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簡歷】
劉德?lián)P
國家一級美術師
成都畫院藝術委員會主任委員
蜀都書畫院顧問
成都詩婢家畫院院長
四川省工筆畫學會副會長
四川巴蜀畫派促進會副會長
民建中央畫院四川分院顧問
成都當代工筆畫研究會副會長
西南財經(jīng)大學培訓中心客座教授
成都文理學院美術學院客座教授
成都市城市美學研究院智庫專家、研究員
《和為貴》500×145cm 紙本 2018年
硯邊話語·劉德?lián)P
“無風清氣自相吹”。一片“秋花冒綠水,密葉羅青煙”的荷塘里,沒有風卻有清氣相吹相拂,何等境界。真想一葉扁舟直入融融之中,陶醉其間。這,不僅寫盡荷花情態(tài),更可引申為做人做事的一種從容和淡定。
“一點芳心只自知”,也許是一種無奈,一種自憐。但更是一種得意和放下。所以,板橋能做到筆下之竹“一枝一葉總關情”。其中“關情”二字緊要,是畫眼,更是板橋問心悟道之正覺。
《紫云長壽》134×68cm 紙本 2018年
“寧為斟酒意,不存下棋心”,古人此語意味雋永!可惜現(xiàn)在人心不古……
“無風也清涼”。這個清涼來源于人的清,畫的清,格調(diào)的清。所以古人有“無風清氣自相吹”的佳句!
留不住,留住是煩惱。“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所以要有與往事干杯的豪氣。
風趣自在隨意中,一旦經(jīng)意刻板,還有什么風趣天真可言!所以我喜歡看兒童畫。老舍先生《昭君出塞》中形容王昭君“天然裝、淡淡樣,好一個漢家姑娘”。如果她又是紋眉又是眼線又是粉底加青黛口紅,肯定把單于嚇一坐篤!
《川西三月》68×134cm 2018年
古人觀察物象并予以錘句煉字、總結歸納的手藝實在是無以復加。形容荷花的嬌嫩與鮮活是“酒入香腮紅一抹”!那種美人不勝酒力、眼波流動、“飲酒美如花漸放”的情致呼之欲出。這種賞花,賞出了極至。
古詩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其詩平平,其意平平,完全一句大白話卻流傳至今。由此可證——平凡見真奇!
“梅花瘦如詩”。古人畫梅花貴瘦鄙肥,如果臃腫,梅花的高潔素雅和清姿逸韻就沒了。
《為我一揮手》136×68cm 紙本 2010年
“云在青天水在瓶”是佛家語。萬事萬物各有其存在的道理和空間。但每個人要認準自己的生存空間、把握自己的行為準則卻實屬不易……
蘇轍“朱欄月明時,清香為誰發(fā)”是問荷,陸龜蒙“莫引西風動,紅衣不耐秋”是惜荷,林景熙“無風清氣自相吹”則是贊荷。
通常,人們樂山樂水,高興的是“空山鳥語”,是“蟬躁林愈靜,鳥鳴時更幽”。而王安石偏說“一鳥不鳴山更幽”。這,就是仁智之見,情因心生。
《和氣滿堂》70×138cm 紙本 2019年
“心靜自然少憂煩”。人在夾縫中生存,要耕好自己的心田,就要保持靈臺空明,心情好,什么都好。
書畫之道的靈魂源于作者的氣質(zhì)和胸襟魄力,這可從其款識看出。如趙之謙《梅竹圖》中“打破圈圈,就是這個”,張大千的“識得梅花是國魂”,吳昌碩的“梅花壽者相”以及他《佛手》中的“十指參成香色味,一拳打破去來今”,無一不體現(xiàn)作者的學養(yǎng)和魄力。
《兩只蝴蝶》69.5×35cm 紙本 2019年
清純來自天然,嫵媚源于嬌羞。如此則風情萬種,令人神思遐想、意亂情迷。白居易詩云:“千呼萬喚始出來,尤抱琵琶半遮面”,一個“遮”字,伊人情致風韻活脫可見,甚至香風習習可嗅!
每讀良寬和尚“夜雨草庵里,雙腳等閑伸”詩句,總要神往其意境和他的自在適意。囂囂塵世,能得“等閑”二字,何其妙哉!
楊萬里《夏夜追涼》詩云:“竹深林密蟲鳴處,時有微涼不是風”,由此可見心境之重要。其實這“時有微涼”,是心靜之涼。心靜,自然少憂煩之事。
《凌波仙子玉玲瓏》30×68cm 紙本 2018年
“心似白云常自在,意如流水任東西”,這是一種人生境界,可望而不可及,能在生命過程中有意識地去感受這種境界,就已經(jīng)很不錯了。
北宋名士孫侔不愿為官,避世養(yǎng)節(jié),吟《栽竹詩》曰:“更起粉墻高千尺,莫令墻外俗人看”。
宰相晏殊卻志在天下,不避雅俗,詩云:“何用粉墻高千尺,任教墻外俗人看”。心志不一,不可勉強。
《富貴有余》25.5×57.5cm 紙本 2019年
《西山之松,其樹有果》25.5×57.5cm 紙本 2019年
《搖落見風姿》33×37.5cm 紙本 2019年
《爛漫醉蝶花》68×45cm 紙本 2017年
《此物盎然氣赳赳》45×34cm 紙本 2014年
《高貴氣質(zhì)源于內(nèi)心》36×46cm 紙本 2020年
《紫藤花開》46×68cm
《空谷佳人,吹氣如蘭》27cm×26cm 2018年
《雙蝶翩翩來》100×24cm 2017年
《雙呆成梅》92×21.5cm 2010年
《游心太玄》35×53cm 紙本 2007年
《觀云》45×34cm 2010年
《松陰讀易》27×34.5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