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汲平2012-07-19 09:42:09 來源:東北新聞網
“快去挖古董啊,有人挖古董已經賺了上萬了。 ”日前,一條消息在錦州北鎮市不脛而走,引來近百人來到當地古城區拆遷工地上瘋狂“尋寶”。但有沒有人真的挖到寶藏卻沒人可以確認。
現場:市民拿著鍬到處挖坑
“在老爺廟北,停車場道北的拆遷工地上出現了幾十個人,他們三兩成群,各自為陣,手拿鍬鎬之類,已經挖了上百個大坑。 ”日前,網友“風雨一度”發帖爆料稱。
現場,大片的舊房廢墟中,地面被挖得坑坑洼洼的,到處是直徑兩米左右,深達四五米的深坑,深坑附近的地面零星散落著一些碎瓷片,上面沒有任何文字,只有些許圖案。現場仍有幾名市民正在搜尋。“我聽說北鎮到處是寶藏,不管啥古董,挖到就是幾萬塊,我特地過來碰碰運氣。”一位從阜新開車過來的挖寶人介紹,“聽說一個人挖到塊唐代銅鏡,兩萬塊錢出的手,據說這還賣虧了,那塊銅鏡最低也在6萬元以上。還有人挖到一個壇子,里邊有1700多枚古錢幣,已經賣給了古董商。”
記者詢問一圈下來,并沒有人真的挖到什么值錢的“寶貝”,也沒有人見過傳聞中挖出寶藏的“幸運兒”。大多數人都是費了半天力氣,只找到了幾枚銅錢和瓷器碎片。
專家:地下沒啥有價值文物
北鎮地區確有深達四至五米的宋、遼、金、元、明、清六個朝代的生活文化層,也曾發現過金代的地下錢窖,遼代的墓葬群,甚至還有民間傳說稱此地有遼國耶律氏的寶藏。“挖出寶藏什么的都是無稽之談。 ”昨日,北鎮知名歷史專家賈輝表示,在老爺廟北的老城區中挖出有價值的文物的可能性很小。
賈輝表示,從2005年起,每次老城區的動遷都會引來想在此尋寶的人,但他們都無功而返,原因是當地歷經戰亂,所剩文物大多價值不高,只有一些“大錢”和碎瓷片。“這里的碎瓷片都是論斤賣的,銅錢一般也就幾塊錢一個。 ”當地人盧明介紹,他從小在這里長大,從沒有聽說過當地有人因為挖出文物而暴富。
律師:境內出土文物歸國有
“市民挖到有價值的文物也應收歸國有。 ”
昨日,遼寧宏展律師事務所律師劉萬昕提醒市民,我國的《文物保護法》有明文規定,在境內出土的文物是歸國家所有的,任何單位或者個人都不得私自發掘地下埋藏的文物。
如果單位或者個人無意間發現文物,應當立即報告當地文物行政部門,不得哄搶、私分、藏匿。
|
-
-
推薦藝術家/
-
-
藝術商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