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汲平2012-08-11 13:19:22 來源:南方日報
也許是墻內開花墻外香,說起“菊城陶屋”許多小欖人并不知情。但就是這個不起眼的陶藝工坊,29年來完成了廣州陳家祠、黃埔軍校、佛山祖廟、清水寺等數十處文物古跡的屋脊修復工程,其藝術水準得到制陶界和文物界一致稱贊,“菊城陶屋”主人何湛泉也被公認為石灣陶藝大師級人物。
不過,有一件事壓在主人何湛泉心頭已有十年之久。由于土地辦證問題,何湛泉早在10年前就開始籌劃的個人博物館至今尚未動工。
從事陶藝30年來,何湛泉每燒制一窯陶藝作品,都會將其中最好的作品留下,至今已積累了600多件藝術珍品。為了從傳統藝術作品中汲取營養,在制陶之余,何湛泉還大量收藏明清以來的古家具、古陶器,至今也積累了200多件珍品。
“每一件藝術品都凝聚了藝人的心血,同時帶有時代特征,有著豐富的文化信息”,何湛泉告訴記者,他之所以將每一窯最好的作品留下了,就是希望陶藝這項古老嶺南手工藝能流傳下去。
為實現這個心愿,何湛泉在2000年左右就在小欖鎮埒西二社區購買了15畝土地,希望建成一個名為“菊城陶屋”的博物館,但由于土地辦證問題未解決,這個計劃不得不一拖再拖。
“購買土地是我自己的錢,所有的收藏品由我無償提供,建博物館經費、維護經費全部由我出,土地證辦不下來我很無奈”,何湛泉說,“藝術品不能立竿見影產生效益,但是到最后這個博物館一定不是我個人的,有誰能理解我的苦心?”
昨日下午,小欖鎮宣傳文體中心負責人告訴記者,個人陶藝館博物館土地辦證問題之所以至今未能解決,主要是因為擱置時間太長。“我們一直在積極配合協調”,該負責人還透露,不久前中山市政協文史委員會已專程來到小欖了解此事,目前正打算實地調研,撰寫一份政協提案,提交給中山市政府,以幫助個人陶藝博物館早日落成。
南方日報記者 鄭平
|
-
-
推薦藝術家/
-
-
藝術商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