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汲平2010-07-14 11:43:36 來源:中國雕塑家網
1、命紙:就是畫心的托紙,無論畫心是紙的還是絹的都有一層托紙。如果把畫心的托紙揭掉,畫心則減色無神了,即無生命,故名“命紙”。
2、二層:揭下的托紙,有時稍加勻填,即能謂其真畫者,叫“二層”,又叫“魂于”,因其是畫心二層,是命紙畫的靈魂。也叫“混子”,是以假亂真的意思。在收購書畫時,有可能碰到這種情況,應特別注意。
3、讓局:就是畫心四邊和裱邊之間留有一分寬的空隙。謂之“讓局”。
4、覆背:就是畫幅背后整個的裱紙。
5、隔界:就是在條幅的上下或者手卷的前后,裱工加上一條不同顏色的綾或絹叫“隔界”,曾叫“隔水”。
6、詩堂:就是直幅畫心上端,掛上一塊紙方叫“詩堂”。一因器心短,經過襯托后比較得體;二是為了題詩贊畫,所以叫“詩堂”,有人亦稱“玉池”。
7、畫桿:就是卷畫用的圓木桿,畫上端較細的叫“天桿”,下端較粗的叫“地桿”。
8、軸頭:就是在地桿兩端安的軸頭,軸頭多數是用紅木、紫檀、牛角、象牙制品,軸頭不僅增加畫軸的美觀,而且展卷靈活。
9、絆:在畫幅背后地桿兩邊有兩條綾或絹,如葫蘆或云頭樣式的廂邊叫“絆”。是為了保護畫桿不至于下落而設的。
10、包首:就是在畫上首袖裱紙背后加裱一段絹或緬綾。卷好后能包住畫軸之首,故叫“包首”。
11、畫簽:在包首上端天桿粘有一段紙條叫“畫簽”。它是題寫作者姓名和畫的內容以及收藏者的姓名、年、月。
12、曲圈:就是畫的天桿上燈的銅鼻,用它拴絲A,以便懸掛。
13、扎帶:就是絲A中間搶的絹帶,用來捆扎畫軸的。
14、燕帶:就是畫幅裱工的上端,粘有兩條對稱的直帶叫“燕帶”。
收藏小知識
書畫收藏,首先要注意保存環境。也就是要求室內有一定的溫度和濕度。書畫主要由紙張和絹、縷、錦等織物構成,是十分嬌貴的,它有自己最適宜的溫度和濕度要求。一般說來,15 攝氏度-18攝氏度和55%至65%的相對濕度對家藏書畫的保存最為有利。特別對于名貴書畫,尤其要注意保管好,否則藏品就有變質的可能。
其次是要防鼠咬、蟲蛀和潮濕霉爛。書畫一般可以制作長筒形專用布袋或長方形楠木盒收藏,懸掛梁上,既防鼠咬,又防潮濕。如收藏在書畫箱內,箱子應放在干燥地方。收藏的字畫,每年要檢查幾次,選晴朗干燥天氣,將字畫一件件掛起,驅除潮氣后再妥善收起。冊頁也需一面面翻開,使潮氣散失。切忌將書畫放在太陽光下曝曬,以免使書畫收陽光中的紫外線照射而受損。年代久遠或受潮霉爛的書畫,展開時要謹慎小心,防止破碎。受潮不久的,展開后應從反面曬干或吹干,然后再裱。已霉爛變色者,一般難以重裱,即使請畫家加色,也將失去本來面目。
最后還需注意書畫表面的污垢和灰塵正確處理。有人用干布或刷子揩拭字畫上的積塵。這是錯誤的做法。正確的方法是將書畫平鋪在桌上,用雞毛撣輕輕拂塵,可確保書畫完好無損;下垂軸上的灰塵如難拂盡,則可用長羊毛軟刷輕輕刷干凈。書畫不宜長期裸露展示,有些人的書畫由于長期風吹日照,易發生風化,會使紙質發脆,畫面顏色也會黯然失色。若需展示,室內要用專用的照明燈,還要將畫托裱好,四周用綾或絹鑲邊,再根據畫大小配上鏡框,這樣可以避免風化、灰塵污染和受損。
|
-
-
推薦藝術家/
-
-
藝術商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