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少山有些年頭了。記得1999年第一次見面,是在北京安定門外蔣宅口“三黨派”的一座很體面的辦公樓大樓里。那時“中國文化藝術網”正逢初創期,宗少山和我都是被聘請為網站的創建者,名譽上是什么什么“總監”,實際就是承擔一些具體事務的實際操作者。按照中國文聯的模式,網站設置了相應的藝術門類網,當時是大網套小網。網網擺戰場,什么戲劇、音樂、電影、電視、美術、書法、舞蹈、曲藝、雜技、民間文藝無所不包,很壯觀。隨著建設熱潮升溫,網絡的領導者頭腦也隨著發熱,在本來已經很龐雜的攤子上,又增添了宗教、紅學、文學、時尚等等,大有江山一覽,天下通吃的豪情氣派。幾乎每一天都要召開都各文藝門類的負責人參加的會,熱鬧勁兒,猶如天天召開袖珍型的“文代會”。我當時是中國曲藝家協會的副秘書長,是曲藝網的藝術總監,責任很清楚。少山呢,大不一樣了,完全是一個滿場飛,大張羅的角色,說一句俗話-----屬穆桂英的—陣陣到。那時的宗少山,接人待物一向溫和喜興,不高的身材經常樂意承擔或公或友的公益性活 動的壓力,什么時候見到他,都是一幅樂善好施的笑臉,無論在什么地方,總是馬不停蹄的忙活。
他能寫會畫,冷不丁的能夠顯示出與眾不同的才華,他還有一雙鑒別古董文玩的火眼金睛,那絕對不是江湖玩鬧,而是經過嚴格考核的國家級資格。他熱心張羅過許多朋友的“閑雜事等”,在圈子內,人緣好,有信譽,在他眼里口里環境是光明燦爛的,朋友是有情有義的。他似乎永遠還不清的朋友債,盡不完哥們兒情。自從擔任了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婚慶委員會主任以來,又多了個雅號“大喜神”。
喜神,是民間的神,是主管喜慶事宜的職務稱謂。這個雅號送給少山,我以為是社會對少山幾十年道德修煉,人格修養的一個完全帶有民意傾向的回報。
大家知道,我們中國有數不清的各種神,各路仙,雖然有《封神演義》的想象力:騰云駕霧、呼風喚雨、搬山移海、撒豆成兵,還有水遁、土遁、風火輪、火尖槍……,這一系列的故事,把各種神仙,如財神、風神、雨神、土地神、灶王爺、灶王奶奶名份說成是姜太公封賜的,但是更多的神仙應當是歷朝歷代的人民群眾制造出來的。在口口相傳中神化他們。凡是神仙,都有著為民謀利,保佑平安的共同特點,人民敬奉神仙,歸根到底是一種趨吉避害的需求,是祈求和諧幸福的的愿望表達。在農業文明時代,我們的先祖塑造了很多神仙,在現代社會中,不是也有人把毛澤東、周恩來等革命家當成神仙一樣供奉,一樣朝拜嗎?
專家研究有幾種說法,一種是“走喜神方”,就是大年初一男女結伴上街,尋找公雞打鳴的地方,企盼遇到喜神,以便來年獲得安康幸福;另外一種說法就和“四喜丸子”來歷有關了。“久旱逢甘雨,他鄉遇到故知,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尤其是結婚,堪稱“大喜”,洞房花燭是“小登科”,辦喜事,沒有喜神主宰不行,舊日習俗規定,新人坐驕必須正面對著喜神所在方位,那么喜神的方位在哪里呢?就是讓風水先生有了生財機會,他們制定了一套理論,成為約定俗成的規矩,也就是說,喜神是隨著在不同的時間段而不停的變換場地方位。新娘的驕子對準了這個方位,才能獲得喜神的保佑。究竟喜神長的什么模樣,誰也沒有見過,在舊日在民俗畫面上就出現了打著“雙喜”旗幟的“天官”大人了。
喜神形象的不確定性,反映了我們喜事風俗的多樣化。有些地方結婚典禮的環境喜愛張掛和合二仙的圖畫,認為這個和合二仙有著“和諧好合”的象征意義。和合二仙是寒山與拾得,是唐朝的兩個和尚,由于他們的學問、道德和親密的個人關系,都令人后人佩服敬仰,于是慢慢地成為團結和諧友愛的象征。
解放后,相聲大師侯寶林先生也曾經被稱為“中國的喜神”,他的相聲給千家萬戶帶來開心的歡笑,他的藝術成為相聲的理想體現者,他的形象深受人民群眾的喜愛。遺憾的是,這個喜神的稱呼由于當時的環境所限,沒有傳播開來,使之影響有限,加上相聲是以諷刺為手段的藝術形式,在他制造的笑聲里,是帶有諷刺鋒芒的意味,和真正結婚意義的大喜有著本質的區別,因此,就讓宗少山沾光了。要不哪有這個殊榮?
不管是賞賜的,擁戴的,還是自封的,“大喜神”的桂冠戴在少山的頭上,是一個很有意思的事情,少山的笑容可掬的憨態,熱心助人的精神,加上婚慶委員會主任的頭銜,獲得這個“大喜神”稱號,也是水到渠成,順理成章。我和許多朋友一樣為他高興。婚慶禮儀雖然由來以久,也需要融入時代的精神。這要靠“大喜神”的辛勞與智慧。在這個喜慶事業的鏈條上,建立婚慶文化的體系,培養有素養的專業隊伍,創新禮儀模式,研究古今中外婚慶歷史和特點,在構筑新“喜”的體系同時,也要關注親情之喜,奉養之喜,讀書之喜,聚會之喜,創造之喜,游樂之喜,美食之喜,運動之喜等等有益于構筑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一切“喜”的源頭,“喜”的前景,喜的潛力。
我希望少山珍惜“大喜神”的稱號,愛護“大喜神”純潔與神圣。因為這個稱號不像商品,你花錢就能買來,這是一種社會道德的認同。是一種犧牲和奉獻的結晶。既然走上了高高的“神”位,就應當不負眾望,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在自己本來鐘情的婚慶事業中,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
讓人們一提起“大喜神”立刻就有一種和氣和美,撲面而生的盈盈喜氣。那樣一來“大喜神”就一定有望成為和諧社會的形象符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