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汲平2010-02-24 17:26:06 來源:中國雕塑家網
近日,上海竹刻名家黃宏疆先生在云洲古玩城地下一層的“識默軒”展出了一批留青竹刻精品,讓人領略到竹刻藝術的獨特魅力。
我國的竹刻作為一種獨立的藝術門類并形成氣候,始于明代。明代以后就有了浮雕、透雕、圓雕、留青、淺刻等多種竹刻技法。在北京故宮博物院、臺北故宮博物院、上海博物館等均有明清時代的竹刻代表作收藏。 20世紀80年代以后,明清竹雕先后在港臺及海外市場形成了收藏熱潮,其行情發(fā)展遂影響到國內收藏市場。竹刻藝術走向市場后,海內外大型拍賣會屢屢創(chuàng)下竹刻藝術品拍賣成交的高紀錄。竹雕拍賣行情持續(xù)上升,如明朱三松竹根雕老僧以264萬元成交,明朱小松歸去來辭圖筆筒以110萬元成交(被上海博物館定向買走)。有業(yè)內人士認為,若以當下的拍賣行情來評價,這兩件藏品的價格應在千萬以上。又如匡時國際春拍拍出的清康熙時期竹雕藝術大家周乃始雕制的山水人物詩文筆筒,高14.5厘米,估價80萬至120萬元,以198萬元成交。
竹雕行情的高漲,傳世作品已可遇不可求,這樣就促使許多收藏家轉向當代活躍于竹雕行業(yè)的雕刻名家,黃宏疆就是其中的一個代表,他的一件題為“坐看云起”的留青竹刻在今年中國嘉德拍賣公司的“當代雕刻藝術”拍賣會上,以9萬多元人民幣拍出。這件作品近景以石為山突出了氣勢,而勁松扎根于石隙則顯示了它的堅強,樹、石、山相互映襯,實是理想中的賞景之處,其主要位置刻一老者,寬袍大袖,拄杖閑坐,看似著刀不多,卻能明顯感覺到老者的閑逸,實是匠心獨運而不著痕跡的妙思。而遠山渺渺,輕云淡淡,使畫面清新遼遠,其間飛鳥數點,又增加了畫面的生氣。這次他在云洲古玩城“識默軒”展出的留青竹刻中,既有他自己創(chuàng)作的花鳥、人物、魚蟲類的精品,也有以著名書畫家畫作為藍本的書畫作品。行家認為,黃宏疆的留青竹刻以古樸渾厚見長,在竹刻的用刀上積累了多種技法,強調運用鈍刀來表現留青竹刻,進刀雖滯澀,卻寓勁挺之意,作品給人以高遠浩瀚的意境。
竹刻取材雖然不是玉石、象牙、犀角一類的名貴材料,但是經過竹刻家的精心創(chuàng)作,同樣能夠成為精致的藝術品。而且竹刻經過把玩,時間一長,就會漸漸變紅,變亮,更加惹人喜愛。因此,許多收藏愛好者都看好留青竹刻的升值潛力。
|
-
-
推薦藝術家/
-
-
藝術商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