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汲平2012-06-13 15:40:18 來源: 新浪科技
想象一下這樣一個時刻:你正躺在一家無菌醫院的病床上,留在人世的時間所剩無幾,呼吸微弱,奄奄一息。一部光滑的白色機器人開始用一種擺鋸式運動輕輕按摩你的手臂,然后用一種金屬般的聲音說:“我是臨終關懷機器人。我來幫你,指引你走完地球上的最后一程。對不起,你的家人和朋友現在未能守在你身邊,但不要害怕。我在這里安慰你。你不并不孤單,你和我在一起。你的家人和朋友非常愛你。他們會在你走后永遠記住你。”
這是一種比獨自等待死亡更好的方法?還是會令人毛骨悚然?臨終前聽到這類安慰話,或只是收到一部沒有思考能力的程序化機器人作出的預制反應,這是你需要的感情嗎?迄今為止,還沒有這樣一張真正的醫院病床,也沒有這樣一名真正的患者。藝術家兼設計師陳丹(Dan Chen音譯)提出這些問題,設計了這個計劃,以便研究我們對機器人親密行為的反應。
畢業于美國羅德島設計學院的工程師、藝術家兼設計師陳丹表示:“這種設計表明了生活的殘酷性以及人在社會關系上的缺乏。另一方面,這種機器人或許成為值得你信任或依賴的朋友。它的所作所為能達到‘安慰劑效果’。”
陳丹畢業于“數字+媒體”專業,寫了題為《文件、保存與親密行為關系》的碩士學位論文,探索他稱之為“機器人親密技術”的新領域。他還制造了各種各樣的愛人機器,例如一部“擁抱機器人”和一部能發出喉音的機器等。
最后一刻機器人是一種裝有軟墊的愛撫手臂,用一種事先錄制好的聲音向垂死患者提供支持和安慰。在美國羅德島布朗大學科學中心,一個名為“臨終關懷醫院”的交互式裝置藝術品展覽會展出了這種新型機器人。
只要患者躺下,這種裝置就會被激活。發光二極管屏顯示‘發現生命終止’幾個字。”此時此刻,醫生就會離開房間,讓患者獨自留在里面。陳丹表示,發光二極管顯示屏出現“發現生命終止”字樣時,機器人手臂就開始做前后移動的愛撫動作,這種動作被認為是一種安慰姿勢。他說:“這常使參觀者對安慰和不適產生一種矛盾感覺。我設計這種裝置的目的就是為了引發爭論,讓人提出問題。垂死或許是人類生命中最脆弱的時刻,患者都想從人類關系中得到安慰。在這次裝置藝術品展覽會中,機器人取代了人,向患者說一些安慰話。這樣做的目的只是探討人性以外的親密質量。”
這不過是個藝術項目。但數十年后,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誰又知道機器人將我們帶向何方呢。
|
-
-
推薦藝術家/
-
-
藝術商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