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日常關注的報紙、網頁,你不難發現,一本《讀字》受到《光明日報》《文藝報》等56家主流報媒和新華網、人民網、鳳凰網等100余家網站的推薦?!蹲x字》被評為“鳳凰好書榜”十大好書第四名。3月7日,北京一位73歲的讀者還專門飛抵重慶,拜訪了此書的作者聶暉。1976年出生的聶暉,在2011年由全國婦聯、中國書法家協會、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攝影家協會、中國婦女報、中華女性網共同舉辦的“中國首屆女性書畫攝影大賽”上奪得書法金獎。
書法是聶暉在書、畫、琴、詩上取得成就的起始。小時候,她就喜歡把自己認為好看的事物用筆畫下來,當母親帶著她去學繪畫時卻被老師告知:學繪畫可以,先練書法吧?!跋氲阶约壕毢昧藭ň涂梢詫W繪畫了,我就天天都在練。”慢慢地聶暉養成了習慣,每天一定要練習寫字,后來她也如愿地學了繪畫。
“抄寫《論語》《老子》,漢字簡化后容易寫錯,也會生出疑問,為什么這字要這樣寫而不那樣寫?”聶暉說,比如“裏”與“里”在繁文中都在使用,但前者是表示里外,后者表示里程,很多人寫繁體時全部直接寫成裏,因此聶暉慢慢地開始研究文字,然后將自己的所獲都一一記在筆記本上?!蹲x字》是聶暉和先生謝飛東根據長期積累的筆記整理編寫的。
“我們從頭到腳充滿了西方元素,大家的意識也正在西化。久而久之我們身上還會有多少中國氣息?”聶暉說,出版《讀字》一書,她希望能夠引起更多人對中國漢字的興趣,讓人對漢字的起源、發展與演變有一個生動直觀的印象。在書中,他們還對中國漢字的構形奧妙、字義意味及與特定漢字相關的歷史故事作了別致的梳理。
聶暉勤學更勤積累,除了研究筆記外,她還向記者介紹了她的《聶暉心語》,上面的每一段話都是來自于她生活中所想到而隨時記下的?;驅懺诩埳希虼嬖谑謾C里。在和記者談幸福時她說,幸福是我們的終極目標,但我們常常在追求目標的過程中迷失自己,丟掉幸福。說到此處,她又拿起筆將這些寫在紙上。
在《聶暉心語》中有這樣一句話,對生活知足,所以常樂,對藝術不知足,所以常進,樂而有進樂未央。
對聶暉而言,言琴而不詩,詩而不書,書而不畫,畫而不琴,都是遺憾。聶暉說:“在中國古代,這些是不分家的。它們可以互相取經?!币虼?,她的作品里,總是詩中有畫、琴中有詩。重慶市評論家協會主席周曉風評價說,讀聶暉書畫,有寧靜淡然之氣,若身在世外桃源、深山古剎,使人暫時忘卻都市之喧囂、紅塵之紛擾。聶暉筆下的詩、詞,又總能讓人置身于畫中。
謝飛東說,要說聶暉哪一門最精真的很難抉擇,因為每一項都有著她的獨特,她又能將其融會貫通,確實很難得。聶暉很注重字外之功、詩外功夫的追求?!凹寂c道是相融合的,對外要提升手上功夫,對內要增強修養,用心體會。”聶暉說,她追求做到以技入藝,以藝入道,以道馭技,勤于技、修于藝,合于道。這樣才能把自己的思想、體會融入每一副作品,讓作品擁有靈魂。(本報記者 許真學 通訊員 李伶俐)