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簡介
閻中柱,1945年生。大專文化,畢業于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畫高研班。現為山東省膠州市美術家協會名譽主席,膠州畫院名譽院長,膠州市文聯顧問,山東省國畫院名譽院長,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被邀擔任:北京奧林匹克書畫院榮譽院長,中國國學學會名譽會長,北京中國名家書畫院名譽院長,北京宋莊藝術網藝術總監,《中國詩書畫》出版社社長,《藝術瞭望》雜志社名譽總編。在歷屆國展中多次獲獎。被國家人事部人才委員會授予“新世紀優秀人才”“當代中國畫杰出人才”“2007中國書畫年度人物”。獲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主辦的“人類貢獻獎文化藝術類美術金獎”“中華詩詞特殊貢獻獎”“中華詩詞終身成就獎金獎”。作品入展由國際奧委會主辦的“藝術——讓奧林匹克更美”國際藝術大展。獲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中外文化交流中心授予的“第七屆中國文化藝術政府獎”——文華獎;曾在福建、天津、泰安、廈門、重慶、武漢、北京、香港等地舉辦畫展。出版有《2008奧林匹克美術大會作品集》,齊魯美術世博行《山東著名畫家報告文學集》《當代中國杰出花鳥畫二十家》《藝術之巔》《當代國畫藝術名家集》《當代書畫名家》。并出版了由文化部文化藝術人才中心主編的:《一代翹楚》特邀藝術家——中國畫壇十大家,《當代國畫藝術名家集》《當代中國畫杰出人才作品集》《筆尖上的中國》《中國當代名家創作技法》以及《丹青畫史》《中國美術選集》《小品大意》《一尺大千》等多部典籍。并為中國文聯神州出版社出版的《中國當代書畫名家》題寫了書名。與《中國國家書畫網》簽約為首席書畫藝術家;受中國文化藝術節組委會邀請,擔任“中國十大書畫家”評委;在中國文化藝術類最高獎“金雞獎”終身成就獎評選活動中榮獲2017年度中國文化藝術類最高獎“金雞獎”終身成就獎;被中國對外文化交流協會譽為:大國巨匠——國禮藝術大師;被中國美術網譽為:中國一線畫家;2017年成功入選香港全球水墨畫大展;2018年,又入選《水墨畫精英——七賢迎春展》并被聘為香港特別行政區書畫院副院長。2020年春由山東絲綢之路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出品了《中國絲綢大紅袍》。
《賞秋》
縱筆放墨寫精神
——著名美術評論家邱振亮
九十年代初,我曾得到一本由著名書畫家王學仲先生題寫書名的《閻中柱畫集》,雖說刊載畫家的作品數量不多,但畫家那潑辣的畫風和獨具面目的花鳥造型給我留下極深的印象。事隔多年,當我又一次欣賞到中柱先生一批近作時,再次受到強烈的震撼,欣喜之余,有幾點個人感受一吐為快。
《風來竹自嘯》 81×227㎝
繪畫以得境界為上,山水畫如此,花鳥畫亦然。花烏畫是以花鳥代言,抒情言志。畫家的創造在于將原本具有不同體態和秉性的花鳥世界賦予了人的品性與新的時空,從而使自己的創造具有了真善美的體現和凈化人類靈魂的功能。中柱先生的花鳥畫善于透過畫面上可視的逼真實景,真景,成功地引發出一種可感的畫外虛象,虛實相輔,融成詩一般優美的意境,引人入勝,誘人興發。
《蓮山晨露》 107×248㎝
作為傳統的寫意花鳥畫,從青藤到八大,從石濤到八怪,在審美情調和創作境界上,應該說主要反映了舊時代文人玩賞筆墨、抒懷牢騷,乃致表現一種茶余飯后的閑情逸致。這種審美理想和藝術意趣,已與當今飛速發展的社會與時代精神相去甚遠,藝術品評的標準也正向時代精神和現代人的審美需求歸位。
在這一點上,中柱先生的花鳥畫十分注重與現代社會和現代人審美[關鍵詞過濾]的吻合與接軌,他力求從描寫一花一鳥抒發小我之情的微觀思維中脫離出來,注意與傳統寫意花鳥畫的筆墨程式和審美意趣拉開距離,顯示出他獨特的創意與對于自我藝術風格的超越。
他筆下的花鳥造型夸張大膽但不怪涎,筆墨激越縱放但法度井然,可以說他已經找到了一種適應他自己情感表達的藝術語言與表現手法,順暢了抒情寫意追求特定藝術意境的途徑。在現在藝術創作多元化和創作環境充分自由的氛圍中,常見一些人把意思飄忽、恣肆自在、狂放揮灑作為寫意畫的高境界,甚至有的人把在眾人的喝采聲中嘩嘩揮毫,墨飛筆舞、任意涂抹看作是大畫家之所為,或認為這就是寫意畫之真諦,其實這是對寫意的一種誤解。
《果熟來禽圖》
任何一種成熟的藝術形式,都必然具有它自身的法度,立意和意境的獲得如果拋開了法度,就無意可談,創作過程中的自由與狂放必須掌握在一定的法度之中,否則將成為平原走驪,易放難止,不可收拾。因此,放而有度,隨意之中又包含著著意,把隨意掌握在意向的指揮之中,才達到意隨筆運的目的。
中柱先生的大寫意正是在放與收、隨意與著意、自由與法度的適度把握中,形成他鮮明的藝術風格,同時也為他對花鳥畫特定意境的創造提供了保證。因此我們看到他筆下的花鳥世界,不論簡與繁,都具有一種欣欣向榮的蓬勃活力,讓觀眾感受到一種清新樸實和境幽趣雅的詩情畫意。中柱先生的花鳥畫又善于在取勢上給觀眾帶來較強的沖擊力。
在他的作品中取勢的運用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他把花烏畫的構圖方法結合了山水畫某些成功的經營方式,結構繁復、幅度寬闊、氣勢恢宏,置陣布置上以豐滿充實為特色,但豐滿絕不壅塞,充實而又靈動,體現出他在追求花鳥畫宏觀思維和空間美方面的探索動向。
他的花鳥畫與傳統花鳥畫相比,少了些高古自持與纖細淺薄,多了些積極向上和飽滿清新的審美意向。從總的方面上看中柱先生的花鳥畫已和傳統文人感時傷懷的寫意花鳥畫形成了很大反差,表現出一種質樸率真和健康飽滿的時代精神。
另一方面,中柱先生的作品又能把握和塑造出藝術對象自身的內在之勢。參差的枝干、錯落的花卉、活生的鳥雀,還有靈變的補景,都展現出蘊含于景物自身內在的生長規律與運動表態。這種內在之勢的表現加強了藝術形象的靈動與生命活力,在靜態的畫面之中蘊含著隱秀的天機靈勢,洋溢著活躍的生命動勢之美。
還有一點需要談到的這就是中柱先生作品中反映出來的裝飾意味,這也應當是他藝術風格的重要組成部份。洗煉簡括的花卉造型、索雅清逸的色彩暈染,往往在畫面上形成一種對比顯明而又富有節奏變化的筆墨色彩奏鳴,適度的修飾與理想化色彩的運用,既是一種節奏變化,又是傳統中國畫裝飾風在寫意花鳥畫中的運用,雕琢而不呆滯,突出而不孤立,在畫面上十分協調與合諧。中柱先生還擅長運用淡雅的中間色調把不同物象之間加以聯貫和銜接,在虛實相生的變化之中創造出豐滿的象外之象的意境空間。
這種手法又增強了畫面總體大勢的氣場,這種氣場是由畫家通過筆墨色彩效果創造出來的意象空間和氛圍,氣場的營造與渲染,或許是虛處理的有形物象,或許是渾然變化蒼茫朦朧的無形虛象,但它卻能在與畫面真景實景的對比融合中,喚起觀眾的聯想與想象,使作品的意境沁人心脾和豁入耳目。
早在十年前,藝術界的前輩黃鈞先曾賦詩一首,為中柱先生的作品叫絕,詩曰:苦禪已作古,筆墨留人間。今見閻君畫,苦老有真傳。蒼鷹視睥睨,花木態蹁躚。雄風欽仰止,丹青萬古傳。這里我借用前輩的一句話,祝愿中柱先生的藝術丹青萬古永傳。
辛巳季青
于青島多魚齋
《出水風荷帶露香》 68×138㎝
《盛夏》 88×94㎝
《瑞雪》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