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簡歷】
承強,1961年生,江蘇宜興人,著名畫家、藝術策展人、自然主義抽象油彩繪畫領軍人物,當代自然主義抽象藝術流派開創性畫家,其油彩繪畫技法和形式表達原創。在全球化、當代化語境下,摒棄程式化、教條化、圖像化繪畫藩籬,不失東方“道法自然”之哲學精神,探索以東方詩性精神和西方形式構成的契合。彰顯東方意韻與西方抽象主義的自然融合而獨具神韻,妙手偶得,超然象外。色彩的空間有了進一步的延伸和擴展,呈現出前所未有的、獨特的時代性、國際性特征。為中國當代油彩繪畫乃至世界油彩畫壇開疆拓土,別出機杼,別開生面。
作品入選中國美術家協會舉辦的“重溫經典”全國山水畫展,數十次被邀入選全國名家名作展。作品被海內外專業機構和個人、團體廣泛收藏。2010年經吳冠中先生授權策劃組織建造吳冠中藝術館,修復吳冠中故居并對外開放。策劃組織全國新文人畫展2次,策劃組織承辦中國美術家協會、宜興市人民政府聯合舉辦的全國中國畫展2次、全國工筆畫展1次、全國油畫展2次,策劃承辦70后全國油畫展、80后全國油畫展、90后全國油畫展、百家金陵金獎作者作品展、古今之變全國新人新作展等十多次有影響力全國畫展。
現任吳冠中藝術館館長,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美術家協會復評監審委員會委員、江蘇省美術家協會理事、南京師范大學美術學院兼職導師,上海交通大學江南文化研究院客座教授、上海中外文化藝術交流協會書畫專業委員會副會長、無錫市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宜興市美術家協會主席。
《太湖初雪》布面油彩 80cm×60cm
大象無形 華彩益彰
——承強的油彩抽象繪畫藝術
中國美術報 韓洪剛
印象中的承強是一位傳統山水畫家,數十年浸淫筆墨,執著于勾皴染點,揣摩先賢法度。偶見其作品,層巒疊嶂而虛實有度,己將宋人法度、元人筆墨融入自己的山水樹石之中,筆墨狼藉而景物璀璨,深悟中國山水畫的妙道。而今,忽然看到他的油彩抽象繪畫,恣肆奔放,別出機杼,別開生面,甚為震撼。
《天池》布面油彩 150cm×120cm
承強的油彩抽象繪畫,流彩溢章,渾然奇幻。他的創作有著極大的隨意性,自由而多變,馳騁有余,連貫一氣,隨心所欲而千姿百態,每幅作品所呈現的意境各不相同。觀看他的作品,或若風云際會,云卷云舒,廣袤、激蕩中蘊含淡然的愜意;或若大漠孤煙,長河落日,撲面的雄渾與滄桑;或若星河璀璨,漫天流霞,充滿了瑰麗的幻想與浪漫的情懷;或若春雨瀟瀟,如煙、如霧、如塵,仿佛有訴說不盡的綿綿情思……他的作品跨越了夢幻與現實之間的界限,酣暢恣肆、吞吐大荒,宛如一首首生命的贊歌,讓人浮想聯翩。
《潮涌》布面油彩 90cm×60cm
藝術基于自然,而源于心靈。承強酷好游歷,熱衷于表現自然意象之美,從戈壁荒漠到雪域高原,從塞外草原到江南水鄉,四十余年間,他踏足大江南北,搜盡奇峰打草稿。豐富的游歷不僅開闊了他的視野,積累了豐富的素材,讓他胸中藏有萬千丘壑,更充實了他的內心世界,開啟了他無盡的想象和聯想,為他打開了廣闊的藝術天地。
《虎跳峽》布面油彩 150cm×120cm
“外師造化,中得心源”。承強在游歷中體悟不同山川自然的格調與氣韻,以造化為師。承強的師造化,不是描摹自然的形、色,而是“心與天地會”。他將自己的“心”融入自然之中,心游于物,物我相容,用心感悟自然造化之美,合于自己性情,滋養自身的藝術意趣與審美意境。在自然山川中他我到了與自己審美理想相切合的形式語言——油彩抽象繪畫。他表現的自然,不是簡單再現自然的面貌,而是追求自己心中的“真實的自然”他以自己的感悟對自然進行重新組構和提煉,以自由抒情的抽象語言,在面面上重現更“真實的自然”,這個“真實的自然”蘊含了他對天地、山川的真實感受,濃縮了他的性情與心性,也飽含著他的審美理想與情懷。
《萬山紅遍》布面油彩 120cm×100cm
自然山川給了承強無盡的靈感與激情,自由的抽象繪畫語言讓他內心深藏著的中國文人特有的詩性得到徹底的釋放。從他的作品中既可以看到浪漫主義詩人的豪邁與奔放,滿腔激情澎湃;也可以品到婉約之美,細膩的情思如歌似泣;有時又流露出淡雅的詩意,營造虛靜平和之境,形成了“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藝術效果。他筆下的作品《快雪時晴》《蒼山洱?!贰讹L花雪月》《太華高秋》,都充滿了歡暢的韻律與節奏,伴隨著情感的起伏,輕重緩急,一任由心,幻若仙境,無不洋溢著他對大地詩人的情懷。
《蒼山洱?!凡济嬗筒?80cm×60cm
承強的油彩抽象畫肆意奔放,看似是漫不經意的任性涂抹,實則十分精妙,別具匠心。如《天際》,畫面如旋如舞,水色相容,畫面上部的黃色或明或暗,從左向右呈回旋往復之勢,下部深藍、橘黃與白色合為一勢,由右向左傾瀉,互為顧盼,一唱一和。整幅畫面虛實相生,虛處浩渺而明媚,仿佛蘊藏萬物;實處渾厚而繁密,沉著平靜中又若空靈而無一物。作者正是通過一動一靜、亦虛亦實的手法勢構筑畫面的跌宕起伏氣象。他在看似隨意的揮灑中巧妙布局與取勢,韻律與節奏無不合于畫理、情理,透出他對畫面的苦心經營。他這種大寫意手法與無目的信手涂鴉有著天壤之別,其精神內核與形式表達高度契合,且概念抽象,造幽至秘。這是基于他長期山水畫實踐基礎之上的,在體察入微、自然、自在意識狀態下的一揮而就,所呈現出的是不雕不琢、精妙絕倫的審美意象,此正是中國寫意畫之精髓——“經意之極,若不經意”。
《梅里印象》布面油彩 120cm×100cm
“遠取其勢,近取其質”,承強深知“真放在精微”,在肆意釋懷的同時,他更注重畫面的精微,于豪放中見精微,于精微中見豪放。在《紫氣東來》中,大片流彩蜿蜒逶迤,時急時緩,時開時合,在優雅的紫色旋律中奏出悠揚的樂章。近處棕褐色的點彩沉著淋漓,攢三聚五,錯落有致,層層疊疊,宛如冬日從林,寂靜蒼涼。細觀這些點的處理,或聚或散,或疏或密,或爭或讓,或濃或淡,別出心機而生動自然。承強的“精微”不是對細枝末節的精細描繪,而是體現在對畫面構成元素之間的節奏、虛實、輕重等關系精妙把控。“妙算毫厘得天契”,承強的抽象藝術正是在“豪放”與“精微”辨證中闡述“致廣大,盡精微”的藝術精神。
《大象無形待蒼穹》布面油彩 120cm×100cm
承強的作品妙在具象與抽象之間,屬于具象中的抽象,意象中的表現。天馬行空的流彩,縱橫若入無相之境,不為形所役,淋漓酣暢。但無論其想象多么綺麗與變幻,觀者還是可以看到其中所蘊含的意象,在幽隱之際是有物、有象的,或若云霧蒸騰,或若群峰競秀,或若靜水深流……,景物盎然,一片生機。在《飛瀑》《黃山雪霽》中他以大白、大黑的陰陽關系構架畫面,黑處繁重密致,層層疊疊,白處輕盈而靈動,黑白之間,氤氳隱約。他以“知白守黑”的理念在黑白互生中展現了一幅山水畫卷:山似云,云如水,山、水、云渾然一體,咫尺之中天地難辨顏色,山巒密林,似有似無,若隱若現。承強筆下的物象大都似有又若無,虛無縹緲,“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彼窃谔搶嵔惶?、有無互生中創作了脫離物象而又非單純抽象的藝術形式,在有形的現實世界和無形的精神層面找到契合點,演繹了一幅幅至高、至深、至美的空靈妙境,呈現了中國藝術“大象無形”的審美理想。
《天際》布面油彩 100cm×150cm
承強在油彩抽象繪畫上所取得的成就,得益于其長期的山水畫深入學習與中國傳統文化的熏陶。中國山水畫承載了中國文化深厚的民族精神與審美理想,與中國哲學中核心的精神“道”緊密相連。承強正是在山水畫中汲取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將自然造化作為自己“神游”的理想天。他的作品既展現自然造化的大美,又表現自己內在的性情與精神,將自己的內心心境與自然物象合而為一。在其作品《云心水性》、《潮涌》中,云水相擁,一動一靜,動者翻騰奔放,靜者浩渺彌漫,動者益動,靜者益靜,形成了云隨水動、水隨云流的卓絕意境,傳達出東方哲學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之思想。承強的抽象藝術雖源于中國傳統文化,但不是模仿前人形式語言與技法,而是基于傳統精神上的創新。觀看他的作品,其越抽象、越趨于無形,越感覺接近中國傳統的繪畫思想,他以抽象繪畫語言闡述中國傳統文化精神。他的抽象藝術是從中國傳統文化中汲取營養,融合當代審美氣息,最終形成了蘊含中國傳統藝術精髓的抒情抽象繪畫。
《大道無垠》布面油彩 120cm×100cm
任何一位成功藝術家,其藝術風格的形成都不是偶然,而是伴隨著一個漸進的藝術認知過程。藝術家總是在實踐中不斷嘗試尋找最適合的表現自己內在精神的方式,這是一種文化自覺,藝術價值的核心正是這種不斷探索的創新精神,石濤言“適我無非新”、“筆墨當隨時代”正是體現了帶有“叛逆”的創新精神。承強在傳統山水畫中數十年的藝術探索、積淀,伴隨著他對傳統精神的深入理解,藝術認知的不斷完善,逐漸滋生了“叛逆”精神。“用最大功力打進去,用最大勇氣打出來”,對于傳統山水畫承強選擇了“叛逆”。從傳統山水畫邁入油彩抽象繪畫,承強的表象手法更為大膽多樣,色彩斑斕,揮筆奔放,有時甚至用大片的紅、藍構成畫面的沖突。但不論其多么“叛逆”,他的骨髓里永遠有割舍不掉的傳統精神,他的這種“叛逆”不是否定傳統,而是傳統的延續,中國藝術精神正是在一代又一代藝術家的“叛逆”中延續、發展。
《印象科爾沁》布面油彩 100cm×120cm
正是由于承強在傳統中找到了自己抽象藝術的淵源和依據,才能大膽地用抽象的藝術語言、狂放不羈的手法,在全球化、當代化語境下摒棄程式化、教條化、圖像化繪畫藩籬,探索以東方詩性精神和西方形式構成的契合,彰顯東方意韻與西方抽象主義的自然融合,妙手偶得,超然象外。色彩的空間有了進一步的延伸和擴展,呈現出前所未有的,獨特的時代性、國際性特征。
《紫氣東來》布面油彩 120cm×150cm
中國當代抽象藝術源于西方,特別是“85”新潮后,抽象藝術受到前所未有的關注,很多藝術家開始抽象藝術探索之路,但受到西方文化的沖擊,觀念的混雜也導致藝術面貌上混亂狀態,國內當代抽象藝術一直跟隨西方步伐的,西化觀念的抽象藝術在中國陷入“水士”不服的尷尬境地。宗白華言,“中西繪畫的根本區別源于各自不同的民族文化基礎”,缺乏中國文化精神與藝術規律的抽象藝術,必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香格里拉》布面油彩 90cm×70cm
承強的油彩抽象藝術有別于西方“觀念”主導的抽象繪畫,充溢的審美韻味和自然主義氣象,作品呈現出的氣韻生動、氣勢磅礴、氣象高華是中國的、東方的,散發著東方特有的美學氣息,是根植于中華文化的沃土之上,是源于中國傳統精神的審美理想,在中國藝術傳統脈絡發展之上的延續。他的藝術實踐,豐富了世界當代油彩抽象藝術圖式,為中國當代油彩抽象藝術的拓展提供了一個有意的借鑒。
《秘境》布面油彩 90cm×70cm
《九寨印象》布面油彩 120cm×150cm
《快雪時晴》布面油彩 100cm×120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