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汲平2012-07-21 20:50:11 來源:中國建筑新聞網
酒足飯飽,想起一個美妙的體驗一直未與大家分享,那就是位于杜樂麗花園西南角,聞名遐邇的Musee de I’Orangerie(橘園美術館)……
橘園美術館展出印象派的重要作品,其中莫奈精致、高雅的《睡蓮》(des Nympheas)是該館的鎮館之寶。除此之外,該館還收藏有,讓·瓦爾特(Jean Walter)保羅·紀堯姆(Paul Guillaume)捐贈的藝術品,數量極其豐富。
橘園美術館建于杜樂麗王朝宮殿的遺址上,它是1871年巴黎公社時被夷為平地的。該美術館建成后經過多次維修和改建,最后一次全面翻修用了六年的時間并于2006年重新開放。走進美術館,你會感到館內光線異常充足。光線明暗強弱的節奏變化,有如聆聽一首光的奏鳴曲。
該美術館的格局非常獨特。露出地面的是一個長約100米,寬約14米的長方體。山墻為古希臘風格,屋頂采用玻璃桁架,為兩坡頂。入口由山墻進入,一進門就要求安檢,保安要打開背包檢查的。這個空間狹窄些,有兩層樓這么高,光線從透明的玻璃屋頂上撒下來。再往前,就是一個接待區。接待區為縱深方向的長條形,中間為通道,兩側為服務房間,光線比較灰暗。整個接待區上面為一個兩層高的白色箱體,且與兩側的玻璃外墻有一米的間距,陽光照耀下,斑駁的影子灑在白色箱體上,有如失去重力一般懸浮。這個區域包括存包、問訊、售票、語音講解及殘疾人電梯等功能。
當你買完票,再往前幾步就是檢票處。這時你會感到空間豁然開朗,屋頂的金屬桁架在素白混凝土墻壁上盡情的涂抹自己的影子。兩側的玻璃幕墻讓視線非常通透,而前面就是一座“橋”。走在橋上,不由的腳步停下來,并開始上下左右的張望。這種體驗,如同人在池塘水底的感受。
這個橋的空間,其實是一個水平聯系與垂直交通的交叉口。它使進入接待區以來,一直向前的緊張感獲得舒緩。前面走過的那段空間,簡單的講,就是一個玻璃盒子,接待區是被包裹在玻璃盒子里的實體而已。而再往前就不一樣了,那將是一個封閉的空間,本身就是一個實體。橋就像時間隧道一樣,讓你進入到一個異樣的環境。
我環著好奇往前探訪。
果然,光線立馬暗淡下來。我進入了一個封閉的橢圓形空間(過廳)中,頂部有一個同樣為橢圓的小采光口,光線像沙漏一般,徐徐的降臨,時間也停止了。這種感受我曾碰到過,那就是日本建筑師隈研吾(Kengo Kuma)在三里屯VILLAGE設計的一家名字叫瑜舍(the opposite house)酒店。大堂側邊的電梯廳就是這種感覺。猛的進入電梯廳,讓人一下“眩暈”過去:),的確有點神奇。
這個過廳將空間軸線進行了90度的轉換。你必須從兩側的小門洞穿過,必須經歷一下黑暗,必須帶著一些惶恐,才能進入到下一個展廳。而展覽的“高潮”部分正開始……
前面就是安放莫奈《睡蓮》(des Nympheas)作品的展廳,它是莫奈(Claude Monet,1840-1926)獻給法國的禮物。據說展廳是按照藝術家的意愿陳設的。這些作品的展示獨具匠心,它被安放在一個橢圓形空間內,作品環抱四周,無始無終。
早在19世紀70年代后期,莫奈就開始致力于系列創作,試圖描寫出相同的景致在不同光線照射下的不同變化。1883年莫奈移居Giverny,住在一個人造池塘的旁邊,池塘周圍綠樹懷抱,水生植物茂盛。莫奈就是為了能夠捕捉這些景致在一天當中的變化。莫奈花了將近30年的時間繪制這些時刻變化的節奏。在這里,他完成了Nympheas(睡蓮)系列。巨大的尺寸和池塘表面上支起的帆布,喻示他對傳統畫法和構架的摒棄。盡管他的視力開始下降,莫奈還是在1926年他逝世之前完成了這個系列。
展出的這些巨幅繪畫反映了時間的變化,從東方的清晨到西邊的晚霞。可惜,我當時并沒有讀解出來。
這兩個展廳在平面尺寸上略有差異,共同的感人之處在于展廳的采光。光線從玻璃屋頂進入,再穿過橢圓形展廳頂部的玻璃天窗,這是第一次過濾。經過橢圓形展廳上部墻面的反射后,再由上部的橢圓形白紗網均勻的揮灑,這是第二次過濾。經過兩次過濾后,室內光線依然充足,然而沒有任何陰影。這是一個明亮的、沒有陰影的空間,你體會一下!是什么感覺。
我被這種飄忽感所陶醉,坐下來靜靜的欣賞。感受這個空間,感受莫奈的繪畫。這是莫奈奉獻的精神財富,畫作寧靜祥和,及其優雅。我久久不忍離去。
位于美術館地下層的144幅作品是由瓦爾特先生與紀堯姆先生捐贈的。這些藏品展示了19世紀末至二十世紀初,兩個時期的法國藝術創新。第一個時期是印象派風格,展示了印象派的群體面貌,以雷諾阿與塞尚的獨特作品為代表,這在巴黎的美術館中也是獨一無二的。第二個時期是早期現代藝術以及向新古典主義一定程度的回歸,兩次世界大戰之間是其典型時期,以莫迪利阿尼、盧梭、畢加索、馬蒂斯、德蘭、Utrillo以及Soutine的杰作介紹。
地下展廳并不位于地面建筑的下面,而是偏移出來。兩者由緊貼地面建筑的一條采光井所聯系。下到地下展廳,首先會被這條“光的走廊”吸引,如同購物街一樣明亮。你可以看到,有的人快步奔向盡頭的展廳,有的卻駐足欣賞周邊的繪畫,有的卻賴在座椅上休息……
看來真是一個藝術的天堂啊!
|
-
-
推薦藝術家/
-
-
藝術商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