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汲平2010-02-24 14:53:21 來源:中國雕塑家網
景德鎮(zhèn)是“中國瓷器”的代表和象征,上下千百年瓷路不斷,瓷都聲譽久盛不衰,逐漸形成了“白如玉、薄如紙、明如鏡、聲如磬”的獨特風格。又以“造型優(yōu)美、品種繁多、裝飾豐富、風格多姿”而著稱。尤其是融工藝、書法、繪畫、雕塑、詩詞于一爐,真是“貴逾珍寶明逾鏡,書比荊關字比蘇”,在中國古代文明史上寫下了光輝篇章。典雅秀麗的青花、五彩繽紛的彩繪、斑斕瑰麗的色釉、玲瓏剔透的薄胎、巧奪天工的雕塑,無一不是中華文化藝術的瑰寶。這些綺麗多彩的名貴瓷器,通過各種渠道,沿著陸上“絲綢之路”,海上“陶瓷之路”,“行于九域,施及外洋”,為傳播中華文化藝術,經貿交往,發(fā)揮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對世界文化的豐富和發(fā)展,作出了重大貢獻。
仿古藝術陶瓷過去人稱“細瓷”,是與日用的粗瓷相比較而言,主要用于觀賞和收藏。它從選料、制坯、晾干、上釉、彩繪到焙燒,工藝復雜,燒成困難,具有濃厚的民族風格和較高的藝術品位。
仿古藝術陶瓷有新舊之分,收藏也有“古玩”和“現(xiàn)玩”之別,區(qū)別在于它們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不同。古瓷贗品很多,往往會魚目混珠,行家有時也會走眼。現(xiàn)代仿古藝術瓷器雖然有工藝、藝術水平高低之分,但無真?zhèn)沃畡e,很少有贗品。制造仿古藝術陶瓷,主要是為了適應這幾年中國不斷增長的收藏市場的需要。很多文物真品只有一兩件,不能滿足收藏者的需要,仿古陶瓷雖然沒有文物價值,但是可以保存其藝術價值,因此同樣具有極高的收藏與鑒賞價值。
每個收藏者都希望自己收藏真品,但往住難以實現(xiàn),一方面真品文物的數(shù)量有限;另一方面古玩真品的價格對于工薪階層來說往往可望而不可及,并非所有人都能承受。而現(xiàn)(近)代仿古藝術瓷器的價格相對低得多,能被一般收藏者所接受,有一定的升值潛力。近年來,瓷器收藏市場逐年看好。整個瓷器市場的投資收益以每年30%左右的速度上漲。而對于個別精品瓷器,一兩年內身價就能長幾倍。但是,瓷器的仿品和贗品歷朝歷代都有,很多時候仿品是對真品的藝術再創(chuàng)作的過程,因此,仿品中也不乏精品。尤其是有了年代的仿品,市場價格和升值潛力并不低。于是“高仿品”隨著藝術品市場的日益繁榮而出現(xiàn),漸漸成為收藏家們追捧的新寵。高仿品在市場上明顯的升值空間也吸引著大批的收藏者和投資者,許多高仿品已經顯示了升值的效應。對投資者來說,最重要的是提高辨別能力,對近現(xiàn)代的仿品要有一定的了解,看準了再“下手”,避免以真品的價格買了贗品。
仿古藝術陶瓷精品制作工藝復雜,成品較困難,佳品甚少,收藏者要有精品、絕品意識。清代瓷器距今不過200余年,均已成為古董;就連民國初洪憲年間的瓷器,也備受今人推崇;時于今日,“文革”瓷日漸走紅。現(xiàn)代藝術陶瓷和仿古瓷只要藝術水平高,若干年后很有可能升值。如,近年來被收藏界炒得火熱的“中南海用瓷”,其價格在國內外的藝術品市場上可謂扶搖直上。“中南海用瓷”空前絕后,質量上乘,受到國內外瓷器收藏家和瓷器收藏者的關注和青睞,成為稀世珍品。
從歷史角度說,歷代文物都是由復制延續(xù)下來的。比如:《蘭亭序》歷代都沒見過真跡,能看到的只有褚遂良、懷素等人的摹本,還有歷史上的各代文物均是以復制形式發(fā)展和傳播,如今這些也都成為了文物,并冠以唐仿、宋仿、明仿、清仿、就連民國仿的現(xiàn)在也一樣值錢,所以說現(xiàn)在應當重振文物復仿制精品市場。
然而復制品不應是現(xiàn)在地攤上隨處可見的粗制濫造的所謂假古董,而應當是現(xiàn)在所說的高仿,其制作技法要能完全達到古人的水平,但假的不能說成是真的,這是信譽問題。精仿的復制品有很大的升值空間,過不了多少年估計也會成文物。
|
-
-
推薦藝術家/
-
-
藝術商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