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時間:2021年6月27日—7月3日
開幕時間:2021年6月27日星期日上午10:00
展覽地點:茌平區體育館西門(山東省聊城市茌平區建設路與覽勝街交叉口西南450米茌平體育館西門)
主辦單位:中共聊城市茌平區委宣傳部、中共聊城市茌平區委組織部、聊城市茌平區文學藝術界聯合會
承辦單位:聊城正泰房地產集團
協辦單位:中國金融美術家協會、中國中信國安集團、中國傳媒大學書畫協會、聊城大學美術學院、中央數字電視收藏天下頻道、《藝術觀察》欄目
王樹忠,字博石,齋號朔風堂。現為中國金融美術家協會副主席,中國中信國安專職畫家、藝術總監,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信息化部美術、書法研究院學術委員會副主任,泰國曼谷畫院副院長、特邀中國名人書畫院院士,中國北京尚墨藝術研究院院長,中華名人畫院畫家,黑龍江畫院特聘畫家,中國北京朔風堂水滸經典藝術研究工作室主任,山東省聊城大學客座教授,中國傳媒大學書畫協會客座教授。
王樹忠是一位來自中國北京,出生和成長于孔子的故鄉和齊魯文化的發祥地優秀畫家。他從事繪畫四十多年,一直堅持水墨大寫意,丹青潑五彩,創作了大量的山水、人物、花鳥的優秀作品,多次在國際國內獲獎,是一位頗有建樹和重要影響的、具有創新精神和特立獨行的畫家。
王樹忠是一位很有個性、最具才華的畫家。從他的畫中就能看出他的個性,而藝術最重要的就是個性,沒有個性就沒有藝術,沒有個性就沒有個人風格,所以人的個性和他的藝術是一個統一體。王樹忠在藝術上很有自己獨到的想法和見解,而且在鍥而不舍地追求自己的藝術理想,這一點非常難得,并且被他牢牢地把握。衷心地祝愿王樹忠先生為中國、為世界人民繼續創作更好的精品畫作。
主要國際獲獎包括: 1992年榮獲加拿大楓葉杯國際水墨大獎賽銅獎;1996年榮獲香港東方杯國際藝術大賽東方獎;2018年榮獲意大利那不勒斯國際文化藝術美術大獎(小飛人獎)。
“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的藝術解答
——畫家王樹忠“七一”獻禮作品賞析
文/王錦剛(景鋼)
中國傳媒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著名畫家王樹忠還記得自己入黨時的情景,那時他是一名解放軍戰士。1987
年 7 月 1
日,在李大釗烈士陵園,他面向黨旗莊嚴宣誓,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入黨三十多年來,他走軍營,下基層,勤奮創作,用自己手中的畫筆,歌頌樸實的勞動人民、歌頌偉大的中國共產黨。
在“七一”黨的生日來臨之際,王樹忠創作了百余幅作品,向黨的生日獻禮。這些作品包括三個主題,一是毛主席詩詞,展現了中國共產黨的紅色傳承;二是“奔馬圖”,表達了對“新起點、新征程”的新時代禮贊;三是通過“牛年畫牛”,歌頌了中國共產黨人的“三牛”精神。
紅色傳承:人間正道,揮斥方遒
王樹忠的水墨畫作品,最大的特點就是氣韻生動、雄渾通透。他的創作非常講究用墨技巧,筆法揮灑自如,畫面線條渾厚有力,色彩濃重瑰麗,構圖氣勢恢宏。他的作品取材廣泛,不僅有名山大川、梅蘭竹菊、奔馬等傳統題材,而且也非常關注現實,常常把生活中的重大事件入畫,創作了“奧運”“抗洪”“戰疫”等具有現實意義的作品。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劉艾新題字 設色紙本 367×144cm 2021年
王樹忠這種兼具浪漫主義和現實主義的創作風格,一方面來源于中國傳統的水墨畫創作技法本身,王樹忠吸收前人用墨的方法,使之變得更加狂放大氣,具有浪漫主義的意蘊;另一方面,這種風格主要深植于他的理想信念。王樹忠生于英雄輩出的齊魯大地,具有典型的山東人豪爽、真誠的性格;他成長、成才于軍營,在人民軍隊的大熔爐中鍛造了革命英雄主義的藝術靈魂;他是一名中國共產黨黨員,黨的初心使命又賦予了他藝術創作的紅色基因。
《西風烈》劉艾新題字 設色紙本 367×144cm 2021年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信仰信念任何時候都至關重要。對共產主義的信仰,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是共產黨人的政治靈魂,是共產黨人經受住任何考驗的精神支柱。”王樹忠就是這樣一位有著中國共產黨人堅定理想信念,并不斷以藝術的形式表現它的藝術家。
《萬山紅遍》張森題字 設色紙本 367×144cm 2021年
在“七一”獻禮作品中,王樹忠創作一組主題為“紅色傳承”的作品。在這些作品中,他以黑、藍、紅三色為主色調,創造了一種雄壯的歷史意象,其中,多變的黑色代表風雨如磐的艱苦歲月,靚麗的藍色代表廣袤開闊的歷史空間,鮮艷的紅色則代表著革命的流血犧牲和民族解放的理想信念。在這些沉重的歷史畫卷中,那一抹抹的紅色,襯托在大片的黑魆魆的背景中,把毛主席《憶秦娥·婁山關》中“蒼山如海,殘陽如血”的“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的壯懷激烈的戰斗場景表達得淋漓盡致,極富沖擊力和感染力。
《昆侖》張森題字 設色紙本 367×144cm 2021年
在《七律·長征》中,王樹忠則在水墨的鐵流中,用極細的線條勾勒了一支行軍的隊伍。在這支行軍隊伍中,有人騎馬,有人步行,一路蜿蜒而進,沖破了逶迤群山的漫漫阻隔。整個畫面中,最突出的是那行軍隊伍中一點點的鮮亮的紅色,猶如“星星之火”。這是一面面“漫卷西風”的紅旗,不僅點燃了整個凝重的畫面,而且也指引了中國革命的歷史方向。
《七律長征》設色紙本 367×144cm 2021年
就這樣,在《黃河》《長城》《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俏也不爭春》等一系列作品中,王樹忠通過紅色的點睛,藍色的襯托,黑色的渲染,在凝重而沉默的歷史空間中,書寫人類改天動地的壯舉,賦予了沉重的歷史以鮮活的生命。這些作品不僅使我們深深感到,中國共產黨厚重的歷史,是在艱苦斗爭中付出了無數的流血犧牲,戰勝了無數的艱難險阻,才創造的廣闊的歷史時空。
《長城》設色紙本 367×144cm 2021年
在這樣的廣闊的歷史時空中人們奮斗爭取對自由美好生活的信念和希望。在《陽光——毛主席去安源》中,王樹忠以極簡的筆墨,勾畫出一個瘦瘦高高的青年人的背影,一襲長袍,右肩背著包袱,左手拿著油紙傘,走在蒼茫的大地上,生動地表現出青年毛澤東的意氣風發和樂觀自信:“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
《山水》設色紙本 367×144cm 2021年
欣賞這些作品,我們不禁要問:誰創造了歷史?誰又來書寫歷史?從這些作品中我們讀到:當然是人民群眾!王樹忠用他的畫筆,藝術化地詮釋了中國共產黨的“初心”“使命”。“天若有情天易老,人間正道是滄桑”。中國共產黨堅持人間正道,方能帶領中國人民“指點江山,激揚文字”,“欲與天公試比高”,書寫中國改天換地的偉大歷史進程。
《富貴祥和》設色紙本 367×144cm 2021年
新起點、新征程:天下大勢,一往無前
王樹忠擅長畫馬,尤以“奔馬”見長。眾所周知,一提到畫馬,現代首推徐悲鴻;其次還有尹瘦石、黃胄、馬晉、劉勃舒等人。他們所畫之馬,各有特色,總體上的風格還是比較寫實。而王樹忠的“奔馬”,繼承前人,傳承徐悲鴻、劉勃舒等大師的畫馬技巧,但又不拘泥于前人,而是形成了自己的風格。王樹忠畫馬追求的是“神似”而不在其“形似”,水墨的運用上更加狂放無羈,線條更加簡練躍動。
《奔馬》設色紙本 367×144cm 2021年
王樹忠畫馬最為突出的就是他抓住了馬的神韻。在《一洗萬古凡馬空》這幅作品中,畫家寥寥數筆,就把“奔馬”的神韻活脫脫地表現出來。這幅作品充分表現出王樹忠“奔馬”的特點:活、動、力、野,整個畫面運墨流暢,墨力蒼勁,筆法神出鬼沒,不僅寫出了奔馬的動態神韻,而且寫出了奔馬的內在精神氣質。他的“奔馬圖”成為一往無前、勇猛精進的時代精神的寫照。
《奔馬》設色紙本 367×144cm 2021年
此次“七一”獻禮作品中,王樹忠也創作了一組“奔馬圖”。這組“奔馬圖”,氣勢如虹,用奔馬奔騰向前的氣勢,來歌頌新時代無可阻擋的歷史大勢。歷史浩浩湯湯,中國共產黨就如同這奔馬一般,帶領中國人民守初心、擔使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無可阻擋地奔馳在新時代的新征程上。
《奔馬》設色紙本 367×144cm 2021年
在《新時代、新起點、新征程》《登高莫問千秋月,上馬直追萬古風》《駿程》等作品中,王樹忠寫出新時代“萬馬奔騰”的恢宏氣勢。在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下,中國人民找到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道路,在世界各國競爭中呈現出一騎絕塵,策馬狂奔的發展態勢。他的“奔馬圖”以其傳神的感染力,非常生動地表達出“新時代,新起點,新征程”的偉大時代精神。這充分體現了時代大潮,進入到“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這其中有機遇,也有挑戰。我們要像駿馬一樣,在人間正道上勇往直前,在危機中育新機,于變局中開新局。
《奔馬》設色紙本 367×144cm 2021年
萬馬奔騰的氣勢,恰恰就是新時代中國共產黨的精神寫照。中國共產黨人正是把握住了天下大勢,順應時代潮流,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體現民心所向,這就是歷史的洪流,是任何力量不能抵抗的歷史方向。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經過艱苦卓絕的奮斗,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正道,中國已經進入新時代,開啟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中國共產黨如奔馬一般,帶領中國人民,在新征程上繼續創造歷史的奇跡。
《奔馬》設色紙本 367×144cm 2021年
“三牛”精神:服務人民,捍衛人民
王樹忠不僅善于畫馬,還樂于畫牛。今年是牛年,他就創作了不少“牛”圖。自古以來,中國的農耕文明形成了人與牛的緊密相連的傳統。一直以來,人們用“孺子牛”“拓荒牛”“老黃牛”來指稱這個人們勞動的老朋友、老伙伴、好搭檔。它們代表著勤勞、忠誠、開拓、奉獻,在它們身上閃爍著吃苦耐勞、任勞任怨、無私奉獻、勇于擔當的光輝品格。所以,習總書記用“三牛”來形容中國共產黨人與人民群眾的關系,用“三牛”精神來概括和傳承中國共產黨的革命精神和奮斗品格。
《三牛頌》設色紙本 367×144cm 2021年
1942
年,毛澤東同志就曾把中國共產黨人喻為“孺子牛”,他說:“魯迅的兩句詩,‘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應該成為我們的座右銘。”1945
年,黨的七大將“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寫入黨章;2012
年黨的十八大提出“以人民為中心”的基本方略。“為人民服務”的“孺子牛精神”歷久彌新,在新時代不斷傳承、發揚。
《牛》設色紙本 367×144cm 2021年
在
2021
年全國政協新年茶話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要發揚“為民服務孺子牛、創新發展拓荒牛、艱苦奮斗老黃牛”的精神,永遠保持慎終如始、戒驕戒躁的清醒頭腦,永遠保持不畏艱險、銳意進取的奮斗韌勁,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上奮勇前進,以優異成績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
周年!
王樹忠的畫牛,一如畫馬,他注重的是抓住牛的神韻,注重表現牛的內在精神氣質。王樹忠的“牛”圖,充分體現了“三牛”精神,創造性地突出了三種“牛勁”意象:直沖向上的“牛角”,給人一種不畏艱險力耕力拓的沖勁兒;環目圓睜的“牛眼”,給人一種堅忍不拔的奮斗韌勁兒;還有充滿力量的“牛尾”,給人一種不服輸的戰斗倔勁兒。王樹忠的“牛勁圖”表現了兩種主題:一是為民服務的“奉獻”精神;一是不怕犧牲的“戰斗”精神。
《牛》設色紙本 367×144cm 2021年
王樹忠創作了以“奉獻”為主題的“牛勁圖”,體現了作為孺子牛、拓荒牛和老黃牛與勞動人民的血肉關系。《犟》是這類作品的典型代表。《犟》的畫面中一個牧童拽著老牛回家,可能是牧童餓了,想要快點回家,而老牛卻吃飽喝足,慢悠悠踱步,一付滿不在乎的神情。這一快一慢、一急一閑的畫面,把牧童與老牛親切而和諧的關系表現得生動有趣。還有《甘為孺子牛》,趴在老牛身上看書的牧童;《孺子牛》中坐在老牛身邊看書的牧童;《遙指杏花村》《童趣》中坐在牛背上的牧童等等,都表現了人與牛之間相互依存、相互信賴的和諧關系。還有《力大無窮》《純良溫順》《不爭》等作品也都深刻表現了“三牛”精神的內涵:為人民服務,甘做人民公仆,老老實實做事,做為民服務的孺子牛,開拓事業的拓荒牛,奉獻人民的老黃牛。
《牛》設色紙本 367×144cm 2021年
而《戰斗》《勇猛無畏》《猛士》《所向無敵》等作品表現了牛的戰斗精神的一面。老牛雖然有“純良溫順”的一面,但也是有牛脾氣的,老牛的另一面就是具有強悍堅忍的戰斗精神。《戰必勝也》動態地展現了牛的勇猛,一頭公牛躍起前蹄,環眼怒視,充滿力量的雙角,猛地向一只挑釁者沖過去,而挑釁者則被嚇得倉皇逃竄。這一幕非常生動地表現出人民軍隊的“三牛”精神: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必勝也。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人民軍隊是保衛國家安全的綠色長城,是人民利益的堅強捍衛者。
通過畫“奉獻”的牛、“戰斗”的牛,王樹忠歌頌了中國共產黨與人民群眾之間的血肉聯系,表現了中國共產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人民軍隊是人民的子弟兵。
《拓者》設色紙本 136×68cm 2021年
在建黨一百周年來臨之際,我們常常會問:為什么中國共產黨能夠帶領中國人民開天辟地、披荊斬棘、艱苦創業?為什么中國共產黨能帶領中國人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在王樹忠的“七一”獻禮作品中,我們似乎可以讀出答案。
“歷史充分證明,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心向背關系黨的生死存亡。”人民在歷史的探索和奮斗中造就了中國共產黨,中國共產黨團結和帶領人民又創造了歷史的輝煌。中國共產黨順應時代潮流,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領導做牛做馬的勞動人民翻身得解放,又帶領中國人民走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人間正道,開啟了歷史的新起點、新征程。中國共產黨就是要做人民的“萬里駒”“千里馬”,一路龍馬精神開辟歷史道路;就是要做人民的“孺子牛”“拓荒牛”和“老黃牛”,為民服務,得到人民的衷心愛戴和擁護,早日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牧夏圖》設色紙本 70×45cm 2021年
《笑口開喜氣洋》設色紙本 70×45cm 2021年
藝術履歷
1968年出生于山東茌平
1984年特招入伍
1989年畢業于北京畫院研修班
1990年在中國畫研究院舉辦“王樹忠畫展”
1990年成為劉勃舒先生的入室弟子
1991年在中國畫研究院進行國畫研究創作
1995年畢業于中國礦業大學(北京)
1996年在山東美術館舉辦王樹忠“思古幽情”個人畫展
1998年出版《王樹忠畫集》,參加中國美術館舉辦的“當代水墨藝術十人聯展”
1999年在北京市公安局《首都公安報》任美術編輯、記者
2001年在中央美術學院國畫系深造
2002年出版《王樹忠作品選》
2003年出版《榮寶齋 2003 第二回中國畫清賞雅集》之《王樹忠作品選》
2005年由北京經典藝苑出版《王樹忠新作集》
2005年由北京經典藝苑主辦“王樹忠新作展”
2005年考入中國藝術研究院“賈又福山水工作室”碩士研究生
2006年《王樹忠水滸人物畫集》由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
2006年《王樹忠山水畫集》由中國藝術出版社出版發行
2006年北京、濟南、濟寧、江北水城(聊城)“水滸人物”巡回展
2007年中央電視臺攝制《藝術傳奇——王樹忠》
2008年代課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建筑系
2009年參加在中國美術館舉辦的無聲呼喚——賈又福先生從藝五十周年回顧展暨學生優秀作品展(主辦:中國美術家協會 / 中央美術學院 / 中國藝術研究院)
2009年《王樹忠山水畫集》由四川美術出版社出版發行
2010年參加中國金融美術精品展并獲銀獎
2010年《當代畫家選集——王樹忠》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
2010年《中國當代畫家選集——王樹忠》由文化藝術出版社出版
2011年《中國當代畫家選集——王樹忠》之《御路拾珍》由今日美術館出版
2011年出版《當代水墨名家賞析》之《王樹忠畫水滸人物》
2011年《王樹忠扇面選集》由文化藝術出版社發行
2011年《王樹忠新作精選專刊》16 版由北京翰墨藏真雜志社出版
2011年參加中國宋慶齡基金會主辦的大愛之光——中國當代書畫名家救助貧困母親慈善拍賣會
2011年《當代名家山水畫精品》之《王樹忠太行山系列》由河北美術出版社出版發行
2011年應邀參加山東東平人民政府、山東省古典文學學會主辦——王樹忠《三國》、《水滸》作品邀請展暨羅貫中國際學術交流
2011年參加北京大學中國當代藝術經典大家入史研究與傳承工程——賈又福師生展
2011年應河北美術出版社之邀編入《中國當代著名畫家年鑒》
2011年參加中國國畫家協會主辦、國家畫院學術主持的人物精品展
2012年參加北京第 15 屆國際藝術博覽會
2012年《山水冊》及《人物冊》由中國金融美術家協會主編出版
2012年由北京琉璃廠墨雅堂舉辦《王樹忠新作展》
2012年參加紅十字慈善基金會捐助貧困兒童作品拍賣活動
2012年參加第三屆中國職工藝術節“神華杯”書法美術作品展(主辦:中華全國總工會/中國文聯/中央文明辦/中央電視臺/中國書協/中國美協)
2012年參加中華社會救助基金會“美術中國行”當代百名中國畫家救助貧困地區孤寡老人捐贈作品展
2012年王樹忠藝術個展在山東博物館舉辦,展覽由山東省文化廳、山東省文聯主辦,山東省美協、山東省博物館、中國金融美協、中國中信國安集團協辦。
2013年應邀與導師劉伯舒一起參加四川美術界學術論壇
2014年在河北保定當代美術館舉辦“王樹忠藝術展”并出版作品集
2015年受邀參加崇德尚藝,抒懷為民新華社《半月談》致敬人民藝術家北京書畫展
2016年受邀參加中信國安舉辦的國畫名家作品邀請展
2016年在中信國安藝術館舉辦中國夢丹青夢——王樹忠水墨藝術作品展
2016年應邀參加第三屆濟南泉水節書畫名家邀請展水墨丹青名家王樹忠
2016年9月28日應邀參加在日本東京國立美術館舉辦的翰墨家風三世代藝術展(王永瑞王清照王樹忠)
2017年1月23日受邀參加弘藝光大——金融六杰美術邀請展
2017年應邀參加中烏兩國藝術家論談
2017年在中信藝術館舉辦王樹忠水墨作品展
2017年8月20日第五屆濟南泉水節書畫名家邀請展
2018年2月4日應邀參加一年之寄——當代中國畫名家作品邀請展《中國書畫》美術館
2018年5月26日應邀參加意大利第 18 屆那不勒斯國際經典文化節榮獲“那不勒斯國際經典文化美術大獎”“小飛人獎”
2018年7月15日參加 2018·中國金融美術名家國畫邀請展
2018年9月9日應邀參加【水墨丹青·王樹忠】第六屆濟南泉水節書畫名家邀請展
2018年9月22日應邀參加“述古敦煌”——禪意書畫藝術展
2018年應邀參加藝會友德育人中國傳媒大學書畫協會迎新年書畫作品展
2018年10月1日參加“紅樓夢經典傳承”書畫藝術展
2018年10月25日在中信國安天下第一城接受書畫頻道專訪
2018年10月16日參加中信集團攜手書畫頻道舉辦的“奮斗新時代中信集團職工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書畫大賽
頒獎晚會暨書畫頻道進萬家——走進中信青島”系列文化活動并獲得“最佳優秀作品獎”
2018年10月16日在青島海景花園大酒店接受書畫頻道專訪
2019年應邀參加紀曉嵐故居舉辦的“丹青寄語畫展”
2019年舉辦慶祝建國七十周年中國傳媒大學校慶六十五周年奮進中傳王樹忠藝術作品展
2019年受邀參加中國傳媒大學舉辦的奮進中傳中國傳媒大學書畫協會書畫攝影篆刻作品展
2019年應邀參加翰墨飄香書盛世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70 周年暨中國近現代經典書畫展
2021年6月27日慶祝建黨一百周年(王樹忠繪畫藝術作品展)(茌平區體育館)
2021 年7月1日慶祝建黨一百周年王樹忠繪畫藝術作品三牛精神百牛展(仰山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