-而這一切都無須你去搶劫銀行。
一個只使用機頂閃光燈的光線系統
是的,正如你所知,大部分專業人像攝影使用多達4個頻閃的多閃光系統。為使利用機頂單閃光系統達到同一效果,你首先要知道每個頻閃起到什么作用。很簡單,4燈系統中的每道光線都是為了達到一個也是唯一的一個作用。
主光源
這一光線用來照明主體,做決定暴光的測量。你的主光源就是連接你相機的機頂閃光燈(很可能是TTL曝光系統),經由一個10-25英尺的離機導線。你或許在以前聽說過,這里我們再重復一遍:改進你人像光線的首要方式就是將閃光燈遠離相機。機頂閃光燈表現出枯燥的毫無生氣的光線。把你的主光源遠離相機到允許刻畫出拍攝對象的骨骼構造、皮膚和臉部其它特征的位置。固定在機頂上的閃光燈是無法表現出創造性的。
在你使用離機閃光燈時你有幾種方式可以控制暴光,我們推薦使用與你相機品牌匹配的TTL閃光燈和導線。這將把離機閃光燈和相機內置測光表連接起來用于控制暴光。問題在于,相機廠商提供的導線或許太短,找廠商訂制一根加長導線。一根20-25英尺長的個人電腦導線也可以代用并且價格便宜。你相機的內置測光表可能不工作,但我們會教你一種即便你沒有手持測光表,即便你的相機沒有沒有內置個人電腦連線插頭的方法-找一只機頂插頭轉換器。
濾光
在你將主體光定位之后就是濾光,習慣上用來柔化和消除主體光產生陰影。它不起任何作用,取決于你不需要或者想要控制陰影,濾光通常放置在相反的方向或相機的正上方。
提示:假如你使用濾光會得到更好的效果。但你可以不購置第二只閃光燈充當濾光。只需放一大塊閃光的白板在你通常放置濾光的位置用來反射部分主光輸出。假如你想更進一步消除主光產生的陰影,在你定位之前在紙板上包一層錫箔,或者使用一面墻鏡。無論用什么作反射,利用距離你的拍攝對象遠近來控制其效果。
背光
這一光線只用于照明你的拍攝對象背后,取決于你是否想要照亮背景。通常放置在主體的背后,難怪,總是指向背景。
假如你想跳過背景頻閃的開銷,只需使用黑暗的背景-背光通常適用于明亮的背景。為了建立一個黑暗的背景,在拍攝主體背后4-5英尺掛一塊黑床單-一個免除褶皺,撕痕和布紋出現在照片上的距離。
假如你恰好擁有一個大房間并且能把它完全遮暗,你也可以把拍攝對象放置于離背景墻10或者15英尺的距離。僅僅照亮主體,你無須一塊布就可以擁有一個漆黑的環境。假如你堅持要明亮的背景但還不想購置背景燈的話,在白天距離敞開的窗戶幾英尺處拍攝人像。最好有個好風景,但大光圈可以虛化窗外的一切。或者在火前拍攝以達到同樣的效果。當然,你也可以在一堵明亮的墻前拍攝,但沒有分隔光線,在畫面上,墻面可能看上去象洗過一樣并且有些臟。
邊緣光
只用于把主體從背景中分離開來。通常放置于主體上方和稍后對著頭發的位置。
我們的建議:忘了邊緣光,對于普通拍攝而言。假如你把主光的位置擺設恰當,邊緣光起不到什么作用。它們也較難使用,除非你有下桁架(BOOM STAND)和柔光箱。
假如你做稍微的移動,在眼睛或鼻子上會出現意想不到的亮點。最主要的,邊緣光可以令你的光線看上去有些人工化甚至出現差錯,特別是當用做頭發光線的時候。以我的觀點,假如你的拍攝不使用邊緣光,你可以得到一個不落俗套并且更具藝術性的人像照。
提示:假如你只是偶爾做人像攝影,沒必要投資在架子上以穩定燈光,背景或反射板,可以使用家什做為代用品。把閃光燈固定在三腳架上,把一面墻鏡放在沉重的椅子上。當手頭沒有專業設備時,職業攝影師通常都會這么做,你也可以。
一個普遍的光線設置?
幾乎是所有專業人士稱之為短光,好處是它能使臉龐顯得消瘦且抬高顴骨,它能夠取悅除了瘦長臉形外的所有人。把拍攝對象安置在相機的正前方,確定他們比較好看的一個側臉,然后讓他們在適當的方向扭轉大約20度。把你的主閃光燈放置于拍攝對象轉頭的一面離相機大約75度的位置,把濾光或反射光放置在相機旁相反的方向,這叫做短光,因為你照亮扭離相機的那邊臉,否則光線會直接泄入鏡頭,這將導致眩光。
直接閃光照明比較生硬,意味著形成暗淡鮮明的陰影,強調了皮膚的表面細節。柔光形成不太暗淡、環繞在主體周圍比較模糊的陰影,一般來說,在大多數時候為人像照提供更佳光線。使用柔光時你不必象放置強光要求十分準確時那樣容易犯錯誤。并且,假如你碰巧身邊沒有化妝師時,柔光有消除污跡和皺紋的優點。總體來說,特別是針對女士時,當使用短光時你會想到柔化主光。
為了把強烈的閃光轉化為比較柔軟的光線,在閃光燈和主體之間掛一塊半透明的白床單。閃光燈的位置距離床單越遠光線越柔和。為了防止光線在床單上發生散射,在閃光燈反射鏡上罩一張錫箔,職業攝影師在發明柔光箱之前很多年就是這樣做的,并且許多人還在這樣做,因為一塊床單能夠屏蔽除了最大最昂貴光板外更大的光源。
順便提一下,與短光相反,是闊光-就是當主體稍微轉向左邊或右邊時,近臉的光線。它使得臉龐更闊或者更圓,令下頜看上去很大,所以不太好,除非針對于非常消瘦的臉龐,這是使用離機閃光燈新手中常出現的錯誤。
提示:為了使光線看上去更自然和悅目,在放置閃光燈時可以參照太陽的角度。在拍攝對象頭上幾英尺高處朝下。假如眼神中看不到光,或者在眼窩內發現陰影,那就是燈光太高。假如鼻子下面有一小塊陰影,就是太低。
青春之泉光線的設置?
是的,至少在攝影圈子內,因此這種光線在三十多歲和更年長的婦女中非常流行。
你的拍攝主體正視前方,把主光放置在相機左方或者右方,濾光反射鏡放置在相反的一面。令主光穿過白床單形成柔光-主光和反射鏡之間的空間一定要確保鏡頭伸入。經過柔化的軸心光能夠遮掩臉部瑕疵,令皮膚看上去更平滑,并且減輕皺紋。特別對女性而言更呈現出年輕的表情。(軸心光是指來自相機方向的主光。)
表現個性的燈光設置
為了表現出個性,特別是男性對象,要使用強光。自閃光燈直射的沒經過修正的光線非常理想。只需在相機的上方位置90度的角度對準拍攝主體。在另一邊放置濾光反射鏡,或者根本就不用反射鏡。拍攝主體以側面或者正對著相機。強光和強烈的光線角度產生表現皮膚紋理和面部深度的陰影,特別適用于年長的男子:老兵、農夫、飽經風霜的老漁夫和諸如此類的角色。也適用于粗獷的年輕人。
提示:把諸如ROSCOLUX2號的琥珀色凝膠綁在反射鏡上,讓影像沉浸在暖調的金色光線中。這樣可以增強皮膚色調,非常適合溫柔浪漫的肖像照。
無可爭議的影象控制
職業攝影師用模式光線來設置燈光,手持測光表來檢查暴光和寶麗來后背,以確保在拍攝之前一切萬無一失。假如你沒有這些設備怎樣達到專業效果呢?一大批職業攝影師也沒有這些專業設備或者至少不經常用到:那些經營商業人像攝影工作室的人。工作室人像攝影師檢測燈光并且日復一日地使用同樣的燈光設置。拍攝主體和燈光位置、光度、鏡頭選擇諸如此類的東西通常都是一樣的,因此在每次拍攝前不必檢查暴光之類的事情。假如你立足于一兩種光線設置,學好它,可以在每次拍攝新的人像時使用同樣的設置,你也可以丟開模式光線、寶麗來后背甚至手持測光表。
假如你使用帶長線的TTL閃光燈的話,暴光就非常簡單。然后,你可以依賴相機的內置測光表不去理會光線的變更或者散射。測光表會自動補償閃光燈到拍攝主體以及濾光反射鏡距離的增減。假如你閃光燈系統使用非TTL電腦導線,試著保護你的光線以達到正確的暴光。設置、記錄閃光指數和濾光反射鏡到拍攝主體的距離,拍攝一卷實驗膠片,多方論證,然后確定最佳暴光。自此之后,在距離主體同樣的距離總是使用同樣的暴光,燈光和反射鏡設置。
提示:假如拍攝主體的臉特別圓或者寬的話,讓他稍微扭轉偏左或偏右。你的光線還是設置在拍攝主體臉部的前方,但輕微的相機角度會令面頰狹窄顯現更好的總體面貌。
相機設備
在拍攝人物時,大部分拍攝主體都顯露出令人不快的毛孔和皺紋。這就意味著使用普通攝影的設備-高對比度膠片、犀利的鏡頭、體現高度細節的大底片-不一定適用于你的人物肖像照。拍攝肖像時,小底片、高速膠片、較弱的色彩平衡、不太銳利的鏡頭、甚至價格便宜的老式變焦鏡頭也占盡優勢。自動對焦和自動暴光當然是多余的,因為你將擁有許多時間來設置、對焦并且檢查暴光。然而,大光圈有利于模糊背景并把注意力集中在眼睛上。焦距范圍85-120毫米的鏡頭通常被稱做人像鏡頭是由于它們方便的工作距離和顯而易見的令人愉快的遠景。
實際上,對于人像攝影來說沒有焦距的上限而是取決于你拍攝時房間的大小。我們照例使用300-600毫米焦距范圍的鏡頭,并且我們喜歡其產生的效果。廣角鏡頭甚至魚眼鏡頭非常適用于環境型的人像攝影,但對于我們描述的光線設置,你最好不要使用中距望遠/變焦或者更長的鏡頭。
在人像攝影中,光線控制比光度更重要。因此,假如你更為認真的話,你要購置的第一樣東西就是一只合適的入射式測光表。
提示:彩色負片具有較大的暴光寬容度,能夠原諒在沒有測光表時產生的暴光錯誤。嘗試使用職業攝影師在婚禮和人物肖像照中使用的膠片,比如富士NPH和柯達真彩。這兩種膠片對于皮膚顏色都很完美。
姿勢,表情和結構
除了光線,人像攝影的創造力來自于把臉龐、手臂、身體、色彩和表情組合在一起的動感。這里有幾個基本注意事項:
從觀察拍攝對象開始。你要取其長避其短,作出決定。比如說,拍攝對象的哪一邊臉更適合拍照。一定要觀察下巴的高度,下巴稍微抬起或低下都會產生戲劇性的變化,令整個臉更具吸引力。
想想什么是你拍攝對象的引人之處,把它轉化成視覺效果。試圖通過拍攝激發表情和姿勢的鑒賞范圍。簡言之,就是在拍攝過程中抓住臉部的個性表情。
不要要求你的拍攝對象微笑或者看上去在沉思,機智詼諧且有預見地啟發你的拍攝對象微笑或者看上去在沉思。用語言和動作引出你要尋找的表情而不是要求那一表情。你將得到看上去更自然表情的報償,因為它們看上起更自然。
注意拍攝對象衣服和背景之間的色彩關系。確保主體的色彩互補而不是混作一團。避免衣服和背景顏色雷同。一件黑襯衫不會從黑色的背景當中突出出來。把烘托主體擺在優先位置。
提示:注意細節。是否有一縷頭發擋在眼睛前?衣服上是否有松開的帶子?確保你的拍攝對象手中在做著什么特別是要令手的位置看上去更吸引人。一個基本法則是你在拍攝時沒有注意到的東西會在沖洗后跳出來表現出缺陷。多留意細節,你可以避免高昂的修正代價和其它頭疼的東西。
提示:眼神接觸對于大部分人像照是必須的,抓住眼睛中的光線也同樣重要-它令人物神靈活現。假如你的拍攝對象戴眼鏡,試著翹起腦袋,抬高眼鏡,或者移動鏡頭來消除或者減輕眩光。總是聚焦在眼睛上,假如它們距離相機不一樣,聚焦在最
近的眼睛上。
光線選擇
通用光線:在大部分時候都適用的人像攝影光線設置。
適用于:普通的人像照兒童/青年/短光設置/闊光設置
性格和戲劇型的光線設置
適用于:粗獷的運動型的面孔/年長的男子/神秘型女子/裸體照/黑白照
青年之泉光線設置
適用于:中年婦女/老年女子/想要看上去年輕的男子/普通女子/神秘型的照片/兒童/面部特寫
隨機閃燈光線設置
適用于:方便照/事件記錄照/快照/身份照/鬼臉照
最后,對照片構圖的一點建議:讓趣味點遠離人像的正中。下一次你步行路過美術館時,研究一下人像畫,留意令你感動的照片和圖畫的結構,思考一下為什么。在其它物體上,你會注意到很少有照片或者圖畫肖像的眼睛在畫框的正中間。
我們試圖說明的是,利用最簡陋的工具也能拍出杰出的照片。并不是說你在專業攝影器材商店里看到的所有的人像照專業設備都是沒有用的,它們是非常有用的。一個多濾燈系統,柔光箱等等諸如此類的設備都可以幫助你又快又容易地拍攝出出色的人像照。但容易并不等同于必要,并且在人像照中,最基本的要素是一只耗電低的簡單閃光燈,能夠令你人像攝影之路上走得更遠,甚至非常遠。
另:
人像攝影的用光或者說如何照明,既是一種基本功,又是體現攝影師水平高低的重要內容。與調度人物的姿勢、安排道具和選擇背景相比,用光在人像攝影最終完成的影像上,所起的作用是決定性的。因為攝影本來就是在用光繪圖。因此,攝影師們聚在一起,除了談錢和相機之外,話題往往是使用何種燈具和如何用光之類的事情。一提到攝影室的用光,就自然地會說到四大樣:1、主光,即決定被攝者照明格局的首選燈光,而其它的燈光則只能起到輔助作用。現代影室所用的主光通常是由柔光燈箱發出的。之所以采用柔光燈箱,是因為它發出的光線較為均勻,便于控制。所謂的柔光燈箱,其實就是把一只或數只燈泡放入一個箱體里,通過能使光線散射的柔光箱罩(一般由塑料或紡織品制成)對被攝者照明,箱體越大,燈泡越多,功率越強,照明范圍越廣。對于一般的影樓來說,口徑為一平方米左右的柔光燈箱就能勝任了。其照明的距離和角度可根據需要進行任意調整,而曝光量的確定就以主光為依據。2、補光,也叫輔助光,顧名思義,它所起的作用就是對陰影進行補充照明,使陰影變得淺淡。其實,補光所用的可以是與主光同樣的柔光燈箱,通過照明距離或輸出功率來調整它與主光的光比。如果補光的曝光比主光少3擋光圈的話,其光比就是1:3,也就是說其結果將得到較深的陰影。如果補光的強度接近主光的話,比方說相差半級光圈的話,那么陰影部分就變得非常淺淡了。為了簡便起見,補光的光源可以固定在天花板或墻上,只是通過調整輸出功率的方式來控制陰影的深淺。至于怎樣才能使補光取得與主光的最佳光比,則只能靠反復地試驗。3、背景光。在大多數情況下,被攝者都與背景拉開一定的距離。由于光源的照明隨著距離的增加而明顯地減弱,而背景比被攝者距離光源更遠,所以背景的亮度要比被攝者暗許多。如果按被攝者的照明情況曝光的話,則背景就會顯得更暗了,結果是被攝者看起來如同融入黑暗的背景之中。如果攝影師不介意這種背景效果的話,當然也就用不著背景光了。但是如果要想把被攝者同背景區別開來的話,則有必要對背景進行單獨照明,于是就有了所謂的背景光。然而,背景光的運用要照顧到背景的色彩、距離和照明的角度等等,搞得不好就會弄巧成拙,因此,需要對背景光進行反復調整才能用得恰到好處。為了均勻地照明一個無縫的背景,有時會需要使用兩盞燈。4、頭發光。由于人像攝影技術的發展,所謂的頭發光已由原來投射到頭上的不那么自然的一束聚光,逐漸演變成為一只或多只更加寬廣而柔和的燈光,不僅使頭發避免成為漆黑一團,而且還能勾畫出被攝者的輪廓,因而它又被稱為“分離光”。這種用光方法現在已經使用得相當普遍,為此目的采用的是小型柔光燈箱或條型燈具。這種頭發光還可以采用把一束燈光通過天花板反射的辦法來實施,不過要注意控制布光范圍,如果照射到鼻子上就不好看了。上述的4種照明是人像攝影用光的基本方法,這四種方法根據需要可以靈活應用,既可以同時使用4種或兩三種,也可以只用主光加上反光板。至于使用自然光在攝影室或在戶外從事人像攝影,所用的光源則是現場的自然光以及反光板,當然,也可以采取自然光與燈光相結合的照明方式。至此,也許所有的用光方法都涉及到了,這些方法可以說也都夠用了,這是攝影師們的常規做法。但是,對于人像攝影來說,現有的照明方法所拍出的人像有時仍然讓人感到似乎缺點什么,總之,一句話:不夠精彩。那么,有何高招能夠解決這個微妙的問題呢?辦法還是有的,那就是再用上一種光——強調光。強調光的功能就是為人像增添一點亮色,一種沖勁,突出被攝者的形態并增強立體感,或者引起人們對被強調光照明部分的注意。在攝影室中這種光通常都是小范圍的未經散射的強硬光線,很有沖勁。由此可見,設置這種燈光用不著太大的花費,它甚至用一面鏡子把其它的光源,例如一只便攜式閃光燈,反射到畫面中,就能起到強調的作用。如果使用閃光燈作光源,可以把它放在一個支架上,通過一只伺服開關,即光電啟動器,使閃光與其它的照明同步。之所以要利用鏡子,主要是為了控制強調光的照明范圍。為了獲得最佳效果,強調光通常從被攝者的側后方發出,有時就會射入鏡頭,結果反而破壞了影像效果。因此,為了確保鏡頭不受眩光影響,在強調光與鏡頭之間應放上用黑紙板做的遮光片。強調光的強度一般并沒有非常嚴格的規定,因為不同的攝影師所追求的效果各不相同,不過不妨以超過主光一級光圈的亮度作為試拍的出發點。然而即便強調光的強度與主光相同,它也會產生一種相當生動的效果,因為其光質比較強硬,而且其照明的角度使光線對著鏡頭反射。順便說一句,如果以閃光作為強調光的光源,那么在測量強調光的強度時,應關閉在場的所有其它光源。運用強調光可以增強人像的戲劇性和立體效果,而且并不費事也不費錢。只要稍加實踐就能掌握這一招,而結果將會使你獲得更上一層樓的人像作品。
|
-
-
推薦藝術家/
-
-
藝術商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