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汲平2010-01-22 16:11:52 來源:中國雕塑家網
鑒別古書畫主要在于對實物的“目鑒”,即憑視覺觀察并識別某—類作品的藝術表現的特征。我們對于有款印的古代書畫作品,要分別作精細的對比研究,從感性認識提高到理性認識,逐漸區別出某一作者作品的藝術技巧特征,在心目中樹立起“樣板”,以此為以后鑒定此人作品時的依據。同時,還要在以后的實踐中反復加以檢驗、修正和充實對這—作者作品的認識。
至于無款無印的書畫作品,如果能夠得到一二幅藝術特征相似的有款印作品來作依據,也可借以延伸,推斷與其相似的作品也為某人之作。這樣,當我們既已認識了較多的某—時代各家的有款書畫作品,或有較為可靠的前人的鑒題為某某所作的無款書畫之后,把其中的藝術表現的特征融會貫通,從而認識了他們的共同特點,也就是找到了這—時代古書畫的時代特征,漸漸在心目中樹立了時代的樣板。因之,對某些無款書畫,即使不能斷定其為某人之作,起碼也能判斷出他們的時代先后來。
“有比較才能有鑒別”,鑒別古書畫作品自不例外。總之,—切都要從實際出發,從實踐中用比較的方法去尋找那些被鑒別的東西中間的內在聯系,所謂辨明真相,是它固有的而不是我們給它強加上去的,以此有憑有據地分析判別,才能獲得比較正確的結論。當然,有時也可以適當地加以引申和推導,以利于對問題的深入闡明,但這與憑空臆測所得出的結論是根本不同的。
“目鑒”,必須有一個先決條件,即:一人或一時代的作品見得較多,有實物可比,才能達到目的,否則是無能為力的。因此,常常還需要結合文獻資料考訂一番,以補“目鑒”之不足,來幫助解決問題。
某—書畫家傳世作品較多,能作充分的對比時,“目鑒”的確能夠解決問題,并不—定要靠考訂的幫助。考訂則不然,它先要靠“目鑒”來判別—件書畫作品是“依樣畫葫蘆”的摹、臨本,還是沒有依傍的憑空的偽造本,在這基礎上才能進一步加以考訂和探索,達到比較全面的理解和認識。沒有這個基礎,考訂是“可憐無補費精神”的。所以,考訂次于目鑒。可是,當“目鑒”無所依傍,比較的條件實在不足時,考訂也可能起主要的作用。實際上,目鑒與考訂是相輔相成的。我們在“目鑒”時,如有條件,也應考訂寫作此作品時書畫家的年歲,來印證書畫家早、中、晚年在書畫上藝術風格和技巧的變化,使辨真偽的結論能夠確實可靠。
考訂,大半要翻檢文獻。但是不要忘記,文獻本身也須預先考訂其是否偽造,寫作和刊印中有無錯誤,否則也會出錯。
還有一些作品根本沒有什么文獻可考,我們也只能單憑“目鑒”來解決問題。這類作品以明清人所作為多,他們的傳世書畫當然會多一些,使它具有“比”的條件。
要找文獻,必須從各種書籍中去搜取信息。世存書籍,浩如煙海,一人的讀書閱書,從時間、精力等方面來講,必然有—定的限度,這個矛盾是無法解決的。孰能無所不知,無所不曉,而敢妄自稱尊呢!只不過希望看得越多越好,并且能選取更重要的文獻,牢牢記住,以資運用。
|
-
-
推薦藝術家/
-
-
藝術商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