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學斌,廣西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廣西中華文化促進會副主席、美術專業委員會主任、東西方美術院院長,廣西中國-東盟藝術研究院副院長,烏克蘭美術與建筑科學院、基輔裝飾藝術大學等7所中外大學特聘教授。曾任中國致公黨中央委員、廣西副主委、廣西區人大、政協常委、教科文衛體委員會副主任、巡視員。
獲邀出席英國女王90壽辰慶典的唯一中國畫家,第一個在英國國會舉辦個人畫展的中國畫家。作品被日本首相村山富市、加拿大議會主席唐沃普爾、老撾總理波松、柬埔寨總理洪森,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烏克蘭總統克拉夫丘克、新加坡總統黃金輝、總理李光耀、韓國總統金大中等及加拿大議會、美國議會、英國國會、英國皇室、俄羅斯國家普希金博物館、烏克蘭國家博物館等上百個政要、藝術機構收藏陳列。獲世界華人風云人物大獎,作品榮獲法國盧浮宮美術沙龍展學術獎、巴黎東西方美術年展金杯獎、米蘭世博會聯合國kip金獎、吉爾吉斯斯坦共和國杰出文化藝術人物獎章、造型藝術特別貢獻獎等。
在國內外舉辦畫展20多次。出版《吳學斌神仙魚畫譜》、《神游世界-吳學斌畫集》等二十多種著作。
《鯤鵬圖》歐洲巡展作品
“乾坤魚”魚乾坤
——中國著名畫家吳學斌的魚世界
羅偉鵬
“乾坤魚”之畫理
吳學斌說,人怕入錯行業,畫怕選錯題材,畫家首先要從選材上放心機。老鼠魚、清道夫之類的魚,寓頭不佳,形象丑陋,哪怕畫得再好再精,一般也不會用來入畫。他先避開鯉魚等老題材,選擇的是健康、向上且最難畫、最難表現的熱帶魚,一旦拿下來,就能體現畫家的筆頭功夫。
吳學斌的“乾坤魚”,用的是中國傳統筆墨,是真正中國氣派的水墨作品,中國人的哲學思想、文化思維、審美情趣隨著魚歡水動蕩漾而來。
魚眼,最有獨特之處,放光、明亮、炯炯有神;
魚嘴,開合有力、呼吸順暢,充滿活力;
魚鰭,靈動有致,搖曳多姿,像舞蹈中的水袖,最能體現魚的動態。
吳學斌抓住了熱帶魚這三個最基本的特征,也是魚的三個最基本的動態,沒有在乎魚有多少條紋路、有多少片魚鱗。他說,如果像工筆、油畫一樣去表現熱帶魚,就完全失去了中國寫意畫的韻味,過于求細膩細致,還不如拿張照片去噴繪放大,上墻即可。
《玉宇澄清圖》
他認為,在魚圖中,魚的動態是第一位的,但畫動態一定要出新意,比如,魚的打彎、翻轉,這些姿態在傳統的畫中就很難見到,很多人來來去去就那幾幅,再畫上一萬張也是那樣,實在了無生趣。
他的魚是一種經過長期寫生后再“放生”的魚,是一種瀟灑之前的苦功,一種輕松之前的凝重,并且蘊含著中國古代的陰陽思想——魚體的大小、胖瘦、長短;魚姿的上下、左右、進出,一一對應。
他認為自己畫魚的確沒有什么絕招可言,唯手熟耳罷了。真正有絕招的是魚,若魚能畫人,一定比人畫魚要好。
烏克蘭總統克拉夫丘克收藏《山高水長逍遙游》
“乾坤魚”之畫意
吳學斌說,以中國古代人的思維,世上萬事萬物都可以用“陰陽”二字說通說明;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萬象。而太極圖本來就是“陰陽魚”圖,由“太極魚”生出了“乾坤魚”,再呈現出“魚乾坤”,這正是他這幾十年要表達的情趣情致。
他認為,既然畫的是中國傳統水墨畫,當然要中國傳統的哲學文化、審美理念有意地潛移默化自己的“魚細胞”,生發有地道中國味的“魚精神”。而魚的表情不可能像人一樣寫在臉上,只好盡力地去表現魚的動態,動態中的陰陽對應,正好反映了“魚精神”。
他最喜用紅黑二色著紙。黑色是中國傳統水墨畫的底,紅色是中國人的心頭愛。過黑則陰氣太重,過紅則陽氣太盛,而在黑上點朱砂,朱砂上壓墨色,達到黑與紅的調和,就為觀者成全了視覺上的“陰陽平衡”。
《神仙伴侶》歐洲巡展作品
“乾坤魚”之“氣場”
吳學斌對記者說,佛爭一柱香,人爭一口氣,魚也爭一口氣,萬物都在爭一口氣。地球是個大磁場、大氣場,順氣就順利,氣不順人就生病;魚的氣場就是水,魚跳龍門,比喻經過努力改變了際遇;魚可變龍,人一得道即龍鳳呈祥。魚從來給人帶來的就是一種順水氣暢的感覺。
一幅上佳的魚圖會使整個房間蓬蓽生輝,充滿生氣。
“乾坤魚”之“水頭”
一般地,人們說好的翡翠“水頭足”,說漂亮姑娘“水靈”,說英俊小伙“威水”;稱天地間水的力量最大,柔情似水可以使佳期如夢,驚濤駭浪可以“卷起千堆雪”。而魚最親水,魚水情比喻最為親密的關系。
吳學斌的魚圖“水頭”最足,從來沒有那么多動態的魚兒,像一個小學的課間十分鐘那樣,把歡樂與快意盡情充盈;從來沒有那么多的流暢情緒,從畫頭到畫尾,像溪水般舒服地按摩。
魚好,寓意年年有余,水好,寓意流轉自如、心鏡明凈——魚好水好人就好,沒有人不希望像魚一樣得水親水。風生水起,事業有成,人們盼望得到的就是這樣吉祥如意的大“水頭”。
《魚樂爭上圖》出版以后,“乾坤魚”更是名聲大振,譽滿中外,登門求魚者如過江之鯽,實不為過。
吳學斌說:“與其讓親朋至友、大家方家臨淵羨魚,不如贈人以《魚》。”他希望將所有的祝福、所有的吉祥如意都傳達給喜魚之人。
中吉美術展《松濤神游》
“乾坤魚”之“調氣”
吳學斌說,其實,畫中的魚乾坤就是人乾坤,魚的水世界就是人的大千世界,畫魚者通過設色、構圖,熔書詩畫印于一爐對魚“氣場”進行調理,勇猛精進的“氣場”感染內向之人,安逸詳和的“氣場”感染外向之人。
所謂的“氣”其實并沒有那么玄乎,真的的“氣”就是氣韻生動滿紙飄,要的是那種風行水上的感覺。這種感覺可能觀魚者感覺不到,而觀《魚》者領會了,舒坦的“氣”會從腳底的涌泉穴直通頭頂的百會穴。
有賣魚者對吳學斌說:“我養的十的缸魚還比不上你畫一條魚的價格。”
吳學斌笑言:“你養一條魚只用三個月,我養我的一條魚花了三十年。”
吳學斌對記者說,孟子稱魚和熊掌不可得兼,但現代人以魚寓意“余”,是富裕有余、和諧和睦的象征,也是勇往直前、力爭上游的寫照;而“熊掌”的“熊”,則多半讓人聯想到那個膽戰心驚的熊市,他哈哈大笑道:“如今魚的境界已經超越了熊的境界了!”
《神游月宮》
吳學斌有詩一首,“打油”且樂——
三千年前莊惠辯,
三千年后老吳癲。
亞圣晚生三千歲,
誰言熊掌勝此仙。
(節錄羅偉鵬《乾坤魚,魚乾坤》)
《乾坤萬里》
諾夫哥羅德美協收藏作品
烏克蘭展覽 《富貴有余》
《不懼水面有風波》
中吉美術展作品《我與梵高同一夢》
吉爾吉斯斯坦造型藝術特別貢獻獎作品
《靜月無聲》
《玉宇澄清好奔月》
《烏克蘭展覽》
《壁立千仞》
《快樂逍遙》
《相忘江湖》
《逍遙天地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