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藝術簡介:
王建玉,字蘭心,畢業于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現定居北京、深圳。
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國家一級美術師,中國工筆畫學會會員,中國女畫家協會會員,湖南省美術家協會會員。本人作品參加中國文聯和中國美協主辦的全國美展,被入圍、入選、獲獎共計二十多次,其中獲獎、入選作品,先后在中國國家畫院、中國婦女兒童博物館和各省市各大美術館展出并被收藏。
還有其它作品在中國書畫報,中國蘭花雜志、中國雅昌網、中國人民藝術家網等刊登。
藝術成就:
1)2021年9月,創作《素心皎皎靜無塵》入圍第三屆“神圣長白”全國中國畫作品展。
2)2021年1月,創作《青山隱逸》入圍中美協主辦的“抱石風骨”首屆全國中國畫雙年展。
3)2020年11月,創作《軍民魚水情》作品入圍中國美協主辦的“第五屆《紅船頌》全國中國畫作品展”。
4)2020年10月,創作《歲月有痕》系列二,入選第二屆中美協主辦的“湖南.中國畫雙年展”。
5)2019年11月,創作《草原秋情》入選中美協主辦的第二屆“白山黑水·美麗四平”全國中國畫作品展,并被評為入會資格,作品被主辦方收藏。
6)2019年7月,創作《春天的故事》入選第十三屆全國美展湖南省展區,被評為優秀獎。
7)2018年11月,創作《園林一隅》入圍中國美協主辦的“出彩鄭州”全國第五屆中國畫線描藝術展。
8)2018年10月,創作《與蘭對話》入圍中國美協主辦的“南田風骨一第三屆惲南田全國花鳥畫作品展”。
9)2018年9月,創作《修竹吾廬三徑》入圍中國美協主辦的“南粵之光”全國中國畫展。
10)2018年9月,創作《千古絕唱》入選中國美協主辦的“美麗中國”·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全國中國畫作品展。
11)2018年9月,創作《橘子洲頭印象-紅色記憶》入圍中國美協主辦的美麗中國·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全國中國畫作品展。
12)2018年8月,創作《相逢》入選中國美協主辦的“金城流韻21世紀新絲綢之路”全國中國畫展”。
13)2018年7月,創作《千古胡楊》入圍中國美協主辦的“升庵詩畫”——全國中國畫作品展”。
14)2018年6月,創作《青山隱逸》入圍中國美協主辦的中國夢.燕趙雄風全國中國畫、油畫作品展。
15)2018年6月,創作《相約雪月》入選中國美協主辦的“國風盛典”-首屆全國中國畫作品展。
16)2018年4月,創作《千年的守護》入圍中國美協主辦的第四屆“八荒通神”-哈爾濱美術雙年展(中國畫)。
17)2017年11月,創作《相約雪月》入選中國美協和中國女畫家協會主辦的《女性與時代——百年中國女性藝術大展·特展》,獲得加入中國女畫家協會會員資格。
18)2017年,創作作品《守護家園》入選中國美協主辦的“鄉風墨韻·全國中國畫作品展”。作品被國家收藏。
19)2017年,創作的《敢問癡情深幾許,三千歲月笑從容》作品,入圍中國美協主辦的“寫意中國 大美遼寧——第二屆中國畫水墨大展”。
20)2017年,創作作品《白鷺三千里,只為一蘭香》入圍中國美協主辦的首屆“白山黑水·美麗四平”全國中國畫作品展。
21)2017年7月,創作的《全民抗戰》作品,入圍中國美協主辦的“中國(南昌)軍事美術作品展”。
22)2016年,創作的《夢歸故里》作品,入圍中國美協主辦的“絲綢之路·翰墨通渭”首屆中國畫、油畫作品展。
23)2016年6月,創作的《淑影夢瀟湘》作品,入圍中國美協主辦的“榮寶齋中國畫雙年展”。
24)2014年6月,寫生創作的「幽獨空林作品,入選中國美協主辦的“齊魯頌”全國花鳥畫展。并被國家收藏。
25)2014年,創作的“紫騰花開千萬盞”作品,參加全國第十二屆美術作品展入選湖南省展區展覽。
26)2015年,作品“翠袖迎風”參加文化部社會經濟文化交流協會組織的全國各省巡回展。
27)2014年,創作的作品“虛心自持”參加韓國藝術交流作品展,獲優秀獎。
28)2013年,創作的“心靈之居”作品,參加清華美院舉辦的優秀作品展。
29)2012年,寫生創作的“江南春韻”作品,被「中國書畫報」刋登并被收藏。
30)2011年,作品“竹風浩蕩”參加全國書畫展,被國家瑞金博物館收藏。
31)2009年,作品[竹韻]參加湖南省國畫館慶三十周年國畫展并被收藏。
32)1995年,作品在湖南省迎接第四屆世界婦女大會,而舉辦的藝術大賽中獲優勝獎。
作品點評:
看女畫家王建玉的近作
(據錄音整理,經過中央美院薛永年教授審改潤色)
當代中國畫家,專長得多,兼擅的少。很多畫家注重自成風格,這當然非常必要,但如果只滿足于形式上的與眾不同,缺少生活的體驗,文化的思索,感情的投入,創新的意識,不管面目多鮮明,依然會結殼自縛,裹足不前。

《幽獨空林》240×120cm
2014年6月寫生創作,作品入選中國美協主辦的“齊魯頌”全國花鳥畫展。并被國家收藏。

《守護家園》210×200cm
2017年創作,作品入選中國美協主辦的“鄉風墨韻·全國中國畫作品展”。作品被國家收藏。
六年前,在中國美術館一次展覽研討會上偶遇王建玉女士,認識了這位勤奮努力的女畫家。她的中國畫,沒有上述的弊病,不僅兼長花鳥和人物,而且畫法也多姿多彩,總是適應表現內容的需要不斷刷新自己的面貌,一直在鍥而不舍地攀登藝術峰巒。

《春天的故事》230×120cm
2019年7月創作,作品入選第十三屆全國美展湖南省展區,被評為優秀獎。
前年,看到她畫的《春天的故事》,已經十分別致。藍色的調子,冷中帶暖。她以撞色撞粉的技法,描寫春雪中的樹掛。老樹偉岸,枝繁葉茂,玉樹瓊枝,白鷺飛落。嚴寒將去,生機勃發。表現了滄桑中的生命,冰雪中的春光,筆工意遠,令人難忘。

《柏樺樹系列》66×66cm

《素裹飄香沁萬家》150×196cm
今年她帶過來的作品,大小不一,畫法多樣。水墨的有《白樺樹系列》,幅幅不同,但都善于剪材,講求構成,發揮了黑白灰的對比,寧靜、簡潔而清新。工筆淡色的有《玉蘭》和《蘭花》。《玉蘭》題為“素裹飄香沁萬家”,畫得工細入微,繁茂而迷蒙,仿佛在香霧中,樹上小鳥,畫龍點睛。

《草原秋情》190×190cm
2019年11月創作,入選美協主辦的第二屆”白山黑水·美麗四平“全國中國畫作品展,并被評為入會資格,作品被主辦方收藏。

《素心皎皎靜無塵》230×152cm
2021年9月創作,作品入圍第三屆“神圣長白”全國中國畫作品展。
《蘭花》題著“素心皎皎靜無塵”,但不在深山之中,像在陽臺之上,那幾盆吊掛的石斛蘭,互相掩映。多姿舒展的葉,飽滿素雅的花,取之自然的樹兜,外露的根,翩翩的蝴蝶。充滿了現代生活氣息。畫法屬于沒骨,不勾線而有線,淡色層次豐富,色墨互襯,冷暖過渡,虛實相生,撞水的斑痕,又平添了自然韻味。

《芳心自展》68×68cm
重彩的有《芳心自展》,畫陽光下的芭蕉,布局和用色,都刷新了工筆重彩。構圖新穎,善于空間分割,用色獨到,敢于紅綠對比,畫得大氣、知性而端莊,可能吸收了西畫的色彩關系,又特重補色的對比,富于淵源于壁畫的東方美感。

《千古絕唱》230×160cm
2018年9月創作,作品入選中國美協主辦的“美麗中國”·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全國中國畫作品展。
另一幅《千古絕唱》,以前所未有的畫法,描寫沙漠中“千年不死,死后千年不倒,倒后千年不朽”胡楊。她把小寫意節奏鮮明的筆法用于重彩花鳥畫,還吸收了套色版畫簡練而的鮮明對比。以紅色的底子,襯托金色的胡楊老樹,點綴以銀光閃動細碎如云的胡楊樹葉,畫出了生命的輝煌,畫出了英雄樹不屈服的意志和頂天立地的精神。很容易引起觀者的心靈共鳴!聽說,有收藏家中意這件作品,我建議她不要輕易脫手。
她多年做人事,做企業,做記者,并不是繪畫本科出身,但經過頑強努力,廣泛的求師訪友,畫得已經相當專業。難能可貴的是,她不單是追求好看,而是刻意于有生活、有文化、有寄托。而且不被一種表現形式束縛,敢于使用各種新的技法,大膽嘗試吸收,肯于多方探索,不以一種固定的面貌示人,也許有人覺得這樣精力不集中,但我覺得這既說明了她從感受出發而確定畫法,又說明了他旺盛的探索活力。祝她不斷進步,更上層樓。
2021年7月薛永年于北京
薛永年先生簡介:中央美術學院人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國家文物鑒定委員會委員,中國美術家協會理論委員會名譽主任,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
作品欣賞:

《相逢》190×190cm
2018年8月創作,作品入選中國美協主辦的“金城流韻21世紀新絲綢之路”全國中國畫展。

《相約雪月》210×150cm
2018年6月創作,作品入選中國美協主辦的“國風盛典”——首屆全國中國畫作品展。

《青山隱逸》190×260cm
2021年1月創作,作品入圍中國美協主辦的“抱石風骨”首屆全國中國畫雙年展。

《軍民魚水情》240×200cm
2020年11月創作,作品入圍中國美協主辦的“第五屆《紅船頌》全國中國畫作品展。

《歲月有痕》220×200cm
2020年10月創作,作品入選第二屆中美協主辦的“湖南·中國畫雙年展”。

《園林一隅》200×100cm
2018年11月創作,作品入圍中國美協主辦的“出彩鄭州”全國第五屆中國畫線描藝術展。

《與蘭對話》240×124cm
2018年10月創作,作品入圍中國美協主辦的“南田風骨——第三屆惲南田全國花鳥畫作品展”。

《修竹吾廬三經》230×190cm
2018年9月創作,作品入圍中國美協主辦的“南粵之光”全國中國畫展。

《橘子洲頭印象—紅色記憶》235×124cm
2018年9月創作,作品入圍中國美協主辦的美麗中國·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全國中國畫作品展。

《千古胡楊》240×200cm
2018年7月創作,作品入圍中國美協主辦的“升庵詩話”——全國中國畫作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