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汲平2010-02-24 17:26:24 來源:中國雕塑家網
漆器向來都是富貴之家的奢侈品,近幾年也日漸受到藏家的關注。結合化學及藝術的漆器,利用生漆涂敷在器物表面作保護,經過反復多次的髹涂后,不僅堅固耐用,多樣的裝飾使器物色澤華麗。
漆器工藝經歷數千年的演變,在宋、元時期發展至高峰,據《髹飾錄》記載,約有180余種制作裝飾手法。不同時代漆器的款式,都有不同的表現方式和內容。年代久遠的漆器漆表有潤光,漆色發暗,如宋代的漆色多像木炭,黑色無光;明代剔紅色紅發紫;清代漆色較前鮮亮,紅色也不再發紫。
漆器制作完成后,都需要陰干,脫去多余的水分。經過長年的使用和擺放,漆器會變得越來越干燥而出現冰裂紋,是中國傳統藝術極典型的殘缺之美。年代久遠的漆器由于經過歷代的把玩,其細微突出部分多少會出現磨損。
傳世的漆器幾乎都是明清以來的作品,這些作品大多有款式,有一色漆器、罩漆、描漆、描金、堆漆、填漆、雕填、螺鈿、犀皮、剔紅、剔犀、款彩、熗金、百寶嵌等品種。
香港蘇富比2006年曾以606.3萬元拍出一件清代乾隆剔紅御制詩筆筒,去年12月佳士得拍賣會上,一件明永樂乾隆御題詩剔紅雙鳳蓮花盞托(圖)以3,314萬港幣的高價拍出,創下此類收藏品的最高紀錄,讓人看到了漆器的升值潛質。(鄭耀明)
|
-
-
推薦藝術家/
-
-
藝術商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