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汲平2012-08-15 16:33:54 來源:京華網
作為我國首次發行的佛教圣地類主題的貴金屬紀念幣,中國佛教圣地——五臺山金銀紀念幣自正式發行以來,迅速受到了北京金銀幣投資、收藏愛好者的關注和青睞。記者在北京市西城區成方街33號院西門北側的人銀文化北京金融街店,北京市海淀區五棵松路北甲8號鴻府大廈的人銀文化北京金溝河店看到,該套紀念幣共5枚,其中金幣3枚,銀幣2枚,包括1公斤金幣、5盎司金幣、1/4盎司金幣、1公斤銀幣、2盎司銀幣,由深圳國寶造幣有限公司、上海造幣有限公司鑄造,均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貨幣。
看到幣上塑就的優美典雅的文殊菩薩,北京人銀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員給記者介紹起這枚小小紀念幣背后的傳說:
文殊菩薩塑像的原型是五臺山殊像寺文殊殿內的文殊騎狻猊像,是五臺山諸寺中最高的一座彩塑文殊像。圖案上的狻猊,很像民間的舞獅子,也像高門大院前的石獅子。青獅是文殊菩薩的坐騎,為大眾所熟知,皆是因為《封神演義》和《西游記》的描寫,文殊菩薩在《封神演義》里是文殊廣法天尊,他破了虬首仙的太極陣,虬首仙現出青獅原形,成了他的坐騎。在《西游記》中,這只青獅曾兩次下山,第一次坑害烏雞國王,被孫悟空識破,正要打殺,被文殊菩薩救下;第二次獅駝嶺上逞兇,與白象、大鵬合謀吃唐僧肉,后被孫悟空請來文殊菩薩收服。
看圖案上的青獅,闊口長舌,尖牙環眼,兩耳直豎,鬃毛螺旋,威武雄壯中透露出一絲驕傲,作為最尊貴的菩薩的坐騎,它感到十分“有面子”。再看它的主人--文殊菩薩,手執如意,頭戴寶冠,雍容豐滿,和藹慈善,目光柔和,雙耳垂肩,端坐在寶座上,寶座靠背上繪有金花、瓔珞、舍利、大象等裝飾圖案,刻畫得極為精細,兩縷升起的云霧將整個圖案鎖定,營造了一種神秘而又莊嚴的氛圍。
“殊像寺”原名為“殊祥寺”
該幣充分展現了高浮雕精湛工藝之寫實技巧的表現力,從中也可窺見,中原傳統雕塑藝術和西域佛教藝術完美融合的獨特之姿。背景中,為繁復的吉祥花卉、珍禽異獸,精美紛呈,其刻畫線條明快,古樸莊嚴,更有兩邊火焰之形,其曲婉、繚繞之姿,使佛像于莊嚴中,透出思想和智慧的靈動之感。
傳說,當年十幾名工匠在殊像寺塑造這尊文殊像時,時值盛夏,菩薩坐騎和菩薩身子早已塑就,只是菩薩頭部幾經塑制,終因“不像”而難以塑成,為此工匠們很是犯愁。一天午時,工匠們歇下閑談,齋堂做飯的師父也出來和他們商量塑像之事,那師父手里還拿著一團和好的蕎面。忽然,他仰頭叫道:你們看,文殊菩薩顯圣了!大伙仰頭一看,只見天空有一朵五彩祥云,文殊菩薩騎著狻猊,現了真容。那師父急中生智,忙用手中的蕎面捏制起來。之后,試著把那師父捏制的蕎面頭像安放上去,沒想到,蕎面頭像和身子極為相稱。從此以后,文殊菩薩蕎面頭的故事就流傳開了。據說,就因為文殊頭像特殊,“殊祥寺”便改名為“殊像寺”了。
文殊菩薩流傳久遠的傳說
從前,晉朝有位德高望重的大臣名叫陶侃。有一天,海邊的漁夫前來稟告陶侃,說在海邊的水中,每到夜晚總是發出十分耀眼的金光,非常奇怪。陶侃聽后便隨漁夫來到海邊,他們駕船在海里尋找,不一會兒,就發現一尊金佛像隨浪漂到船側。陶侃將佛像打撈上船,仔細察看,原來是阿育王所造的文殊師利菩薩像。陶侃欣喜萬分,急令人迅速送回府中。
傳說,阿育王曾在此洲統治過,當時還向陰間鬼王學習設制一處大獄,里面酷刑毒狠,十分恐怖。有一個煎煮犯人的銅鑊,下面始終燃著熊熊烈火。這時,文殊菩薩忽然出現在銅鑊里。一瞬時,里面的沸水變得清涼無比,火焰也熄滅了,銅鑊里盛開了無數的蓮花。
阿育王被菩薩的法力鎮懾,同時感念佛法的威力無量,頓然悔悟,決心毀掉大獄,虔誠信佛。
后來,阿育王建造了八萬四千座佛塔,并且鑄造了同樣數量的文殊菩薩像安置其中。陶侃打撈上來的,便是其中一尊。
最初,此像幾個人便可舉起移動,現在卻連幾十個壯夫也不能將其移動。后來,人們想盡辦法,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總算將菩薩像移上船。可是,像剛剛上船,船便沉沒了。
人們將此事回稟陶侃,陶侃便命人將其送回本寺。這回只用兩三個人便將菩薩像輕而易舉地抬起,送回了寒溪寺。
來源:中國財經網
|
-
-
推薦藝術家/
-
-
藝術商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