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簡歷】
田秋芬,生于1957年,啟蒙師承于書畫界前輩吳鏡汀、秦仲文的入室弟子姜友峰先生,受教于知名山水畫家程振國、新中國畫名家石齊等先生,研修于中國山水畫創作院、石齊新中國畫院。現為國家一級美術師、國家一帶一路絲路文化之旅藝術委員會委員,北京中宣盛世國際書畫院副院長,中央電視臺CETV《水墨丹青》書畫院副院長,北京中國書畫協會副會長兼協會臨時黨支部書記,北京京華閣書畫院常務理事,《書畫藝術報》副主任,東方藝術天地顧問,中國文化進萬家文化傳播大使,冬奧會藝術大使,中國山水畫協會會員,中國老年書畫研究會會員,石齊研究會會員,文化部對外交流中國山水畫協會會員等,其個人獲得“藝術傳承”等多項榮譽稱號,作品也多次獲獎并被首長、博物館、黨政機關、國際和各界人士收藏,受到社會和業內人士好評。其曾發表數萬余篇新聞通訊報道,多篇報道獲獎。
青山綠水是人們心中抹不去的記憶、揮不去的“鄉愁”。畫家田秋芬喜歡從秀麗挺拔的山水間,向遠處眺望,喜歡畫一條彎曲的小河奔向遠方,喜愛描繪森林和群山,它承載昔日逝去的青春年華和美麗的記憶,無論是用色還是線條都帶有一種直率和單純的風貌,不拖泥帶水,畫作給人以清新之感。田秋芬,生于1957年,國家一級美術師。中國山水畫協會會員,中國老年書畫研究會會員,石齊研究會會員,CETV《水墨丹青》書畫院副院長,北京中宣盛世國際書畫院副院長、北京京華閣書畫院常務理事、中國華夏萬里行書畫院理事,北京中國書畫協會理事,東方藝術天地顧問等職。
獲得“最滿意的畫家”、“中國公益愛心畫家”、“最具社會責任感藝術家”、“年度杰出藝術人物”、中國文化進萬家“中國實力派書畫名家”、“最具收藏價值書畫名家”、“中國長城文化金獎”“年度文化領軍人物”、“書畫藝術傳承獎”等獎項和稱號,受到業內及社會好評。田秋芬曾發表數萬余篇新聞通訊報道,多篇報道獲得全國及北京市宣傳大獎。她自幼喜愛書畫藝術,啟蒙承師于書畫界前輩吳鏡丁、秦仲文入室弟子姜友峰、焦秉義先生,受教于當代著名畫家程振國、石齊先生等。她勤學不輟,筆墨耕耘數十載春秋,吸取多派名家之精華,重傳統筆墨之情趣,從而形成濃郁、厚重、沉穩的山水畫風格。田秋芬的寫意常筆墨齊下,在局部或“畫眼”處,勾勒樹木、小橋、人物、船帆,起到“畫龍點睛”作用;且畫面整體氤氳渾然,氣息貫通,在筆墨的干濕、濃淡、枯潤、疏密中,演繹出筆性、墨法與意象空間的豐富性與多樣性。
讀田秋芬畫作,體會其用筆剛柔相濟,南北合一,既有北派風骨,又有南國氣韻。她常用豐腴而不失骨力的團塊結構,積點成線,使點、線、面組成蒼潤厚重的視覺效果,皴法多變、渲染恣肆、蒼古奔放、使山之勢、境之韻更充滿詩意,令人耳目一新。人能成為時代之先鋒,畫才能成為時代之導言。良好的素質修養,是山水畫意境營造的基礎,田秋芬深感只有提高思想、道德、人品、境界的全面修養,開拓胸襟,方能超然物外。她積極宣傳“抗疫”精神,用畫筆做武器,充分發揮藝術作品,提振士氣,凝心聚力的作用,用藝術的方式引導廣大人民群眾萬眾一心,為全面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作出積極貢獻。
眼中有風景,心中有喜悅
一生,很短,浩然天地間只是匆匆一瞥;一生也很長,柴米油鹽中茫然四顧。一生,很簡單,春夏秋冬交替輪換;一生也很艱難,寒來暑往奔波勞苦。歲月不會停止腳步,時間也不會按下暫停鍵,我們要相信內心的強大能戰勝一切,要相信心中有風景,處處是坦途,美好終會遇見美好,就像一株小草遇見久違的甘露,一朵花開遇見燦爛的陽光,夜空的星終會落向晨曦的海;山間的泉終會遇上南飛的雁。
今日推薦:
拾一段光陰暖心,繪一紙風景怡情,觀一眼山泉靜心,拋俗塵雜念修心。讓我們相約走進畫家田秋芬老師的水墨風景中,欣賞一座座雄偉壯麗的山綿延不斷,一眼眼山泉匯成一池湖水清澈晶瑩,碧綠可愛的草,五顏六色的花,廣袤無垠的大地……看山澗云霧繚繞,一座院落、一條小徑、幾艘小船相互映襯,構成了一幅幅和諧美麗的畫面。
作品心語:
在田秋芬老師的畫作中游歷,看水墨青山盡顯雄偉,飛流直下的瀑布,潺潺而流的小溪寫盡歡快,峰巒重疊、云蒙樹梢,霧流澗谷,極盡唯美。真是眼中有風景,畫作最有神;眼中有風景,心中盡是喜悅。讓我們一邊欣賞畫作,一邊體會生活,世間風雨琳瑯,山水終會相逢,愿我們心懷美好,一路前行,迎來心中最美的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