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汲平2010-01-22 16:35:42 來源:中國雕塑家網
藝術品的春天來了.藝術品市場象炎炎夏日一樣火熱.近兩年中國字畫市日漸回暖,從各大拍賣公的春拍結果來看無疑令人振奮,藝術品拍賣紅紅火火,在中國(書畫)藝術品市場經歷了一年多的調整之后,香港蘇富比春拍會總成交額達10.5億港元。 香港佳士得春拍會共創下逾15.2億港元的總成交額,中國嘉德春拍會總成交額超過人民幣6.06億元,北京保利春拍會成交總額達6.3億元, 匡時春拍會共拍出3.4億元,內地拍賣市場的多項紀錄隨之刷.說起流動性過剩,不由得使人聯想到目前紅火藝術品市場使部份畫家和收藏都想投入其中。
目前股市火,對于藝術品市場的資金似乎有一種分流作用。而事實上,藝市也火,兩者互動性越來越強。而且從多家拍賣公司了解到,目前購藏藝術品的新買家、新資金越來越多。在民營經濟高度發達的浙江,很多企業家甚至已經從門外漢蛻變為職業收藏家。對此現象,專業人士認為,由于財富效應的引領,使得人們的消費底氣更足了。藝術品市場往往是在行情好的時候新面孔多,因為當大家都看好這個市場時,就會有各方資金源源流入;而在行情差的時候,老面孔更多一些,他們往往是帶著逐利和撿漏的心態來的。只要長期看好藝術品投資回報,市場總是有機會的。
一般而言,藝術品既是一種(文化)消費品,也是一種投資品。按照很多收藏家的經驗,藝術品即使將它視作為一種投資品,那也像股市中的價值投資和長期投資理念一樣,需要從認真篩選到長期持有這個過程。當你過分看重了它的投資增值功能,過于頻繁地進行功利購買,也有失手賠殘之時.
不少書畫名作在各地的拍賣會上亮相的頻率越來越高,象走馬燈似的在各拍賣會走場,結果卻不盡人意,獲利甚微,不盡人意.這里面存在有失算和急功近利.
越來越多的有錢人喜歡上了藝術品收藏,不管此畫的水平怎樣就去收買盲目追隨.這種喜歡只要染上癮,就注定揮之不去。投資藝術品心態很重要。藝術品購藏短進短出的風險很大,甚至會虧本,不論什么時間喜歡,只要開始,后半生就肯定離不開了。是收藏家缺乏一定的專業知識.收藏的作品魚目混珠.
近來,不少投資者認為尚未畢業的畫院學生作品,可以作為“原始股”來進行投資.據悉.福建.鼓浪嶼......等福建知名美術學院、知名畫家所培養的學生的作品,不少也賣出較高的價位。
這兩三年來,福建陳先生購買了一批畫院學生的畫作,包括國畫、油畫,甚至新興的砂畫等等,價格從幾百元到上萬元不等。陳先生認為他所選擇的學生都是所處學院中的尖子,今后成名成家幾率也較高.而且現在的投資金額并不大,假以時日肯定有所回報。據陳先生介紹,現在不少投資人都看上了畫院學生的作品,中央美院等全國知名畫院學生作品更受追捧。福州一書畫藏家認為,盡管說這部分人是<未來的藝術家>,但是今后他們的發展潛力以及發展方向、發展道路等,存在太多不可預測因素,而且最后真正能夠成名的比例太低,這種投資存在太多盲目性.有極大的風險存在.
當代的藝術市場持續看好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有一大批企業家從實業向文化產業轉型.且大獲成功的示范作用起的作用。然而就是在這比較成熟的書畫市場中,書畫價格體系仍然比較復雜,同一件作品在不同的地區價格會不同,一書畫家的不同作品價格也不同,相同水平的書畫家的作品價格會有很大差別等等.收藏家在購置字畫時,剔除自己個人喜好之外大多是以投資為出發點的.他們所看好的畫家必定是那些極具成長性<績業股>.一幅作品色彩是否艷麗、構圖布局是否合理,筆墨,筆觸,是否到位.自然是博取買家不可或缺的因素。
也有的文化公司和有個別的收藏家受暴利誘惑會別出心裁,將他們買的作品,或他們包裝的畫家們的作品,雇托兒多次在拍賣會抬價舉牌,舉牌人太笨,不停的迅速地舉牌,舉止讓人一看就是托,人為地把某人的幾幅畫抬成天價,令人口瞪目呆.令人不可思義!
現今有些中青年書畫家的作品價格,甚至拉抬到超過清代和現代名家的價位,這種人為炒作,不能代表其作品的真實價位.隨著時間的推移,經過市場的千淘萬漉,總會水落石出的,誰盲目跟風吃進,很可能會全線套牢。 吃虧的還是投機者.
有個別畫家不是靜下心做學問,不去潛心默化的提高繪畫水平,而是千方百計的走商業曲線運作.有一位年輕女畫家這么年畫技甚微,水平沒多少提高,不是靜心地做學問,卻在博客內發表七年前的學畫時的作品,,又借助是某雜志編輯的身份,在北京媒體亂串,又讓人包裝,弄出個天價,變成了天價,比大家還大價!!又弄上個國家級會員.簡直不可思義!不禁想問含金量純嗎!
一般而言,書畫家作品的價格.大致有拍賣成交價和上門價之分。按理說,拍賣成交價應該比較透明、真實。但實際上,其中“貓膩”很多,很難體現透明和真實.“大莊家”為了迷惑大眾收藏者,往往通過拍賣市場為自己包裝的書畫家“護盤”,甚至有“拉高”.他雖然也是“真實”地掏錢買了,但是,這一價位,并不能代表該畫家真實的價位,或者說全部作品的價位.如果普通藏家以偏蓋全,誤以為該畫家所有作品都這么值錢,那真是傻得天真了。還有一種情況是畫家自己設法“護盤”,事先和一些老板談好,大膽“拉高”,而“拉高”和實際價值之間的“差價”,由畫家私下另行送畫予以“補差”.即使沒有上述兩種情況,一般而言,畫家送拍的作品,往往是精品,成交價容易偏高,所以其成交價并不等于他所有的作品價格。再說說上門價。很多收藏者喜歡到書畫家家里買書畫,一則圖真,認為從畫家家里買到,必真無疑,哪怕貴一點也值,二是可以順便和書畫家合影留念,除了表達仰慕之情,也為所買作品留一個“保真證據”.這就是盡管上門價并不比拍賣成交價便宜,但這是書畫家依然門庭若市的主要原因。
知名者都是從無名者而來,而且不是一成不變的,無名者可以有名,有名者由于名不符實等原因價位,明日會是名落千丈的畫家.
在非常有潛力,實力,但價格還非常低“明日之星”,和價格非常高但有可能成為“過期糧票”的“明日黃花”之間,應該選擇誰?是不言而喻的事情。二是即使知名者確實水平很高,名實相符,也并不代表他的每一幅作品都是精心之作,都值得收藏。那些應酬畫,商品畫,其實際價值與價格之間往往存在很大距離。三是要看知名度是哪些?繪畫水平到位還是被炒作的到位.到底具有收藏價值沒有,值得慎重!值得收藏家三思而后行.
一個優秀收藏家,應具備深厚書畫知識和分析能力及鑒別能力.所以有經濟實力收藏家,不應幫那些今日高的,卻有水份的畫家.
作為畫家,應有人靜如水,恬淡如菊的心態,更要清心,靜心,和安心淡泊名利和耐得寂寞地去作學問,不斷完善提高自已的繪畫水平,投入心血畫出一幅幅上乘精品來,展現自已繪畫實力,畫出更多高水平作品,供人們品讀.欣賞.和收藏家們認可.
同時也想說:借收藏家一雙慧眼.請你真正扶持有潛力卻默默無聞,功底極深厚又有造詣,繪畫水平極高.又沒有人脈關系,也不會炒作的中青年畫家.幫這些畫家公平,公正,公認走向收藏市場.達到雙贏.
|
-
-
推薦藝術家/
-
-
藝術商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