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汲平2012-08-09 11:13:08 來源:東亞經貿新聞
張徐今年47歲,從1984年開始收藏雜志創刊號,至今他已經收藏了1000多本雜志創刊號。
在張徐收藏的創刊號中,最早的是民國初期的《新青年》。通過這些雜志創刊號,張徐了解到《東方紅》是在沈陽創作,2006年還曾受邀美國講學。
上大學時收集舊書和創刊號
8月5日,東亞記者來到張徐家中,他向記者展示了他的收藏。身為某雜志社執行主編的張徐提起他收藏創刊號的經歷滔滔不絕。
張徐從1984年開始收集古舊書籍,那時有好多單位把圖書館存的舊書當廢品賣,張徐看著挺可惜,加上自己是學中文專業,就養成了買舊書的習慣。
“當時各單位都用新書充實圖書館,舊書就賣幾毛錢一本。”張徐說。上大學時,張徐除了生活費外,還有一些零用錢,張徐就用這些錢買舊書。
張徐說,有一些舊書里邊的信息量十分豐富,價值遠遠超出大家的想象。從那時起,張徐就開始收集這樣的舊書,從舊書里邊挑選出一些雜志的創刊號。
近30年已收集1000多種創刊號
張徐收藏的雜志創刊號差不多有1000多本,有些創刊號當時就花幾角錢買的。
在張徐收集的創刊號中,最早的民國初年《新青年》。張徐說,《新青年》當時一共出版8卷,自己收藏的有7卷。
《青年文娛手冊》是張徐最為得意的的收藏,從這本書中,張徐經過研究了解了《東方紅》的“前世今生”。“至今為止,我還沒有發現有人收藏這本創刊號。”張徐說。張徐在1993年曾發表過一篇關于《東方紅》創作歷史的文章,文中提到了《青年文娛手冊》創刊號,現在20年過去了,他沒有得到任何人有這本書創刊號的消息。
“這本《建設中的新京》是我用5毛錢飯票買的。”張徐說。《建設中的新京》主要介紹可偽滿洲國時期長春的建筑,作為史料十分珍貴。張徐說,現在書里的一副插圖就可以賣1萬元左右。
因收藏創刊號 受邀美國講學
2006年,張徐因為收集一本雜志創刊號在這本雜志上發表一篇文章,因此受到了美籍華僑關注,受邀到美國講學。
2006年,張徐想收集河南《書畫天地》創刊號,當時這本雜志已經發行一段時間,市面上很難找到創刊號,《書畫天地》雜志社要他寫一篇與書法有關的文章來換創刊號。張徐想到了自己在遼寧看到的南北朝期間的一個石碑,上面的碑文是用行書寫的。
“書法界以前都認為行書入碑是在唐朝李世民時期,這個碑文證明是在南北朝時期。”張徐說。張徐的這篇文章使行書入碑提早了150年左右,因為這篇文章,美籍華僑邀請張徐到美國講學。
“這些書的文化價值要超過經濟價值,它們傳達出的信息是無法用金錢衡量的。”張徐說。張徐收集的這些創刊號中,有很大的信息量,要是自己的家人對創刊號收集沒興趣,他打算把這些創刊號捐到圖書館,在那里這些創刊號及里面包含的文化價值會得到更好的保存。
|
-
-
推薦藝術家/
-
-
藝術商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