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達卿2012-08-10 15:00:48 來源:新民晚報
我的木雕手藝是下放農村時學的。那年,父親率全家下放在蘇北里下河地區的一個偏僻鄉村。不久又抽調到公社農具廠工作。第二年,通過父親的關系,我也從田頭到農具廠跟在揚師傅后面學木匠。
揚師傅是當地有名的木匠世家,不僅會打家具,更有一手木雕的技藝,能跟在他后面學徒是我的榮幸。由于我悟性好,加之揚師傅沒有兒子,因而他很看重我,有關木雕技藝的一些訣竅都毫無保留地教給我,希望將來我能將他這門手藝發揚光大。
當時,在農具廠并沒有多少木雕活,揚師傅便常帶我去攬門戶上的“婚床”活。我們這一帶的莊戶人家結婚大多喜歡打“婚床”,婚床很重視仿古,選用優質的杉木、樟木、櫸木等,由細木匠精雕細鏤而成,顯得古色古香。做個“婚床”,得用上大半個月甚至一個多月的時間。在雕重要部位時,主人還守在旁邊“督工”。我們這里評判木匠手藝好不好,婚床雕工就是最好的標準之一。我跟在揚師傅后面一年多,便能單獨打婚床了。
從農村返城后,我理所當然地進了家具廠。在家具廠,我的木雕技藝又得到了提升。經過磨練,我不僅成為制作“婚床”的領作師傅,還成為雕刻屏風的高手。
正當我準備進一步大顯身手時,企業由于市場的沖擊加之經營不善倒閉了。是啊,現代家居有多少人還要老式的婚床、八仙桌、太師椅……早已被膠合板、木工板制作的新式家具所代替。家具廠不少年輕的木工也不再留戀傳統的手藝,一窩蜂出門搞裝潢了。靠著氣動打釘槍和木膠馳騁天下。
唯有我,默默地帶著自己的木工工具回到了家。在自己的樓下車庫開了個木雕作坊。也曾有人勸我外出搞木工裝潢,說賺的錢比在家里雕刻強得多。可我心里總是舍棄不了心愛的木雕手藝,舍棄不了那些木雕工具,心頭常常想起當年揚師傅讓我將木雕手藝發揚光大的囑咐。
在一度日漸式微的木雕手藝中,我默默堅守了30多年,伴隨著當地傳統木雕工藝的起起落落。最艱難的時候,我靠木雕養不了自己,只能靠妻子的工資貼補。但我仍然沒有放棄,閑時搞搞自已的木雕創作。
讓我欣慰的是,隨著現在生活的日漸富足,追求精美木雕的人又漸漸多了起來。跨入新世紀后,我們這里及周邊地區的人家又開始崇尚木雕鏡屏,我根據用戶的心愿不斷創新,如:希冀生活幸福、長壽,則雕刻為“福壽雙全”、“牡丹富貴”、“龍鳳呈祥”;表達夫妻恩愛和諧則雕刻為“鴛鴦戲荷”、“彩蝶雙飛”、“金玉滿堂”;祈求對富裕生活的向往,則雕刻為“三陽開泰”、“喜鵲登梅”等。有些賓館慕名請我幫他們制作典雅的紅木屏風,我更是樂此不疲。在繼承揚師傅的雕刻技藝上,我又銳意創新,發明了一種雕刻史上難度最高的“弧度雕刻”技法,受到業內人士的廣泛好評。
我雖年過花甲,但仍雄心勃勃,帶了兩個徒弟,決意將古老的木雕不斷創新,賦予它新的生命和活力,讓傳統的工藝之花開得更加絢麗多彩!更加燦爛芳香!
明日請看《父親教我捏糖人》。
|
-
-
推薦藝術家/
-
-
藝術商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