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萬物運動,甚至連地球都要自轉的時空里,我突然停下思考:那一刻的溫差?何為一度溫差?如何去表達它?
是陰與陽太極之間那條線嗎?
是黑夜與白天那一刻的交替嗎?
又或是生與死那一瞬間?
它總是降臨的如此悄然,
縱使我無時不在經歷它,
可我卻從未停下學習它、感受它。
自然規律中無形存在的《一度溫差》究竟是什么?
我們又該如何用語言和繪畫去闡述它?
也許是一條無形的界限,又或是一個臨界的點:當我們感受這《一度溫差》時,即便一開始一切看起來風平浪靜,但是到了臨界點就會發生劇變。如同,開水從99度到100的瞬間、水結成冰那一刻、地裂的前一刻、山泥傾瀉的瞬間、隕石墜落地球的時刻、情緒爆發的瞬間…夏日晚上6點55和7點之間晝夜降臨的瞬間…
甚至是一個念想的差別,都能使形成巨變?
一樣的東西,也會因為《一度溫差》而發生質變。
《一度溫差》是一種力,比如人的韌性,又如同一根橡皮筋被拉到了極限即將要斷裂之際,就差那么一點點的時候,又是以何種狀態呈現?
《一度溫差》是人與人之間的溫情,在彼此不能理解的前提下,又能如何彼此包容?
正當生活的磨煉把你打得體無完膚的時侯,家人朋友的來電問:“在嗎?吃了嗎?最近好嗎?”。正當你孤身一人就快倒下那一刻,陌生人的一句“加油”。正當你被生活擊垮想要放棄的一刻,孩子天真燦爛的笑容給你帶來的力量…
冷熱交叉,當溫度平衡的瞬間,
物體內部的微小粒子是越發激烈還是越發懶散?
白天與黑夜、柔軟與剛硬、生長與消亡,
兩者必須共存才能完整。我們將如何用體溫供養這個高燒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