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汲平2010-07-13 15:16:13 來源:中國雕塑家網
現在,對于中產階級的定義除了資產總水平方面的數字化衡量外,藝術品質生活也逐漸成為他們的標志之一。就像華爾街的精英們一樣,健身、打高爾夫之余,在畫廊、拍賣會上越來越頻繁地看到中產者的身影。他們已被視為未來藝術品市場最中堅的力量。中國也不例外。
藝術品從來都兼具收藏和投資雙重特征。如何能找到使你財富增值的“金蛋”,且聽聽專家的說法。值得提醒的是,再穩健的藝術品收藏也有風險,收藏者需要足夠的細心、耐心和平常心。
近現代書畫:盯緊名家作品
中國近代書畫中徐悲鴻、林風眠、潘天壽、傅抱石、李可染、陸儼少、吳冠中、齊白石、張大千等人的作品都獲得了極高的藝術成就。雖然這些作品的市場價格已經較高,但仍具備了穩步上升的潛力。有關專家分析認為,近現代名家作品經過長時間的市場考驗,地位已穩定。在數量上,不像古代書畫經過歷史和戰爭的洗禮,其民間留存仍有一定數量。
鑒別要點:多看原作,了解畫家各個時期的用紙、用墨、用色、筆法、印章、落款等特點;了解作偽的手法;近現代就可分為海上畫派、嶺南畫派、京津畫派、金陵畫派、長安畫派等。
熱點行情:據雅昌國畫指數顯示,大多數近現代名家作品一直在穩步上升。從2000年春季到2009年春季,吳冠中作品成交率為82%,均價從3.9萬元/平方尺升至近18萬元/平方尺;同期,方楚雄成交率80%,均價從2千元/平方尺升至1.1萬元/平方尺。
文化名人書法:投資新熱點
書法在近年也越來越受到收藏者的追捧。特別是文化名人如沈從文、茅盾、柳亞子、臧克家、郭沫若等作品的成交價屢創新高。
專家表示,由于他們的書法作品進入市場不久,未經過爆炒,價位比較低,與國內一流專業書畫家的作品價格相比較,其價值還遠遠沒有得到真正體現。
鑒別要點:欣賞文化名人作品時,首先應查閱在各個博物館或者紀念館是否有收藏,可從圖章加以辨別。不過,部分名家的書法作品不用印章。對于絕大多數投資者來說,應從墨跡的內容來進行審視,比了解其書法藝術更為重要,因為有很多墨跡(包括信札、手稿、日記乃至一些便條)能夠補充史料的不足。
熱點行情:廣州藝拍第37期拍賣會上,關山月的三個字書法《翰墨緣》以3萬元落槌;此前柳亞子書法,從8000元拍到4萬元。我國著名文學家茅盾的書法曾從1.2萬元起拍,一直追到8.5萬元落槌。
|
-
-
推薦藝術家/
-
-
藝術商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