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簡介
白潤祥,山西師范大學臨汾學院藝術系副教授。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山西省美術家協會會員。臨汾市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山西陽泉工業版畫研究院研究員。
參展:
1987年油畫《信天游》參加山西省中師美術教師作品展
1992年油畫《潺潺》獲臨汾地區第四屆教工書畫展一等獎 。
1997年油畫《桃子》參加山西省寫生作品展。
1998年油畫《蠟燭》獲山西省藝術教育周專業組美術作品展二等獎
1999年水彩畫《春》、《午》參加山西省建國五十周年優秀作品展。
1999年《燭》獲首都藝術博覽會優秀獎。
2003年版畫《樂土云天子》參加首屆青年美展(今日美術館)被收藏
2005年8月版畫《逐》入選《第六屆中國體育美展山西作品展》
2005年版畫《殤》入選第二屆中國北京國際美術雙年展、序列展《中國中青年藝術家精品展》被組委會收藏。
2009年《風語》入選第十五屆山西美術作品展。
2011年《祥云》入選山西第九屆版畫作品展
2011年《夏至》入選山西第九屆版畫作品展銀獎
2012年山西版畫精品展
2013年《土地的豐碑》第四屆全國院校美術大賽二等獎
2013年《山地.三》第13屆瓦爾納國際版畫雙年展
2014年《一樹春風》山西第十屆版畫作品展二等獎
2014年《土地的豐碑》入選山西第十屆版畫作品展
2014年《山水之間。一》入選第十五屆山西美術作品展三等獎
2014年《山水之間。五》入選我們的中國夢山西美術作品展。
2015年《1937.忻口》 “太行風骨·善美晉城”山西美術作品提名邀請展獲一等獎
2015年《1937.忻口》紀念抗戰70周年----- 太行風骨山西美術書法作品提名邀請展(北京展)
2015年《土地的豐碑》 第二屆中國工業版畫三年展,湖北美術館收藏
2015年《平凡的世界。插圖》中國首屆插圖藝術展
2015年《解放路》 第十一屆山西版畫展獲二等獎
2015年《夏至。二》 第十一屆山西版畫展獲優秀獎
2015年《平凡的世界。插圖》第十一屆山西版畫展
2016年《紅線》中國工業版畫新秀展
2016年《1937.忻口》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全國美術作品展
2016年《1937.忻口》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全國美術作品展嘉興巡展
2016年《九月》人說山西好風光—山西油畫名家邀請展
2016年《走過長征的過山炮》第四屆全國架上連環畫展
2016年《那年。哪月》/《山里人。一。二。三》國家藝術基金太行故事山西民俗版畫展
2016《美瞳》年首屆山西省中青年版畫展
2017年《1937.忻口》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全國美術作品展覽暨第13屆全軍美術作品展
2017年《動感地帶》第九屆全國體育美術作品展
2017年《驚蟄。一》首屆全國美術教師作品展
2017年《走過長征的過山炮》東升杯全國連環畫大賽優秀獎,作品入編《美術日記》
2017年第五屆山西省校園藝術大賽一等獎
2018年第四屆靈石國際版畫雙年展
2018年第《紅線》三 屆中國工業版畫新秀展
2018年新時代 新征程 ——“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暨中國共產黨成立97周年”美術 作品展 二等獎
2019年《山水之間。四》第十三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版畫展
2019《這山那水·一 》第十三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壁畫展
2019年《人生》、《平凡的世界》媒介中的插圖——全國版畫插圖藝術展
2019年《俺們都是一個村的》山西省優秀美術作品展
2019年《俺們都是一個村的。之二》全國工業版畫第七回年展
2019年《太行峽谷寫生有感》 “視界”插圖藝術展
2019《于無聲處 》第七屆世界軍人運動會全國美術作品展
《俺們都是一個村的》
《解放路》187×91cm
收藏:
2002年 版畫《樂土之一。二。三。四。五》中國美術家協會對外聯絡部對外禮品
2003年 版畫《樂土。云天》北京今日美術館
2005年 版畫《殤》2005中國。北京國際美術雙年展組委會
2015年 版畫《土地的豐碑》湖北美術館
2016年《走過長征的過山炮》第四屆全國架上連環畫展組委會
2018年 版畫《1937.忻口》新時代 新征程 ——“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暨中國共產黨成立97周年”美術作品展組委會
《1937·忻口》
《紅線》
個展
2002年中央美術學院壁畫系展廳
理論研究
論文發表在《藝術工作》,《中國美術館》,《美術大觀》等期刊。
作品發表在《美術》,《中國美術館》,《解放軍美術書法》,《美術界》等期刊。
《四季如歌·立春》
《四季如歌·谷雨》
《四季如歌·驚蟄》
《四季如歌·立秋》
《四季如歌·冬至》
意象結構與視覺張力
——白潤祥木版畫近作解讀
中國美術館 黃丹麾
白潤祥的黑白木刻以嫻熟有力的刀法營造出一種獨特的意象結構之
美。這種意象結構在局部與細節上隱約可見具體的物象,如黃土高原上的 田野、樹木、山石、河流等,但在整體與宏觀上又呈現出一定的抽象性,
具象與抽象的對接與碰撞便形成了意象結構。白潤祥以點、線等刀痕進行 結構切割,然后再將消解后的結構形式予以重組和再造,這就構建出一種
新的形式與視覺美感。
《山地》
《殤》
潤祥的形式語符不是靜態的并置,而是一種動態的組合,黑白兩色的對比、正負形式與正負空間的互映以及具象和抽象的轉換構成了復合式的視覺張力與圖像韻律,這種運動型的能指符號形成一種飄移、擠壓式的跌宕起伏之感,給觀者帶來一種神奇而陌生化的藝術美感。
潤祥的版畫除了語言形式的創造還具備了深刻的文化主題,它對人與生態自然的關系預以了極切的人文關注,表現了藝術家由技至于道的美學追求,這種觀念與理性的介入,使他的作品達到了更高的藝術境界,顯示出了藝術家卓而不群的思想力度與學養積淀,但愿他在這條藝術之路上不
斷地超越自我,鑄造出更具個性化的視覺圖式。
《山水之間4》
《山水之間21》
《山水之間22》
《這山那水一》
《這山那水二》
《五月的天空》
《五月天二》
《五月四》
《五月天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