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簡歷】
趙莉,師從著名花鳥畫家陳承基先生研習中國寫意花鳥畫。現為四川西蜀花鳥畫院畫師、《四川花鳥》雜志副主編、西蜀女畫家副秘書長、陳承基藝術工作室助教。其作品《新竹》獲《第十屆全國當代花鳥畫家優秀作品展》優秀獎,《滿園香》入選四川省美協《第七屆四川省青年美術作品展》,《春到花自開》獲《第四屆“贏臺杯”全國牡丹畫藝術創作邀請展》優秀獎,作品《野草幽花各自春》參加四川省草書研究會、四川省書學學會舉辦的《喜慶二十大邁進新征程—旗開漫道從頭越天府書畫名家邀請展》,作品《紫藤》參加湖南長沙花鳥畫協會主辦的《全國花鳥畫名家邀請展》。
《庭下梅花又作春》
學畫有悟
文/趙莉
人生如水,有激越、有舒緩、有高亢、有低沉;是這般的無常,如此的奇妙,總是會在不經意間給我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
出生至少年,在平常農家長大的我家族并無任何文脈的傳承淵源,只是在學習的過程中,從書本上了解到了一點點中國的傳統文化,基于這些許的認知,便在心里產生了絲絲的喜愛之情,種下了夢想。成年后雖然生活給予了太多的磨礪與艱辛,但內心依然有著執著與癡迷。承蒙上蒼眷顧,幸得機緣,能拜于承基先生門下,因而有了拾起那管筆毫在素宣上書寫心意的機會。
《洛陽三月春消息》
對于這來之不易的機會,我倍感珍惜。每每觀摩先生揮毫潑墨之時,當筆毫落于紙端,便見其萬毫齊力,揮灑自如,行云流水般的寫出剛柔相濟、粗細干濕相間的線條,充滿了音樂的律動與節奏感,引人入勝,使我的內心也隨著那瀟灑奔放、筆筆生風的筆意而變得舒暢與享受。先生時常教導說:中國畫之根基在線條,筆墨是基礎是技法,性靈則是根蒂,要想有所發展則必須要扎實于基礎之上于學問中去培養意境。講筆墨容易,寫“意”難。因而,從事繪畫藝術既要有實踐也要有理論知識作為依托,不能僅僅局限于繪畫本身還應注重諸多的畫外功夫,不能只為了畫畫而畫畫,終成個畫匠。要多學習多思考,省悟繪畫之道;要多研習前人的經典著作與作品,從中去領略與體會藝術的真諦,培養性靈。所以,要不斷的豐富自我提高自身境界,學習前人的創作思想。
《空里疏香》
蘇軾曰:“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一生寧靜淡泊,一世高風亮節乃竹之精神寫照。關于“竹”,先生特別推崇元之吳鎮,明之夏昶。吳鎮之竹高古氣息俱濃,中側鋒并用,筆端多變化。他通過題畫詩來使墨竹人格化,強調竹子的堅韌個性。故吳鎮認為:“有竹之地人不俗。”夏昶之竹,有著“夏卿一個竹,西涼十錠金”之言。以中鋒為主,配以坡石灘。所作竹枝煙姿雨色,偃值濃疎,動和榘度。
于寫意花鳥畫而言,前人作品中先生尤其崇拜陳白陽、徐青藤、八大山人、金冬心之畫作;近現代中,先生則力推齊白石、黃賓虹與陳子莊。受其影響,亦時常翻看畫冊觀之。
《庭下梅梢》
白陽以大草入畫,開拓了大寫意花鳥畫的新境界。其用筆抑揚起伏、馳騁縱橫,勾點皴擦渲染即興發揮,線條縱橫反側無懈可擊。王世貞感嘆:“白陽畫品,墨中飛將軍也,常其狂怪怒張,縱橫變幻,令觀者辟易。”徐渭是中國文化史上的奇才,詩文書畫、音樂戲曲、文藝理論,無所不通,無所不精。其自稱:“吾書第一,詩二,文三,畫四。”徐渭講寫意是以工筆為基礎,“工而入逸”即是此意。他是繼陳淳之后,將中國寫意花鳥畫推向強烈抒發主觀性情新境界的代表者。八大之畫,格調極高。風格或荒寒寂寥、或蒼勁圓秀、或恣縱怪誕、或清空明潔,踞卑相混雅俗互見,情之所寓既廣且深,其作品構圖奇險獨特削盡冗繁,筆簡意周,構圖精審,筆無妄下,一點一畫皆慘淡經營所得。金冬心在揚州八怪中,無論學識、藝術修養、書畫造詣當推翹楚。在詩、書、畫、印以及鑒賞與收藏方面堪稱大家。
181cm×97cm
他主張藝術“師法造化”,積極的從大自然中汲取營養和素材。金農畫梅亦是“以梅為師”,在畫梅的技法方面,博采眾長,摻以金石意韻,形成自己瘦如饑鶴、屈若虬龍的獨一無二的風格特征。齊白石的筆墨線條雄強渾厚,又很蒼勁。造型能力極佳,喜用濃墨重色,雅俗共賞。畫面充滿生活情趣,別有一番韻味。黃賓虹是近代畫壇卓有成就的一大家,他強調用筆有趣,渾厚華滋。所繪之花鳥作品,用色清新淡雅,布局輕松疏朗,格調高雅。陳子莊是現代畫壇上具有獨特藝術風格的藝術家,具有鮮明的藝術個性。他說落筆有大家風范最難,最忌小家子氣。初學畫畫,畫的孬不要緊,但格局要高氣勢要大,一看是大家氣象,以后才能有發展。平時要注重三練,及“練眼、練手、練心。”
學習之路,漫漫且修遠,需用畢生的精力執著下去,認真的學習、體悟與探索,方可待來日……
《小園幽樹已含春》118×60cm
《聊贈一枝春》
《啼鳥弄花疏》
《一枝春》
《雨后果》
《石上有芳姿》
《空里書香》
《荷塘幽趣》
《靜立》
《夢秋》
《池上臨風立》
《荷塘所見》
35cm×45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