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簡歷】
韓英凌(曾用名韓英嶺),1966年生于山東高唐。1986年參軍,先后供職于江蘇省軍區政治部,沈陽軍區后勤部從事軍隊文藝工作。1994轉業,就職于聊城市文化館,現為正高級研究員。
先后獲得“聊城市文化英才”,“聊城市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水城領軍人才”等榮譽稱號。
2007年考入中國國家畫院盧禹舜工作室。跟隨盧禹舜先生學習研究中國山水畫。作品多次在國家展覽中獲獎并出版有《翰墨隨心》——韓英凌國畫作品集、《韓英凌山水畫作品集》、《韓英凌速寫作品集》、《造化心源》、《明心見性》、《玄化無言》、《澄懷味象,墨跡心游—韓英凌水墨作品》等作品集。
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山東省中國畫學會常務理事,山東省美術家協會理事,山東省美協山水畫藝委會副秘書長,聊城大學特聘教授,聊城市政協委員。
藝術感言:
中國畫學習是需要悟性的,氣韻生動、筆墨情志,不是三言兩語說說,要納入實踐運用和探索。學習古人,不可拘泥于古人。創造性是藝術的要求。我不喜歡流于空泛的表象塑造。藝術是來自藝術家心靈深處的審美表達,意象才是藝術的本真存在。意象具有排他性,帶有藝術家強烈的個性色彩,否則不好再言藝術了。
紅塵有荷 在水一方
楊文清
荷花,開在紅塵,便是眾生的花。
“彼澤之陂,有蒲有荷。有美一人,傷如之何?”
人與荷花的初次相遇,該是在少男少女懷春的季節,該是從他們的眼里心里,開到房前屋后,山野水濱,開到思無邪的《詩經》里。荷葉羅裙,芙蓉粉面。嬉笑歡唱,舒卷一任天真;俯首低眉,嬌羞不勝涼風。
屈原的荷花,與情愛無關。卻有著絕唱般攝人心魄的清絕和孤高。
“制芰荷以為衣兮,集芙蓉以為裳”這個浪漫卻決絕的楚國人,以荷花為羽毛,浴火的鳳凰一樣賦予了荷花一種不可褻瀆的圣潔和凜然。
當荷花開在唐詩宋詞里,那便成了白居易的荷花,歐陽修的荷花,姜白石,李清照,李商隱的荷花。自從畫船載酒,撐入荷花深處,詩,滲透了荷香,荷,染上了詩意和煙火人世的酒香。“綠藤陰下鋪歌席,紅藕花中泊妓船。”“翠葉吹涼,玉容消酒。”“一片笙歌醉里歸。”
及至紅衣半落,一池狼藉,枯荷夜雨,點點滴滴滴到天明,滴滿一腔游子的鄉愁,落寞的況味里,這戀戀不舍的凋落和清響,也別有一種溫暖在心頭,慰藉清寒和孤寂。
鴛鴦南浦,風裳無數。如果你的蚱蜢小舟載了太多的哀愁和美酒,如果你沉醉到確實找不到歸路,何必急著在醉意里懵懵懂懂,不妨靜心凝眸,往這一片粲然深處看去。忘情以對,極致的絢麗,冷艷無聲;驀然回首,一夕風月,萬古長空。或許,有驚鴻一瞥,靈光返照,息卻你的酒意,照見回家的路。
荷花,這生在泥沼深處精靈,絕塵的容顏,有一種讓人噤聲的美,映照眾生靈府,妙色,妙法,只可意會,不可言傳。
“人間有筆應難畫,雨后無塵更好憐。”
若是有心人,識得蓮心,識得荷花明明明滅的前生后世,靈悟在心,丹青在手,畫得這精靈的水月前身模樣,也定然識得佛祖拈花之意,在綻放的蓮花里,望見了佛祖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