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汲平2010-04-30 14:32:05 來源:中國雕塑家網
這是我們所講的第二個問題,繪畫當中的圖象和書法當中的文字有時代性。大家看《夜宴圖》里面的文人形象,首先看這個人穿了綠色的官袍,是李后主懷疑這個宰相總不上朝,懷疑他是不是在家里里面暗地謀反。他就派朝中畫家晚上扒墻頭看他們家里的情況。這些畫家一邊看一邊畫,他們回來以后就畫了《夜宴圖》。這個畫里面的人物穿的是綠色的官袍,在古代的制度里面沒有綠的袍,在趙匡胤起來以后,把李后主消滅了以后,到了北宋的時候和趙匡胤一起開國、戎馬半生的官員們都是開國元勛,他們都是一個顏色的官袍。但是李后主的官員都是二臣,是后來降服趙匡胤的,他們穿的是綠色的官服。所以說服飾、家具都有時代特征,這些東西在人物畫上特別的突出,給我們判斷這些東西的真偽、早晚都提供了依據。
還有一個,插手示敬的也是一個標準。除了服飾以外還有建筑,這是故宮收藏的真本的《清明上河圖》,這和《夢華錄》(音)里面對于汴梁,就是今天的開封的橋梁記載,大家可以看到關于虹橋是完全吻合的。這些都是目前為止,至少有幾十本,所謂的場子段,是套款的,這些都是石頭橋。這些是明代蘇州的典型特征,這些人是嘉靖到萬歷甚至是崇禎時期的蘇州人的市井民俗的打扮。這個石頭橋也是南方的橋,所以和汴梁開封沒有關系。
這是真的場子段的城門樓,城墻是土墻,在北京生活時間長的人都知道,在電影學院和亞運村有北土城一站,那的城墻都是夯土的。什么時候才有磚的呢,在山西平遙看也是土墻,在朱元璋以后才有了磚,那個時候他的謀士和他說要廣結良、高筑墻、緩稱王,剛開始里面是土,外面是磚,慢慢后來滿城是磚,所以說北京城的城墻都是磚。磚墻是明代以后的。比如說這個圖是張擇端也不對,因為它是明人的典型風格,無論是人物、建筑,對于我們了解風俗畫的斷代是有益的。
有人說這是唐代的書譜,大家看“構”字是避宋徽宗的兒子的避諱,唐人不可能避諱,所以這是南宋人描的書譜,這樣一下子就明白了。真是一字千金,就可以替我們解決很的麻煩問題。這是清代的皇族的書法家,他和弘歷是叔輩兄弟,康熙皇帝有24個兒子活到成年,最小的那個比弘歷還小幾個月,所以弘牧(音)寫字要避弘歷的諱。
除了文字以外,我們還要考查一個書畫家的款題和印章。這是目前為止專家們一致公認的宋徽宗趙佶的唯一一個真跡,這是上海博物館的《柳鴨圖》,它本來是一個和卷,《柳鴨圖》被認為是宋徽宗的作品。但是一些其他的作品,都是被認為是北宋的畫苑畫師的代表作品。你能夠看到這種笨拙的,既使是笨拙的但是每一筆都是到位的,因為他的書法好,不是輕佻的,那種輕佻的畫花和葉子都是在南宋以后,所以說北宋人講究畫理,非常的嚴謹。有故事說,在畫苑里面宋徽宗問他的大臣,說孔雀在繡堆里面先抬那個腿,中午的貓眼睛怎么樣,這可以說并宋人的觀察非常的細。
這個圖是趙佶的《白鷹》,我寫書的時候開篇就說讀過《紅樓夢》的人都知道,賈母身邊有一個丫鬟叫鴛鴦,她后來被賈赦看上了,因為鴛鴦是家生子,就是父母、哥哥、嫂子都是奴才,鴛鴦的哥哥讓嫂子勸鴛鴦,說大老爺都看上你了,你本來是丫鬟,但是當了小妾就是半個主子了,這是鴛鴦的嫂子在湖邊勸她說的。但是鴛鴦說“唐伯虎的虎、宋徽宗的鷹都是好畫”。這是一個諷刺的意思,你看鴛鴦是一個小丫鬟,對她來說這都用來當歇后語了,所以能有真的嗎?我們看這個鷹是明人畫的,填下一個款子,這在古代是非常常見的造假方式。造假的方式有摹、臨、仿、造都是手段。
還有另外一種方式—轉山頭,右邊是怡親王收藏王蒙的真跡,故宮的遺跡品。怡親王收藏很多東西,還有黃公望的《九風雪跡》(音),《九風雪跡》也是一個雙胞胎,一個是怡親王收藏,他的是真的。我經常提醒很多大買家,《石渠寶笈》太復雜了,乍一看很靠譜,但是一看時代不一樣,后來一看這個地方很奇怪,這個地方有一個硬硬的地方,原來是人家的款子在一個位置,造假的人看著這個東西有點王蒙的路子,就用剪刀把人家提款的地方鉸下去,再弄一個新的卷填上王蒙的印,我們管這種方式叫做轉山頭。這種手法都蒙了山西人了,清代的時候山西票號起來了,他們會賺錢。廣東人心眼活,他們就造大名頭,比如說北苑、宋徽宗、蘇軾、李元昌,其實質量非常爛,反復的用水洗,表了揭,揭了表,就蒙山西的富翁。這是真的董源旁邊有王奪的題詩,這是董其昌收藏的。
這要涉及到張大千造假,這是徐渭畫的萱花,就是黃花菜。大家可以看到,徐渭的花卉和手法并不像我們所說的縱橫太大、狂放,他每一筆都是到家的,而且他的行筆速度不快。包括吳昌碩、齊白石凡是看到筆下面像打了滑石粉的就可疑,這些人的行筆都非常的慢。他們畫畫很沉穩,每一筆都到家的。所以這也是一個方法。這是淡墨加了水,字也是規規矩矩的。
這是張大千的,你看這些用筆很尖刻,我們能從萱花葉子當中看徐渭的樣子,張大千的聰明勁都掩不住,所以他造的東西最好,為什么能夠把黃平紅(音)蒙了,他造最好得就是石濤,因為兩個人的性格、筆性都相同,他造最差的是昆殘(音),那個老和尚心如止水,一個是筆性不一樣,張大千的筆是火氣、偏紅。真永遠是真的,假的永遠是假的,所以不要抱有僥幸心理,假的永遠成不了真的。
這是董其昌的絹本山水,董其昌有特殊的情況,凡是歷朝歷代的大家都有復雜的情況,比如說文征明、董其昌、濮新語(音)都是這樣,包括一些明代米萬宗(音),宋代的史可法,包括吳昌碩,這些人都存在什么情況呢?就是代筆。因為他們都很忙,說白了就是市場好畫不過來,也寫不過來。吳昌碩不光有書法代筆的情況,他還有代刻等,所以說這幾年印章也貴了,所以代筆的問題是非常復雜的。以前有人研究說董其昌有不下10個人給他代筆。這張就是薛兆( 音)作的松江書畫,這不是代筆,代筆是什么概念?代筆是畫的全部,或者是書法的全部,或者是大部分都是別人的,但是提款和印章是本代人自己的真印章的。假如說字和印都不是董其昌本人的,那這是假的。所以代筆有一個基本原則是你可以不自己寫,自己不畫,但是款子要是自己的。所以說松江照(音)比董其昌的好的多,特別惹人愛,美的多。
笨笨的,樹都是單面的,這是董其昌的,因為在董其昌之前中國的文人的畫,不管他怎么標榜,他都是要拿自己手中的筆墨和桌上的紙張去表現自然山川。董其昌是反過來的,他憑借自己高超的筆墨功力和人文涵養,利用山水畫來宣揚他深厚的書法功力。山水畫成為一個載體,他并不在意他畫的山是不是真的山,樹是不是真的樹,他通過這個山去渲染、勾勒,讓要人感覺到他筆墨的功力有多深厚,他無所謂真的像還是不像。
有一個特別有意思的故事,原來江南有一個大財主,當時江南的財主就像今天的富翁一樣,說你是不是有別墅、大車,能去市場一擲萬金來渲染自己是富人,所以說古往今來富人顯示自己的渠道都差不多。在那個時代都以有沒有董其昌的書畫來分雅俗,怎么客廳里面怎么也要有一個董其昌的畫。當時有一個財主就托人,最后找到一個人說可以找到董其昌,然后把這個財主帶到一個院子里面,院子里面有一個人,他就說這是董其昌,其實是假的。然后讓那個假的董其昌當他的面畫了一個畫。過了不久,這個財主在街上看到董其昌的轎子來了,董其昌一下轎子,他一看說怎么和我見的人不一樣,趕緊去喊冤。董其昌說你怎么冤了,他說有一個人騙我說他是你,還給我寫了一個畫。董其昌說既然你被騙了,我就給你寫一個。這個財主把真的董其昌的拿回家以后,人人都說這個真的比原來假的差遠了。
|
-
-
推薦藝術家/
-
-
藝術商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