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汲平2012-08-10 14:45:20 來源:中國新聞網
記者 冽瑋)備受關注的寶雞石鼓山西周早期貴族墓葬,目前共出土銅鼎、銅簋、方座簋、銅禁等各類西周青銅禮器31件。其中考古人員在對墓室北側壁龕的青銅器進行提取時,意外聽到一件青銅卣有水晃動的聲音。有學者推測,銅卣中的液體應該就是中國最早的紅酒“齊醍”。
寶雞市古名“陳倉”,位于關中平原西部,是周秦文明的發祥地,自漢代以來,數萬件青銅器在寶雞不斷出土,數量之巨,精品之多,銘刻內容之重要,均居中國之首,因此,寶雞被譽為“青銅器之鄉”,大盂鼎、散氏盤、毛公鼎、虢季子白盤等聞名于世。
寶雞市考古研究所所長劉軍社認為,經仔細聆聽,液體晃動的聲音發自青銅卣內部,由于青銅卣蓋沿超出罐體,排除了雨水滲入罐體的可能性
8月9日,長安文化研究會副會長董長明表示,青銅卣中的液體應該就是中國最早的紅酒“齊醍”,可以肯定的是,紅酒是中國先民的發明,而絕非舶來品。
董長明說,后稷姬棄順天意大膽品嘗,破解其中奧妙,進而教會人們釀制方法,造出了令人神往的淺紅色美味飲品。這一創舉增添了情趣,豐富了生活,人們視它為美好的象征,時尚的標志。先民們為紀念后稷姬棄的無量功德,以草根文化的形式,自發且親切的譽以后稷的名諱,稱淺紅色的清液為“棄”廣而傳頌。這就是人類釀造最早的酒。
周朝先祖亶父將“棄”改名為紅酒“醍”,以區別于商的白酒、黃酒,并仿照后稷初創的祭禮形式,專門用于重大活動時敬奉神靈。《禮記》中記載“故玄酒在室,醴醆在戶,齊醍在堂,澄酒在下”,這里的“玄”是明水,“醴”是甜酒,“澄”是清酒,而“醍”就是紅酒。
“‘齊醍’是周禮定位的國家大典祭天、祀祖時,先賢圣君敬奉于祖先神靈、祈福長治久安、康泰吉祥之珍稀酒種。只有王室貴族才能擁有收藏這種珍品紅酒。”董長明說。
由于朝代更替、戰亂影響以及價值觀的演變,唯獨使歷史最早、內涵最深、品位最高的酒,也就是“齊醍”這個中華民族最出彩的精髓,卻塵封在史冊典籍之中,淡出了人們的視野。“此次寶雞西周墓中出土的美酒,應該就是早已失傳的紅酒‘齊醍’”。
“很遺憾,如今不僅國家食品目錄未列入齊醍(紅酒)類別,對它們特定的讀音字意現代字典也多半沒有收錄。正是由于這種文化傳承的缺失使國人誤入盲區,認為紅酒是西方的舶來品。”董長明呼吁為“齊醍”正名,還原“紅酒是中國先民的發明,而絕非舶來品”這一重大史實,使這一塵封數千年的民族瑰寶得以傳承、弘揚和發展。
|
-
-
推薦藝術家/
-
-
藝術商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